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易經的三大規律

易經的三大規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21:53:14

在生命中,最被動的一個狀态就是“逆天而行”。自然萬物是自然存在的一個事物,依天道而行尊重事物的規律。

易經的三大規律(易經遵循事物規律)1

如果從相反的一個角度去看,就是以自己主觀的意識,去違背客觀存在的狀态,自以為是,最終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招緻災禍。

易經的坤卦智慧

所以一切的根本需要依從規律進行,才能達到自我期望。

在《易經》之中的“坤”卦,就是建立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講述了一個順應自然的智慧。

易經的坤卦是伸和順的意思,“乾”是天光舒展的形象,而“坤”則是地氣舒展的形象。

坤的全爻都是陰爻,在陰的形象中,以地作為标準。坤的一個卦象是以母馬為象征,因為古人認為天體向右旋轉,地球向左旋轉,正如同母馬一般,喜歡逆風奔跑,但是性情柔順。

易經的三大規律(易經遵循事物規律)2

《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傷朋,安貞吉。

《易經》中的意思就是說:坤卦,大大亨通,占問雌馬得到吉兆,君子有所行動,首先迷失方向,然後找到目标,大吉大利。西南行獲得朋友,東北行則會失去朋友。占問定居,得到吉兆。

“坤卦”的一個特點,是因為象征着地,所以它的一個狀态是以寬厚順從為主。

如果想獲得好運,需要遵循事物存在的一個規律,也就是以善良淳樸作為一個行事标準,需要遵循客觀規律存在。

萬事萬物之間存在着一個客觀規律,而人性中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總喜歡以自我的意識去思考客觀的規律,甚至主導和左右。這一切都是違背了客觀規律的一個存在,其結果必然不通。

易經的三大規律(易經遵循事物規律)3

《道德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道德經》之中的含義是:

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不能憑着主觀的意願,去惡意的實行妄為,憑着主觀意願去施為時,必定失敗。

自然界中存在着本質的一個獨特方式,而不能人為的橫加幹涉。在自然萬物面前,一個最有智慧的人,是懂得努力消除個人的偏激和執念,消除自己任意而妄為的一個心态。

所以這樣的智者,他不去刻意妄為,就不會有失去的東西,對于他自身來說,就是最好的一種狀态。

易經的三大規律(易經遵循事物規律)4

莊子坦然面對生死

能夠順應外界事物的變化,坦然待之,就是順其自然的根源。

莊子與他的妻子相親相愛,感情十分融洽,當他們進入人生暮年的時候,他的妻子身患重病,先于莊子離開。

莊子知道了非常難過,莊子的朋友惠子也非常痛心,急忙趕到了莊子的家裡。他一方面是來吊喪,另一方面是想安慰莊子,害怕莊子因為失去老伴而傷心過度。

可是當惠子來到莊子家的時候,卻看見莊子在家裡坐在地上,敲着盆唱着歌。

莊子這個時候看到惠子來了,他也不起來,惠子見莊子這個狀态,不由得生氣起來,就說:“你和你妻子感情那麼深厚,她陪伴了你一輩子,她離開了你不但不哭,反而還敲着盆唱歌,成何體統。”

易經的三大規律(易經遵循事物規律)5

莊子這個時候把頭擡起來就說:“我做的并不過分,當我妻子離開的時候,我最初也難過,放聲大哭,可是轉念一想,她的生命和大自然的規律是一樣的,大自然有一年四季的變化興衰,而人也有生離死别的輪回循環。活着的時候是存在于大自然,離開的時候就是回歸了大自然。”

惠子聽了莊子說的這些話之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感覺莊子說的非常有道理,臉上的怒氣也消失了許多。

在莊子認為,他的妻子無論是生離死别,都是符合大自然的一個規律。如果他在妻子離開的時候大肆的哭泣,就是違背了自然的規律。

易經的三大規律(易經遵循事物規律)6

莊子的這一些智慧雖然說有一些飄渺,但是也是從另一個角度,也是遵從大自然的一種智慧。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無法逃避來自于外界的變化或者得失。有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外在的得失而變得痛苦和怨恨,變得憤世嫉俗,充滿仇恨。

但是我們生活在人世間,擁有人生的一個狀态,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誰也不能保證一直穩定的處于歲月靜好的狀态。總會因為人生的變化,給自己帶來一些問題。

易經的三大規律(易經遵循事物規律)7

但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抛開所有的怨恨和痛苦,抛開沮喪,用莊子提倡的遵循自然的道理,來敬畏大自然的一個變化。

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國學智慧,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