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北京地鐵車站站名啟用翻譯新标準”的相關話題在多個網絡平台受到輿論關注。
©澎湃新聞
網友分析指出,改用新标準後,北京地鐵車站站名普遍翻譯為漢語拼音,部分站名在拼音後括号備注英文或拼音 英文。其中,XX站由此前的XX Station改為XX Zhan的翻譯方法引發争議。
有網友在微博上反映:“為什麼要用拼音呢?這樣的翻譯有點業餘。”北京地鐵則在上述微博評論區回複稱:“根據國家《地名管理條例》《漢語拼音方案》等相關規定要求,北京市有關部門統一了地鐵站名譯法的要求,并先期在北京地鐵部分車站進行了更換。”
更換名稱,自然得有根有據,從回複看,北京地鐵确實也參照了相關規定,從而得出了這麼一個翻譯方式。不過,翻譯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從實用性考量網友的意見恐怕并不是無病呻吟。
将XX Station改成XX Zhan,站名的英文翻譯和拼音注音事實上是一樣的。對于國人來說,絕大多數人不需要借助拼音也能認字,而且認字恐怕比認的拼音還多,有些上了歲數的老人家也未必認得拼音。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僑胞中的很多人也隻識得漢字不認得拼音。
對于外國人來說,絕大多數恐怕更是不認得拼音,Zhan的翻譯估計得現學。那麼,這種翻譯方式可能會陷入一種情況:中國人不需要,外國人不明白,到底是翻譯還是注音就有點模糊了。
所以,這種翻譯的受衆究竟是誰,對方便溝通的意義有多大,對這些具有實用性和目的性的問題,不妨進行一番考量。
有個數據值得參考,在疫情前的2019年,中國入境旅遊人數達1.45億人次。意味着在正常年景裡,有大量的海外遊客進入國内,來到我們的市井巷陌,自然也會催生巨大的溝通交流訴求。作為對外開放的國家,提供方便當然是分内之事。
同時也可用同理心想想,當我們出國時,看到海外大量的中文标識,自然也會心生親近、倍感方便。而且中文引導是否充分,也是決定我們是否前往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何國外不少地方、景區、商家都把提供中文服務作為一種賣點。
雖然目前出入境人數受疫情影響大為減少,但終究會複蘇。我們身處不可逆的全球化時代,人員往來已是一種剛需。怎樣增添便利設施與标識,如何統一标準,都是需要思考的。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會舉辦在即。當然由于疫情影響,外國觀衆未必會有那麼多,但國内外交流肯定會迎來一個高峰。可以想見的是,作為世界唯一一個舉辦夏冬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北京又将成為國際矚目的地方,“國際化都市”必将成為全世界觀察北京的視角。從這個方面看,這些基礎設施細節層面的讨論并非全無必要。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