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主張意識是一個連續的主體?作者:王星(西安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心理學主張意識是一個連續的主體?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作者:王星(西安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陸九淵心學崛起于朱子天理本體論體系形成之後,其對天理作為天地萬物之形上本體是完全認可的,因而所謂的“朱陸之争”說到底不過是天理本體論背景下的不同為學入手之争。那麼,其“争”包括所謂分歧究竟在哪裡呢?相對于朱子格物窮理的外向探讨,象山則明确倡導“發明本心”,并以“發明本心”作為其為學的基本入手。朱陸之間的這一分歧,在他們初次相逢的“鵝湖之會”上就表現出來了,象山弟子朱亨道記載:“鵝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歸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為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為支離,此頗不合。”這說明,陸象山确實是以“發明本心”開啟其為學之路的,也是以其“發明本心”的為學入手與朱子學發生分歧的。
所謂“發明本心”,自然源于孟子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但在《陸九淵集》中,卻隻有所謂“古人教人,不過存心、養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養而反戕賊放失之耳”,或者如“心之體甚大,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為學隻是理會此”之類,并不見其對“發明本心”的正面表達。但從朱亨道“先發明之說,未可厚誣,元晦見二詩不平,似不能無我”的記載來看,“發明本心”應當是象山講學中最常用的說法。
象山為什麼要将“發明本心”作為其為學之基本入手呢?這當然首先是一個人生“立志”的問題,也就是通過所謂“剝落”以“打疊田地”的問題,所以說“人心有病,須是剝落,剝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須是剝落得淨盡方是”。這裡所謂“剝落”,就是“發明本心”的另一種說法,就是要使已經“放失”或被“習俗”污染、遮蔽了的本心當下呈現出來;對做人而言,就是要以道德“本心”來确立為人之志。“發明本心”與為人“立志”的這一關系,就使朱子建立在天理本體論基礎上的即物窮理之學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轉向,即從外向的知識追求轉向了内在的澄澈自我,從而使人之道德本心從倫常生活與道德實踐中當下顯現出來。所以他不僅強調“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而且也總以如下語言勉勵弟子:“汝耳自聰,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無少缺,不必他求,在乎自立而已。”
相對于朱子外向的格物窮理之學,象山的這一主張幾乎可以說是一種哥白尼式的逆轉,因為這一轉向就使為學方向從原來的外向關注一下子扭轉到自我之内向反省、内向澄澈的方向上來了。也就是說,在象山看來,為學與其說是一個外向認知的問題,不如說首先是一個為人之“立志”以挺立自我之道德理想的問題;隻有在“發明本心”的基礎上,才是真正的為學功夫。所以,他又說:“請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萬物皆備于我,有何欠阙,當恻隐時自然恻隐,當羞惡時自然羞惡……”顯然,在象山看來,“義理之在人心,實天之所與,而不可泯滅焉者也……誠能反而思之,則是非取舍蓋有隐然而動,判然而明,決然無疑者矣”。很明顯,這就是象山所謂的“心即理”,即讓道德天理通過主體之行住坐卧、舉手投足當下鮮活地表現出來。
與朱子客觀外向的格物窮理之學相比,象山的“發明本心”則突出了道德理想,而其道德理想又主要是通過主體性精神來表現的。所以,在象山的講學中,也就經常會有如下方式的讨論:
予舉荀子《解蔽》“遠為蔽,近為蔽,輕為蔽,重為蔽”之類。先生曰:“是好,隻是他無主人。有主人時,近亦不蔽,遠亦不蔽,輕重皆然。”
這說明,象山的道德理想首先是通過具體的主體精神體現出來的。這一點既可以說明他為什麼要以“發明本心”作為為學之入手,同時也可以說明其“發明本心”為什麼又必須以“剝落”為具體功夫。因為隻有在對私心雜念包括各種習俗“剝落得淨盡”的基礎上,所謂“本心”之發用才能成為天理流行的表現,當然也就代表着“心即理”的實現。所以說,象山的“心即理”絕不是指人的當下之心和其任意表現就是天理,而是指隻有在剝離了各種習俗與雜念之後,即隻有在以道德理性為主要内容的“本心”全然朗現的基礎上,才是天理流行的表現,也才代表着“心即理”的實現。
對宋明理學來說,象山“發明本心”的為學入手也代表着整個理學思潮發展的一個重大轉向。因為從北宋五子起,從邵雍、周敦頤的“太極”到張載的“太虛”,就代表着理學開創者對作為形而上的天道本體的一個斟酌與探索,直到二程“體貼”出“天理”,才代表着這一過程的基本完成。從朱子起,由于其上承二程的天理本體論,并以理氣關系為樞軸,以“理一分殊”為宇宙論原則,從而使天理本體以禀氣賦形的方式落實于天下的事事物物之間,這就形成了一個莊嚴、宏大的天理本體論體系。但朱子的這一體系又是通過自然之“所以然”來支撐人倫行為之“所當然”的,因而作為人,也就必須通過“主知主義”的即物窮理來實現對天理的自覺。這就存在着道德認知化和主體精神挂空的危險。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陸象山以“發明本心”為入手的“心即理”才代表着理學思潮的一個主體性轉向。由此之後,理學天人合一的任務才能真正進入人生道德實踐的範圍;而從吳澄之“合會朱陸”一直到陳白沙之以“自得”言學、王陽明的“緻良知之教”,也就代表着從人生道德實踐的角度對理學天人合一精神的實現。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21日11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