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好《敕勒歌》,語文老師認真整理,詳細知識點幫助複習
騰格爾一曲《天堂》唱盡了遊牧民族對家鄉的熱愛,令人心潮澎湃。同樣在古代也流傳着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寫盡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唱出了敕勒人對養育他們的大草原,對遊牧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舊讓人為之陶醉。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敕勒歌》。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見牛羊。
這首詩的意思是:“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的氈帳一般。藍天下的草原翻滾着綠色的波浪,那風吹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隐時現。”
生字部分:
穹(qióng),廬(lǘ),見(xiàn),其中這些生字的拼音很多同學都會出錯。
詩歌簡介: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選自宋代郭茂倩編寫的《樂府詩集-雜歌謠辭》。這首詩内容歌唱草原的遼闊和牛羊的繁盛,寫出了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
詩歌賞識:
1、那些詞語表現了敕勒川遼闊雄偉的氣魄?
2、這首民歌寫了哪些景物?作者站在什麼位置?
3、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蒼茫美麗的陰山腳下,将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遼闊。接着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說天空如一頂巨大的圓頂氈制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
4、最後三句是一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天蒼蒼,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見,給人以無限遼闊的感受。“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草原上水草茂盛和牛羊肥壯的景象。
5、詩歌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
6、詩中運用比喻的句子是哪一句?有什麼作用?
7、賞析“風吹草低見牛羊”。
8、 詩中寫了哪些内容?(位置、景色、生活)
9、 劃分層次。
第一層:寫地理位置。
第二層:寫草原的天空的壯闊、蒼茫。
第三層:描繪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
再讀詩歌,體會情感,讀出重音。
學好古詩首先我們可按照上面的步驟,先學會讀、再了解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接下來賞析詩句,最後再把這首詩背熟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