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有哪些内容?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則舉出四義,以明示設立三寶之緣由:(一)為對治外道之邪三寶,是為反邪歸正之義(二)佛為調禦師,法為彼師之法,僧為彼師之徒此三者所證無量,種類相同,故合立一法;然以能證之因果相互有别,故分師徒(三)上根之人欲取證佛菩提,故為說佛寶;中根之人欲求自然智而了達因緣之法,故為說法寶;下根之人依師受法,理事不違,故為說僧寶(四)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者;對一患病之人而言,良醫、妙藥、看護者均不可少,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三寶有哪些内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則舉出四義,以明示設立三寶之緣由:(一)為對治外道之邪三寶,是為反邪歸正之義。(二)佛為調禦師,法為彼師之法,僧為彼師之徒。此三者所證無量,種類相同,故合立一法;然以能證之因果相互有别,故分師徒。(三)上根之人欲取證佛菩提,故為說佛寶;中根之人欲求自然智而了達因緣之法,故為說法寶;下根之人依師受法,理事不違,故為說僧寶。(四)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者;對一患病之人而言,良醫、妙藥、看護者均不可少。
另于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舉出佛法僧三者有六義之别:(一)相之别,謂佛為自然覺悟之相,法為覺悟之果相,僧為随他所教的正修行之相。(二)業之别,佛為轉正教之業,法為舍除煩惱苦的所緣境之業,僧為勇猛增長之業。(三)信解之别,謂對于佛寶,應有親近承事之信解;對于法寶,應有希求證得之信解;對于僧寶,應有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之信解。(四)修行之别,謂對于佛寶,應修供養承事之正行;對于法寶,應修瑜伽方便之正行;對于僧寶,應修共受财法之正行。(五)随念之别,謂應各以餘相随念佛寶、法寶、僧寶。(六)生福之别,謂于佛寶依一有情而生最勝之福,于法寶即依此法而生最勝之福,于僧寶則依衆多有情而生最勝之福。
依諸論所說,三寶之類别有多種,通常有三種之别,即:(一)别相三寶,又稱階梯三寶、别體三寶。即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佛初于菩提樹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說華嚴經時,特現為盧舍那佛之身,故稱佛寶。佛于五時所說之大乘、小乘等經律,稱為法寶。于禀佛之教法,修因得果之聲聞、緣覺、菩薩等,稱為僧寶。(二)一體三寶,又稱同體三寶、同相三寶。就其意義與本質而言,佛、法、僧三寶,名雖有三,但體性為一。例如,佛從覺者之立場而言,為性體靈覺,照了諸法,非空非有,故稱佛寶;但佛德足以軌範一切,亦即法性寂滅,而恒沙性德,皆可軌持,故亦稱法寶;又如佛為完全無诤之和合狀态,僧團之特質為和合無诤,故亦稱僧寶。如此則一佛寶而具足三寶。(三)住持三寶,指流傳、維持佛教于後世之三寶,即佛像、經卷、出家比丘等三寶。大乘認為八相成道為住持佛,益世之一切教法為住持法,被教化而成立之三乘衆為住持僧,此三者并稱住持三寶。
以上為三種三寶,此外尚有四種三寶(一體三寶、緣理三寶、化相三寶、住持三寶)、六種三寶(同體、别體、一乘、三乘、真實、住持)等說。三寶系世人免苦之根源,故有歸依三寶之舉,稱為三歸,又作三歸依,乃入信佛教之第一要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