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8月31日訊天氣涼爽,在東湖遊玩的市民逐漸增多。“翠柳村客舍周邊水域出現了粉色卵狀物,請相關部門前往查看。”8月31日下午,接到市民的反饋後,東湖風景區水務局立即派人去現場勘察,在東湖内塘岸邊,裸露的石頭及水生植物莖幹上等處發現一堆堆粉紅色的福壽螺卵。
福壽螺卵易在裸露的石頭、草生植物及岸邊堆積。
警惕這些粉色“泡泡”
它們是濕地生态“破壞者”
“老遠就看到草叢上有大團粉色泡泡,湊近了才發現是蟲卵。”目擊者馬先生對福壽螺卵早有耳聞,擔心其對東湖生态造成危害,第一時間向區水務局反映。對此,區水務局立即安排旅聯物業工作人員前去集中清理,從接到信息到“一網打盡”,用時不到一小時。
清理結束後,打撈人員又乘船穿梭在東湖水域進行全面巡查,船上放着掃帚、竹竿、鐵鏟等清潔工具,一旦發現粉色“破壞者”,即刻進行處理。
旅聯物業工作人員接到市民反映後,趕往現場清理福壽螺卵。
“福壽螺屬于外來入侵物種,小小一塊螺卵就可孵化200至1000個幼螺,其強大的繁殖能力會與本土螺類、魚類或其他物種争奪食物和栖息地資源,導緻大量本土物種數量下降甚至消失,使濕地生态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它們産生的大量糞便也将對水體造成污染。”東湖風景區水務局工作人員分析,由于近期氣溫适宜、生存環境良好等因素導緻東湖水域出現福壽螺繁殖情況。
東湖水務人用四大妙招
讓福壽螺“有來無回”
“福壽螺卵易在裸露的石頭、草生植物及岸邊堆積,東湖水域内筲箕湖新溝渠、帆船基地、馬鞍山森林公園木質棧道等六處水域,是我們日常巡查的重點。”旅聯物業譚振國告訴記者,為了提高福壽螺卵清理效率,我們有四招“必殺技”。
旅聯物業工作人員接到市民反饋後,趕往現場清理福壽螺卵。
“近期福壽螺卵堆積情況增多,我們增加了巡湖的頻率,防患于未然;同時安排人工對附着岸邊的福壽螺卵進行摘除;針對附着在草本植物上的大面積蟲卵,工作人員會将部分水草連根拔除;在離水較遠的岩壁、木橋,會噴上環保的除蟲劑,經過工作人員的努力,福壽螺卵已經得到較好控制。”
東湖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提醒到:“未來我們将試驗更多的新方法,緩解福壽螺的蔓延,守護水生環境。不定期向市民科普福壽螺可能存在的隐患,提高生态保護意識,市民如果發現福壽螺的蹤迹,請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由于福壽螺攜帶寄生蟲多,建議居民不要食用。”
(長江日報記者李文婕 晉曉慧 通訊員周鑫)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