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是中國思想文化最活躍的時代之一。這一時期産生的諸子百家思想,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奠定了中國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礎。為了能夠讓更多人簡單了解下諸子百家思想,因此我将百家思想進行了簡要的總結。首先需要解釋的是:百家并非一定有百家,在百家中,主要的思想流派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而兵家和縱橫家和農家不是專門的思想流派,而小說家呢,應該歸為文學家。
(一)春秋時期的思想基礎
1,民本思想:中國的民本思想主要産生于西周。西周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因而對黎民百姓的生存較為重視。西周的文王、周公等提出“民為邦本”“明德慎罰”“敬天保民”等思想,無疑為後來諸子百家的思想産生了重要的影響。特别是儒家的王道、仁政、德治的思想直接來源于周公之道。在民本思想的影響下,又産生了仁義禮智信等觀念,這些觀念被後來的儒家反複強調,但這些應當是春秋時代古人共同的觀念。
2,禮制觀念:禮樂制度,産生于遠古的祭祀活動,國家産生以後,宗教被王權壟斷,祭祀權在貴族手中,因而禮制成為了維護王權,維護貴族等級秩序的制度。西周時期,周公制定了禮樂制度,使得中國成為泱泱的禮儀之邦。同時,禮樂制度又是宗法制度、封建制度等制度的總稱,他們均以血緣為紐帶,形成了“家國同構”的局面。在這種制度之下,中國人很早就有了忠君、孝悌等觀念。
2,陰陽觀念:陰陽觀念是中國的辯證法和哲學的源頭。在《周易》一書中,充滿了陰陽對立的哲學觀念,同時也有變化的辯證思維。而《周易》中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等觀念,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來源。春秋時期的儒家和道家、陰陽家,都《周易》作為其哲學思維的源頭。中國春秋時期,陰陽觀念早已盛行,并非道家獨有。除了陰陽,中國古人還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稱為“五行”,這是中國的樸素唯物主義。
(二)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1,個人經曆:孔子是宋國貴族後代,生長于魯國。在孔子的年代,禮崩樂壞的現象已經十分嚴重,王權衰微、諸侯争霸,西周确立的等級制度被破壞殆盡。而孔子生長的魯國卻是禮樂制度保存比較完好的國家,因而孔子從小受到周公之道的熏陶,立志要成為第二個周公,恢複周禮。他是中國最早開始講學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被弟子繼承,成為儒家學派的開創者。他曾經在魯國進行過改革,維護魯國君主的權威,但是最終威脅到了卿大夫的利益,被迫下台。而後,他又周遊列國,四處遊說自己的主張,但是沒有哪個國君重用。最終孔子回到魯國,緻力于整理“六經”,為中國傳統的文化的傳承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孔子
2,政治思想:孔子向往原始社會末期、堯舜時代的“大同”,因為那時候比較民主、公平。但是社會無法逆轉,因而他又推崇夏商周時代的“小康”,也就是王道、禮制時代,特别是周代。他主張恢複周代的禮樂制度,維護貴族的利益。同時發揚民本、德治的優良傳統,反對苛政暴政,以緩和社會矛盾。但是孔子的這些主張已經和春秋時代的社會不相适應,各國需要的是富國強兵以稱霸,因而孔子的這些主張并未被諸侯接受。
4,個人修養:孔子強調“外聖内王”,在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同時,又要加強對自身的修養,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孔子認為恢複周禮應該從自己的修養出發,從“克己複禮”開始,以身作則。同時孔子不斷強調仁的觀念,也就是忠貞、孝悌、仁義、信和等,這些觀念也是從個人的修養出發,進而處理家庭關系,朋友關系,乃至國家關系,這種思想被《大學》總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5,教育貢獻:孔子是儒者,儒的本義就是祭司,負責掌管祭司活動和教化,因而儒家都十分重視教育。孔子認為“性相近、習相遠”,也就是人需要後天的學習。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等著名的教育觀念。孔子開創了私學,整理六經,被稱為“萬世師表”。
(三)老子
(1)思想背景:老子名為李耳,又叫老聃,是春秋末期人,大約和孔子同時,年紀比孔子年長,孔子有多次請教過老子。老子是周王室的藏室之官,也就是王室的檔案和圖書管理員,因而十分博學。老子為陳國人,接近楚國,屬于南方文化區。《左傳》和《孔子列傳》來看,楚國和陳國等南方國家是道家思想産生的源頭,南方地區巫術盛行,浪漫絢麗,人們喜歡流連于自然,孔子南遊的過程中就多次遇到“隐者”“漁父”等“消極遁世”的人物。他們對中原的禮樂文明表示懷疑,主張回歸自然,返璞歸真。
老子
(2)哲學思想:老子是中國比較早探讨哲學的人物,他專注地探讨了“道”的問題。中國古人均認為“道”是世界的規則,但是老子是第一個去深入探讨的。他認為“道”不僅是世界萬物的規則,還是萬物的來源。同時認為,人類應當順應道,也就是順應自然,清靜無為。老子的《道德經》中充滿了辯證法的哲學思維,認為萬物都有陰陽兩方面的屬性,表現為大小、長短、冷暖、高低、福禍、得失、生死等等,而陰陽兩方面均可以相互的轉化,因此沒必要對生死名利看得太重,一切應當順應自然。
(3)政治思想:老子對中原繁雜的禮儀制度感到反感,他向往“小國寡民”的社會狀态,這種小國寡民也就是原始的村落狀态,沒有剝削壓迫,大家和睦相處。這種狀态在楚國地區保存較多。同時,他也反對國家對平民的剝削和壓迫,提倡“無為而治”。這種“無為而治”也是原始社會的氏族社會“帝力于我何哉”的狀态。《道德經》中有一些實行愚民政策的語言,這應當是黃老學派改動的。
(四)墨子
(1)思想背景:墨子本名墨翟,是春秋末期宋國人,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但是到他這一代已經徹底沒落。墨子曾經做過農民、工匠,這些社會經曆讓他十分重視平民的利益,傳統認為他是平民階級代言人。墨子的思想和宋國有着很大關系,宋國是商朝後代的封國,保留了大量的殷商文化遺存,如商朝人的“天命觀”“尊天事鬼”等觀念,深深影響了墨翟,因而墨翟是十分相信天命、鬼神的。
墨子
(2)政治觀念:春秋時期,仁義的觀念盛行,其中儒家大談仁義。但是墨子卻對儒家那種維護貴族利益“尊尊親親”的感到反感,他從平民的角度,提出“兼愛”的概念,也就是不要以社會等級作為人際關系的标準,應該愛無等差。同時他反對過去那種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壟斷,提出了“尚賢”的主張,這一條和春秋戰國的時代趨勢相吻合。另外,墨翟還反對儒家的禮樂制度,提出了“節葬”“節用”的社會觀念。墨子十分反對戰争,他認為面對非正義的戰争應該堅決抵制。
(3)天命觀點:墨子繼承了殷商的天命觀,認為天的意志是人間必須遵從的,同時也認為鬼神是絕對存在的。但是墨子并非完全繼承了殷商的天命觀,他的天命觀隻是為了宣傳兼愛、非攻等思想。
(五)兵家
(1)思想背景:春秋時期的軍事家主要産生于齊國,齊國是姜太公所封之國,姜太公是西周最有名的軍事家,而姜太公的軍事思想無疑對齊國産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出現了孫武、田穰苴、孫膑等軍事家,西漢時期又出現了張良,不得不說齊國的土壤适合軍事家的産生。
孫武
(2)孫武(前545年—前470年),齊國樂安人,曾寫下了著名的《孫子兵法》。事業的巅峰是幫助吳王阖闾攻破楚國都城,稱霸中原。在功成名就之際便急流勇退,不知所蹤。《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軍事著作,裡面體現了博大精深的治國、治軍和戰争思想。
(3)田穰苴為春秋末期齊國人,和孫武同屬于田氏家族,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因功被封為大司馬。他的代表作為《司馬法》。
(六)法家
(1)思想背景:春秋戰國是一個注重人事的新時代。由于禮崩樂壞,諸侯國争霸,各個諸侯國都急需要進行改革以富國強兵,在正常改革運動中,便産生于衆多的改革家,他們就是後來的法家。由于改革面對的社會阻力十分巨大,因而這些法家往往依托君主的權威,頒布嚴酷的刑法和傳統的舊勢力鬥争。法家的改革必須重視失效,必須要在短暫的時間内見到效果,因而法家又十分強調農業和戰争,強調權威和财政。
管仲
(2)主要代表:春秋時期的法家還并未成為一個流派,還處于思想的起步階段。該時期各國的改革任務也就是法家的代表,如齊國的管仲、鄭國的子産等,他們在國内實行按畝收稅,破壞者過去的井田制。同時,晉國、鄭國等紛紛頒布成文法,動搖了貴族世代“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準則。
(一)法家學派的形成
(1)時代背景:公元453年,韓趙魏三家完成了對晉國的瓜分,進入了戰國時代。而韓趙魏三國都是卿大夫建立的諸侯國,在國内已經沒有了其他的卿大夫,因而舊勢力較為弱小。而晉國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鏟除了公族的勢力,頒布了成文法,部分地區實行了郡縣制,廢除了井田制,這些都為法家的産生提供重要的條件。
商鞅
(2)李悝(前455—前395年),戰國初期魏國人,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李悝在魏國進行了一場深刻的改革運動,他廢除了舊貴族的世襲特權,實行軍功制。在經濟上獎勵農耕;他頒布的《法金》成為了中國第一部重要的法律。在李悝變法的影響下,魏國成為了當時的霸主。
(3)吳起(前440年-前381年),吳起本是衛國人,後來被魏文侯重用,擔任主将守護西河地區,取得了赫赫戰功,吳起曾寫下兵法《吳子兵法》,因而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魏文侯去世後,吳起在魏國受到排擠,因而離開魏國,到達楚國,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在楚國變法。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和李悝的變法大體相似,但是楚悼王去世之後,吳起被楚國貴族說殺,變法最終宣告失敗。
(4)商鞅(前395年-前338年)商鞅年輕時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去世後,商鞅沒有得到魏國重用,因而到達秦國。商鞅在秦國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實行比李悝更加徹底的變法,基本上清除了秦國的貴族勢力,加強了君權和中央權力,同時實行重農抑商,加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實行軍功制,加強了秦國軍隊戰鬥力。實行嚴刑酷法,加強了國君的領導力。最終商鞅被秦惠王車裂,但是商鞅變法的内容卻保留了下來。
(5)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申不害是韓國人,在韓昭侯的重用下,實行變法。申不害主要的變法内容是加強君主的絕對權威,以權術駕馭群臣。,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申不害主張的權術,是通過加強君主的權威以控制、消滅貴族。
(6)慎到(前390年—前315年),戰國中期趙國人,《史記》說他專攻“黃老之術”。齊宣王時他曾長期在稷下講學,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後來成為法家創始人物。也有人鑒于其道法結合的思想傾向,稱之為道法家。慎到初步将道家的“無為而治”和“法治”“權術”思想結合,主張君主建立完備的刑法後,就可以做到“無為而無不為”。
(二)孟子(前371年-前289年)
(1)思想背景:孟子是戰國時期鄒國人,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他是子思學派的弟子,接受了全面的儒家教育。他曾說遊說齊國、燕國、宋國、魯國和魏國等國,以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張,但是最終也沒有得到重用。孟子對孔子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理論深化,使得儒家的思想不再是道德教條的說教,而是開始有了完整的理論。
孟子
(2)政治思想:孟子幾乎完全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但是孟子對于禮制已經不再刻意強調,他隻是提出了“法先王”。而孟子主要發揚了儒家的德政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仁政”,孟子的仁政是在戰國時代土地私有制迅速發展,小農經濟興起背景下提出來的理想的治國方針。孟子更加強調民本思想,他已經沒有了孔子的“忠君”的思想,提出了“民貴君輕”的超前理論。
(3)個人修養:孔子重視個人的修養,孟子更是強調。孟子提出了君子氣節、養浩然之氣的修養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仁義禮智”四端。
(4)教育思想:孟子提出“性本善”,認為人性之所以變惡是因為後天的環境造成的。孟子小時候就有“孟母三遷”的經曆。孟子認為必須通過教育來保持人的本姓。孟子的思想對宋明理學的産生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莊子
思想背景:莊子是戰國中期宋國人,曾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他崇尚自由,厭倦官場,曾經不應楚威王之聘。晚年著書立說,成為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莊子
主要思想:如同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思想一樣,莊子繼承發揚了老子的思想。莊子将《道德經》那淩亂松散的教條變成了理論體系完備的《莊子》。莊子的主要觀念和老子幾乎相同,但是莊子更加重視精神的自由,因而他寫下了《逍遙遊》和《齊物論》,認為世界萬物從道的角度看,并無任何差别,因而應當放棄生死名利的追求,完全回歸自然。同時莊子對儒家學派的進行了尖銳的諷刺,在他的筆下,儒家就是欺世盜名的盜賊,而仁義就是社會動蕩的根源。
(四)名家、後期墨家
(1)名家:名家類似于西方的智者學派,來源于掌管刑法的理官。春秋戰國時期,成文法公布,刑法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社會需要一些解釋刑法的人員,也就是名家。擅長論辯著稱,他們在論辯中比較注重分析名詞與概念的同異,重視名與實的關系,是邏輯思維的啟蒙,但是他們的邏輯觀念還比較原始,甚至陷入了詭辯論。該時期名家的代表有公孫龍,他提出了“白馬非馬”和“堅白石二”的詭辯論點;同時還有魏國的惠施,他提出合同異的理論,還提出過"雞三足"、"火不熱"、"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白狗黑"等詭辯論。
公孫龍
(2)後期墨家:墨子去世之後,墨家在社會思想上沒有新的理論提出,但是在邏輯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後期墨家以辯為核心,期出了名、辭、說三種基本的思維形式和由故、理、類三物構成的邏輯推理。同時後期墨子在物理學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
(一)從荀子到董仲舒
(1)時代背景:從戰國末期到秦漢,國家由分裂走向了統一,當時的學術活動也在政府的作用下相互融合。而儒家發展到了戰國末期,為了适應時代的需要也不斷開始融合其他學派的思想,和戰國末期到西漢主要的思想家為荀子和董仲舒。
(2)荀子:(前313年-前238),戰國末期趙國人,他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令,曾經到達過秦國,因而他對諸子百家的思想都比較了解,因此能夠吸收其他學派的優點。荀子主要吸收法家學派的“法治”觀念來改進儒家的“禮制”。在西周時期,奉行“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刑法準則。戰國以來,法家思想推動社會變革,法治基本在各國建立,群臣和庶民都以法而治,這種時代潮流顯然可不逆轉。荀子也主張應當順應時代潮流,實行“法後王”,實行“王霸兼用”“禮法并治”。他同意法家人性本惡的觀點,提出先用禮儀教化人,最終用刑法來約束人。
荀子
(3)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初期,黃老學派流行,這時期的儒家積極吸收法家、陰陽家和法家的思想以改革儒學,其中以董仲舒成為集大成者。他在繼承儒家民本、德治等思想的基礎之上,吸收法家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觀念,提出了“春秋大一統”和“君權神授”,在吸收陰陽家的思想上提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但是儒家傳統維護社會等級制度的本質沒有變化,董仲舒提出|“三綱”也就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繼承發展,讓他提出的仁義禮智信“五常”也是儒家“仁”繼承。
董仲舒
(二)黃老學派和《淮南子》
(1)時代背景:田氏代齊後,将陳國老子的道家學派作為官方學說,并在齊國開創了稷下學宮,吸引諸子百家在此講學,形成了百家争鳴,百家融合的新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原來講究自然而然的道家學派開始吸收法家的法治和權術理論,形成了一個具有戰鬥力的黃老學派。該學派在戰國末期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到了西漢初期,由于社會經濟被破壞嚴重,國家需要休養生息,黃老學派“無為而治”和“權術”思想符合漢朝初期皇帝和喜好,成為了官方思想。
(2)《管子》:《管子》一書是稷下學宮的黃老學者托名管仲而寫的書,主要是齊國治國經驗的總結,裡面主要以黃老學派的思想為主,還包含了儒家的仁義禮智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可以說是治國方面的書籍的精華。
(3)《呂氏春秋》: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名著。成書于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為一爐,閃爍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4)《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漢前期劉安門客寫的黃老學派的總集,是黃老學派思想的集大成。該書以道家黃老思想為主,又吸收了儒家、法家。陰陽家的觀念。
(三)陰陽家
(1)時代背景:春秋戰國時代,陰陽五行的觀念盛行,但是主要介于自然界之中。到了戰國後期,為了迎合統治者的需求,一些陰陽之士就以陰陽學說來迷惑君主,而君主也試圖借助陰陽學說的迷信觀念來加強對人民的思想控制。
(2)鄒衍:陰陽學說來源于《周易》中的陰陽觀念,而道家十分重視對陰陽的研究,但是道家并不研究五行。當道家黃老思想在齊國成為官方思想之後,齊國的方術之士就将陰陽觀念和五行學說結合,形成了比較原始的“陰陽五行”說。鄒衍還提出了有關于“天人感應”的思想,認為政權的建立是天的意志,并将五行學說推廣到政治領域,提出“五德終始說”。後來此觀念被秦始皇接受。
(3)秦漢之際的方術之士: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接受“五德終始說”,以證明政權的合理性,同時又迷醉于這些方術之士的“長生不老”的謊言中,進行了封禅、尋找仙丹等荒唐之事。最終方術之士的行為暴露了其虛假,惹怒了秦始皇,實行了著名的“焚書坑儒”。在漢朝,皇帝和民間老百姓,迷戀于神仙之道,這時候陰陽學派和黃老學派開始融合,為道教的産生奠定了基礎。
(四)韓非子
(1)時代背景:從商鞅變法之後,法家思想成為了秦國的官方哲學。随着兼并戰争的不斷擴大,法家思想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強,而秦國成為法家學派的集中地。荀子的兩位弟子——韓非子和李斯都曾在秦國活動,韓非子雖然客死秦國,但是其思想卻成為了秦始皇建立專制主義重要集權的理論基礎。
(2)主要思想: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将過去法家的法術勢三派的思想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和融合,最終提出:一,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二,順應時代潮流,變法圖強;三,以法治國;四,重農抑商,實行農戰政策。他的思想成為了秦朝中央集權建立的理論基礎。
韓非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