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交泰丸和烏梅丸應該如何選擇?今天和醫生告訴你答案,教你正确參考上熱下寒的中成藥。
說起上熱下寒,我們可能都不陌生,就是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身體的上半部分出現熱證,表現為頭痛,心煩易怒,常常口幹、嘴邊生瘡,下半部分卻出現寒症,表現為腹痛喜暖,四肢酸軟無力,大便溏稀不能成形等症狀。上熱下寒也會在反應在舌象上,如果你發現自己舌體腫大,舌苔白滑,那你多半就屬于上熱下寒了。那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呢?
首先啊,我們中醫上認為,心屬火,腎屬水。正常情況下,腎水借助肝氣向上升騰來濟心火,人就不會因為心火亢盛而感到心情煩躁;心火借助胃氣下行暖腎水,我們就不會覺得下半身寒冷。兩者相互制約,使兩髒處于平衡協調的狀态。但如果腎水虧虛,就不能制約心火,人就會感到心煩氣躁,容易口腔潰瘍;心火不能下移,我們下肢就會感到寒冷,容易拉肚子。這時我們的治療思路應該是清上溫下。
我們先說交泰丸,這個方子首見于《韓氏醫通》,方中隻有黃連和肉桂兩味藥。其中黃連苦寒,可以清熱瀉火,燥濕解毒;肉桂辛熱,可以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兩藥合用,相輔相成,對治療因心腎不交而導緻的上熱下寒有着非常不錯的效果。
而烏梅丸呢,是醫聖張仲景所創的方子,一般人都知道它主要是用于治療蛔蟲或者痢疾,但其實烏梅丸也同樣能治療由于肝郁氣滞所導緻的髒腑陰陽失調、上熱下寒。方中重用烏梅,配上白芍、甘草和黃連控制虛火炎上;桂枝、附子、幹姜以及川椒來溫下散寒;黨參當歸健脾養血,黃柏清肝火。是舒肝溫脾、清上溫下的良方。
那交泰丸和烏梅丸都有清上溫下的作用,兩者之間又該如何選擇呢?那就要看你是因為什麼而導緻的上熱下寒了。如果是因為心火亢盛而導緻心腎不交,出現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熱證,但同時又伴随着腹痛,腿腳冰涼,大便溏稀不成形的症狀時,這時就可以選擇交泰丸。如果是因為肝郁脾虛導緻髒腑陰陽失調,出現上熱下寒的症狀,表現為胸悶氣短,頻繁嘔吐清水,腹痛難忍,還一直拉肚子,這時就可以選擇用烏梅丸來治療了。
以上這些就是和醫生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治療上熱下寒時,交泰丸和烏梅丸要怎麼選擇的内容了。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的中醫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