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西北大漠戈壁抒懷
(七言格律詩六首)
作者:炳晨
河西古道最西邊,萬仞沙山沃野前。
跨駱扶峰鈴伴響,雪人呼嘯下山川。
沙溝十裡灘塗地,細浪粼粼半月泉。
明月繁星湖影動,八方風吼水如天。
附記: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月牙泉,古稱沙井,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5公裡鳴沙山北麓,被沙山環抱,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月牙泉内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因四周被流沙灘塗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成為奇觀。
茫茫大漠遠塵煙,忽見石窟古道邊。
一壁峭崖随道上,九層佛像氣連天。
八方彩繪龛龛慧,千古敦煌蓋世傳。
宏大窟群朝廣漠,遐思無限綠洲前。
附記: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曆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曆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内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勝地。
烽燧台邊淚燭燃,悠悠歲月兩千年。
陽關舊址聽遺事,古道絲綢路八千。
刀戟将兵邊戍地,寒風冷月夜無眠。
東回故土茫茫路,西下樓蘭雪滿天。
附記:陽關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碧空如洗似藍鍋,戈壁茫茫石頭多。
忽見一坡芳草地,葡萄百畝起煙波。
農家小院招遊覽,自品酸甜自購多。
園主言談鋪管道,祁連雪水遠程河。
附記:陽關葡萄溝是敦煌附近較低窪地帶,靠祁連山脈阿爾金雪山水遠程澆灌形成一片綠洲,古來盛産優質葡萄而出名。著名唐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摧。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出于此。
遠望雅丹似海般,褐沙擁抱怪石山。
赤巒百态連天湧,萬頃飛沙撼宇寰。
有似蒼鷹峰上立,更如艦隊踏洋還。
何來鬼斧神功力?雨浸風雕萬古間。
附記:甘肅雅丹位于玉門關外,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代陸上對外通商重要的交通要道。《辭海》中解釋道:“雅丹——維吾爾語,原義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幹燥地區的一種風蝕地貌”。雅丹魔鬼城之所以聞名,還得意于它奇特的雅丹地貌,裡面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土丘,它們有的像金字塔的獅身人面像,有的像孔雀開屏,千奇百怪,無奇不有,蔚為壯觀。
大漠風沙千裡卷,孤城一座綠如煙。
華戎所彙咽喉地,一壁佛窟古道邊。
今日高樓林立起,樹林成蔭蔽藍天。
白天車輛穿梭過,夜晚燈市選特鮮。
附記:敦煌市位于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彙點,郊外有鳴沙山、敦煌石窟著名景點。人口18萬多,全市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旅遊服務業次之,為敦煌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聞名于世。如今敦煌市區高樓林立,夜晚燈火輝煌,遊人如織;水源來自雪山黨河,街道樹木多以管道滴漏澆灌,林木茂盛成蔭,是沙漠中少有的一片綠洲,自古有敦煌綠洲之稱。 .
2019-10-25完稿廣州珠江河畔
作者簡介:劉丙辰(炳晨),河北省邢台南和人,長期在廣州工作。中學時代就酷愛文學,1958年在河北省文學月刊第四期《蜜蜂》雜志首次發表(6000多字)小說《馬棚裡的故事》。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作協會員、廣州作協原理事,曾多次參加《國際詩人筆會》等大型詩歌活動。
編輯:真真
搜索微信公衆号更多精彩文字,歡迎您欣賞、聆聽!
公衆号:《江南詩畫藝術院》創建于2016年1月31日,《世外桃源美文美聲》創建于2016年4月20日,《紅月亮詩畫藝術社》創建于2016年6月21日,純文學公益性平台!文學之旅與您同行!美文美聲與您共賞!共同聆聽文學之音抒發心中的文字繪畫人生精彩!——創辦人:真真
感謝您的賞讀!感恩支持!
《紅月亮詩畫精粹》發布的原創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授權發布。
(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将删除處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