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0日,正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138次全會正式通過,将“Together”(意為“更團結”)加入奧林匹克格言中。奧林匹克格言自此變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在成功連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後,巴赫向大家進行了一個提議,他希望能夠在世界範圍内展開讨論。他說:“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當中,我們以艱難的方式體會到了我們可以在運動和生活中實現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在團結一緻的情況之下。因此我提議,為了表達團結一緻的信念,實現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标,我們還需要增加一個詞,(together)更團結。”
奧林匹克格言,系奧林匹克運動宗旨之一。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是顧拜旦一位密友迪東于1895年提出的。顧拜旦對此頗為贊賞,經他提議,1913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批準将其定為奧林匹克格言。1920年它又成為奧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奧林匹克格言充分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奮鬥精神。雖然隻是3個詞(譯成中文為6個字),但其含義卻非常豐富,它不僅表示在競技運動中要不畏強手,敢于鬥争,敢于勝利,而且鼓勵人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于平庸,要朝氣蓬勃,永遠進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當巴赫在會議上進行完口頭提議之後,國際奧委會官網的頭圖更換為巴赫的這個倡議。圖片當中,奧林匹克格言用一個破折号将“更團結”與“更快,更高,更強”銜接起來。
國際奧委會文化和奧林匹克遺産委員會委員,奧林匹克文化推廣人侯琨認為,這個符号具有深意:“我覺得很多人在看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個破折号,我認為這是最有深意、最妙的一個概念。更快更高更強,它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先生定下的。國際奧委會通過這個口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奧林匹克運動精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這個破折号的使用實際上就把‘更團結’和之前的做了一個傳承。理論上它不光是為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甚至以後都是這麼一個概念。就是我們面對新的複雜環境,面對新的國際形勢,面對疫情,我們都需要團結,都需要堅定信心一起推動奧林匹克運動向前發展。”
近幾年,“together”這個詞頻頻出現在國際奧委會的話語體系中。今年年初,中國運動員谷愛淩為國際奧委會宣傳片配音,号召大家超越極限,堅守信仰,一年之後,共赴北京冬奧之約!宣傳片的名字就叫《Stronger Together》,一起強大。而去年北京2020年冬博會開幕,巴赫專門做出了标題為“在奧運精神感召下一起更加強大”的講話,“Stronger Together”已經成為國際奧委會的一個口号,奧林匹克運動不僅僅是個人的超越,更是集體、全球,一起努力,一起強大的一種體現。
過去的一年中,蘇格蘭職業橄榄球運動員亞曆克斯在農場裡用大吊車輔助訓練,比利時鐵人三項運動員吉恩斯在自家後院的充氣泳池裡鍛煉,日本身患白血病的遊泳選手池江璃花子在戰勝病魔後,也沒有放棄東京奧運會的參賽機會,體育的堅韌和毅力,源源不斷地給人們帶去勇氣和力量。
(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蔡繼钗 劉斐 整理報道,資料來源:人民網,冰雪産業,青春山東,百度圖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