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青歌賽的舞台上,劉和剛動情地唱着《父親》: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撫摸你的雙手,摸到了艱辛,不知不覺你鬓角露了白發,不聲不響你眼角上添了皺紋......”
在他的歌聲中,評委們感動落淚,張也更是在現場哭得稀裡嘩啦的。
台上台下,一片抽泣聲。
下了台之後,有一個評委跟他說:“你唱《父親》的時候,我哭得腦袋都鑽到桌子底下了,都不敢擡頭。”
在比賽的時候把評委唱樂容易,但把評委唱哭,這相當難。
一首《父親》,讓這個農家小子紅遍大江南北。
他曾參加過4屆青歌賽,被稱為“青歌王子”。
在青歌賽上100.13的高分,至今無人能超越。
之所以唱《父親》這首歌唱得這麼飽滿有力,因為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他的腦海裡總是浮現出父親為了他失去兩個小手指的畫面。
父母對他的愛,讓他在成名後,始終将他們的恩情牢記于心。
01
1977年,劉和剛出生在黑龍江一個農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雖然出生在黑龍江,但劉和剛的祖籍在山東菏澤巨野縣。
1963年,父母離開山東闖關東去了黑龍江。
除了種田外,父親還做着木匠的活。
即使竭盡全力,家裡依然非常窮,養活劉和剛姐弟三人并不容易。
沒有零食,有時候父親在外面做完木工活後,會偶爾買上一小包餅幹。
餅幹怕被耗子偷吃,就小心翼翼放在小框裡,然後挂在房梁上。
家裡的雞蛋更是舍不得吃,因為要攢起來賣錢。
每周攢滿一小筐後,父母就會拿到集市上去賣。
為了省錢,父母一般不會帶劉和剛去集市。
有一次,劉和剛想跟着到集市,于是爸媽拉着車在前面走,他就在後面跟着。
爸媽走,他就走,爸媽停下來,他也停下來。
等走了很遠後,劉和剛的母親才跟他說:“你上車吧”。
劉和剛聽到後,很高興地爬上了車。
母親和劉和剛講:“兒子,你可以跟着爸媽去集市,但賣完雞蛋後,可沒有任何吃的。”
劉和剛很幹脆地答應了。
但他畢竟還是小孩子,一到了集市上,看到面包、汽水、糖球等吃的喝的,還是很想吃。
母親當然看到了兒子眼裡的渴望,等雞蛋賣完後,母親問他:“兒子,想吃點東西嗎?”
劉和剛聽到母親這麼問高興壞了,一把抱住母親的腿,大聲喊道:“想吃。”
于是,母親拿出賣雞蛋的錢,給他買了一個面包。
劉和剛的父親經常和他講的話是:“爸媽可以不吃不喝,但一定的要讓你和姐姐長大成人。”
02
在劉和剛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母親由于常年勞作,引發了嚴重的腰椎結核。
最嚴重的時候,連腰都直不起來。
她有整整兩年的時間,是扒在地上為家人做飯的。
因為在農村,大家覺得腰痛很正常,忍忍也就過去了。
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母親就吃止痛藥。
直到有一天她想去菜窖拿菜,當一隻腳要邁進菜窖的時候,突然間倒地不起。
父親發現後,第一時間把她送去了醫院。
等到了醫院的時候,醫生說:“你們怎麼才來啊,腰椎上一塊骨頭都變成灰色的了。”
從那之後,劉和剛的二姐為了照顧家裡,便常常提前放學回家做飯。
有一天,校長對劉和剛的父親說:“你女兒最近成績下滑得非常厲害。”
到家後,父親跟母親說:“海燕的成績已經十幾名以外了,怎麼辦?”
母親聽完後,覺得不能再耽誤子女的學業了。
于是,當劉和剛和二姐再次提前放學回家的時候,看到母親一手拄着棍,一手扶着牆,看上去就像已經康複的樣子。
母親跟他們說:“媽媽現在能走了,你們以後就不要提前放學回家做飯了。”
看到母親這樣,他們非常高興,都相信了母親的話。
直到一星期後,劉和剛和鄰居奶奶聊天的時候說起母親的病情,還跟奶奶說母親已經康複了。
這個奶奶聽完後,眼圈發紅,然後一聲不吭轉身就走了。
劉和剛對于鄰居奶奶的反應覺得很奇怪,因為和奶奶以前非常喜歡他,還會經常逗他玩。
細心的二姐也覺得不對勁,有一天她提出要和弟弟一起提前放學回家。
二姐一路跑得非常快,雖然劉和剛不知道為什麼,但還是跟着姐姐一起跑了起來。
遠遠地,他們就看到了家裡的煙囪在冒煙。
當他們跑到家一看,看到母親正趴在地上往竈裡放柴火。
姐弟倆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
原來母親的腰一直都沒好,隻是為了讓他們安心上學,才騙他們說好了。
劉和剛想退學,但很少打他的母親給了他一巴掌。
那一年,雖然劉和剛隻不過十一二歲,但一下子成熟了起來。
03
讓劉和剛再次感受到父母深沉的愛的,是在1992年。
這一年,初中沒畢業的他考上了黑龍江藝校。
一個農家小子能考上藝校,可想而知有多難。
一直以來,劉和剛非常喜歡音樂,父母也遺傳給了他一副好嗓音。
她的母親經常說,假如不是沒有趕上好時代,她就是第二個郭蘭英。
對于兒子考藝校的決定,父母也很支持。
當初考藝校的時候,就是父親帶着他,并拿出家裡五六百塊錢的積蓄,父子倆一起去的哈爾濱。
但誰知道,當他們趕去的時候,考試在3天前就已經結束了。
父親不甘心,覺得人也來了,錢也花了,怎麼都要見一見考試的領導,另外也想讓他們看看兒子到底有沒有這方面的潛質,能不能往這條路上走。
于是第二天,父子倆攔住了文化局領導的車。
在領導面前,劉和剛高歌一曲後,成為了代培生。
但當家裡接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父母一邊看,一邊讀着上學的費用:學費5800元,學雜費1200元......
父母的眉頭,越皺越緊。
這些錢,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
第二天早上起來,當劉和剛看到父親的時候,吓了一跳。
因為父親的頭發,一夜之間全白了。
看到父親這樣子,劉和剛想,不能再上學了,因為這會要了父親的命。
于是,他跟父親說:“這個學我不上了。”
但對于兒子上學這件事,父母卻異常的堅持,哪怕砸鍋賣鐵也要讓兒子去讀書。
于是,父母開始在村裡挨家挨戶地借錢,淳樸的鄉親們聽到是為劉和剛借學費,紛紛慷慨解囊。
5塊、10塊、20塊、50塊......這些錢,鄉親們有的是賣雞蛋的錢,有的是蓋房子的錢,有的是娶媳婦的錢......
就這樣,終于湊夠了7000多元的學費。
當劉和剛離開村子去學校報到的那一天,全村有一半的人都去送他。
那一天,他是坐着牛車離開的村莊,門口、馬路邊、牛車旁等,全都站滿了人。
看着鄉親們,劉和剛淚流滿面,他在心裡默默地想,一定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當有一天他再回來的時候,他希望報答這些可愛的鄉親們。
04
為了盡快把欠的錢還上,劉和剛的父親去給人開拖拉機。
1993年,上藝校第一年暑假,劉和剛放假回家。
回到家後,他興沖沖地跑去地裡看父親。
他看到父親一手開着拖拉機,另一隻手纏着繃帶挂在脖子上。
劉和剛問父親的手怎麼了,父親隻是雲淡風輕地說了一句:“沒事,擦破了一點皮。”
劉和剛不信,于是把父親的手拉過來看,發現父親的小手指已經沒有了。
因為在開拖拉機的時候,被其中的一個零件給弄斷了。
本來可以保住,但面對3000塊錢的手術費,父親放棄了。
父親的不幸,還沒有結束。
他上藝校的第四年,當他再次回到家在地裡見到父親的時候,發現父親的另一個手的小手指也沒有了。
劉和剛的心,就跟被針紮一樣痛。
父親安慰他:“沒了就沒了吧。”
然後他舉起另一個手說:“這個不也沒了嗎,這幾年爸過得不是挺好的嗎?”
這時候,劉和剛再也忍不住,把父親抱在懷裡:
“爸,你第一個手指頭掉了,第二個手指頭掉,我不知道你背後掉過多少眼淚,有多少辛酸,今天我不哭。”
“爸,你今天能不能哭一次給我看。”
那一天,父親哭得像一個孩子,劉和剛的肩膀都濕透了。
那時候,劉和剛暗暗發誓,一定要更加努力,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付出。
哪怕有一天要飯,也要把要到的最好的飯給父母。
多年後,紅了後的劉和剛唱了一首叫《父親的手》的歌,把對父親濃濃的愛融入到歌曲中。
05
劉和剛在學校的時候非常刻苦,1997年,他考上了解放軍藝術學院。
因為有人和他講,到了軍藝,一定要找孟玲教授當導師。
但想當孟玲教授學生的何其多。
為了讓孟玲教授教自己,有一天晚上10點多,他敲開了孟玲教授的家門。
但一見到孟玲教授,劉和剛磕磕巴巴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的骨子裡,還是那個内向淳樸的農村孩子。
旁邊有人提醒他:“快說,你找老師幹嘛。”
劉和剛這才說:“老師,我就想跟您學唱歌。”
因為那時候劉和剛是新生,要下部隊鍛煉學習,孟玲教授跟他說:“我一定争取,但等你回來再說。”
劉和剛的執拗勁上來,一定要得到一個準确的答案才肯離開。
磨叽了半天後,劉和剛逼急了才說:“老師,我爸媽就是農民,我還有兩個姐姐也是農民,我家裡沒錢,我沒給你買東西......”
一番話終于把孟玲教授感動了,最後她說:“我一定争取把你弄到我的班上來。”
就這樣,劉和剛順利成為孟玲教授的學生。
之後,他更加刻苦學習。
2001年軍藝畢業後,他又成功考入空軍政治部歌舞團,成為了一名軍旅歌手。
劉和剛很小的時候,他就夢想成為一名軍人,這也算是間接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作為空政文工團的歌手,他經常要去慰問演出。
剛到空政文工團的第一年,他們去拉薩進行慰問演出。
甘巴拉有一個世界最高的人控雷達站,他們慰問的地方就在那裡。
因為那裡海拔比較高,他們體檢合格的男歌手,隻有他一個人。
和他一起上去的,還有另外5個女孩。
當他們演出完了之後,有戰士說:“山上還有一個戰士因為在站崗,沒有聽到唱歌。”
劉和剛二話不說又爬上去,因為缺氧,爬30個台階,劉和剛用了整整15分鐘。
當他爬上去的時候,戰士正在那裡筆直地站着崗。
劉和剛走過去跟他說:“我給你唱首歌。”
當他唱完一首歌後,戰士雖然面無表情,卻一直在流眼淚。
劉和剛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們真的是用青春和生命,在捍衛着一切。
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決定,給親愛的戰友唱歌,是他一生追求的事業。
06
從2000年開始,劉和剛頻頻登上青歌賽。
2006年,他不僅捧回了青歌賽民族組的金獎,也讓他從那時開始打響了名氣。
他演唱的很多歌,大多是在反映親情。
除了《父親》外,還有《母親》《兒行千裡》《媽媽》《孝順》《拉住媽媽的手》等。
那時候,他經常出現在央視的各大晚會上,比如春晚,元宵晚會等。
對于兒子取得的成績,母親經常告誡他:“好好唱歌,好好做人”
已經功成名就的劉和剛,首先想到的是報答父母。
其實早在2004年,劉和剛就把父母接到了北京和自己一起住。
那時候,空政文工團分了他一套房子,他第一時間把父母接了過來。
剛來的時候,兩個老人不是很習慣,也怕給他丢人。
有一次他陪母親去買菜,一進菜市場,有幾個阿姨認出了劉和剛。
突然間,母親把手從劉和剛手中拽出來。
“媽媽是農村老太太,媽媽不想給你丢人。”
劉和剛聽到母親的話後,心裡非常難受。
當劉和剛把這個故事講給朋友聽的時候,朋友為他寫了一首歌《拉住媽媽的手》。
住了一段時間後,父母才慢慢适應了北京的生活。
讓人意外的是,在一次體檢中母親居然被查出有脂肪肝。
劉和剛和很是納悶,因為母親的運動量并不少,每天晚上都要圍着小區走上十圈八圈。
後來有一個中醫告訴他,他的父母種了一輩子地,讓他們種種地應該會對身體好,建議他在郊區租一塊地。
劉和剛真的在郊區為父母租了一塊地。
于是,父母每到周末,都會去那裡種地。
讓人沒想到的是,母親的病居然慢慢好了。
07
2009年,已經32歲的劉和剛婚姻大事還沒着落,父母很是擔心。
于是,身邊有人開始給他做媒。
楊博亞老師把戰揚介紹給他。
其實在此之前,兩人曾在同一間學校同一位聲樂老師那裡上過課。
所以,劉和剛的名字對于戰揚來說,并不陌生。
戰揚是世界小姐,曾獲得世界小姐中國賽區亞軍。
1987年出生的她,比劉和剛小了整整10歲。
2009年7月,兩人約在咖啡廳見面。
這一次見面之後,兩人互生好感。
從那後,劉和剛幾乎每天都給她打電話,唱情歌給她聽。
兩人認識還不到一個月,有一天劉和剛突然打電話跟她表白:“你信不信,咱倆十月一日能領證。”
誰知道這句話,惹怒了戰揚,讓對方十幾天都沒理她。
戰揚不接他電話,他就發信息。
發了幾天,戰揚感受到了他的真誠,兩人終于和好了。
兩人在認識三個月後,火速領了結婚證。
他們婚禮的當天,闫肅、韓紅、蔣大為、郁鈞劍、朱軍、耿蓮鳳等前輩以及圈中摯友都來了。
有了兒女之後,劉和剛雖然沒有過多說教,但經常帶着他們去買點東西送給爺爺奶奶。
買回來後,他會讓兒子和女兒親自把東西送到爺爺奶奶的手中。
劉和剛讓他們每次見到爺爺奶奶後,都要擁抱一下。
劉和剛言傳身教,在教自己的孩子孝道。
對于曾經幫助過自己的父老鄉親,劉和剛也沒有忘記他們。
他盡所能為家鄉修路、安路燈、建文化廣場......他希望他們的生活環境能變得好一點。
學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
劉和剛在這方面,一直做得不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