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部對英語教學要求

教育部對英語教學要求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12 04:43:30

教育部對英語教學要求?□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國倩,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教育部對英語教學要求?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教育部對英語教學要求(降低英語教學比重建議)1

教育部對英語教學要求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國倩

這兩天,教育部答複“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引發網絡熱議。9月23日,教育部在答複中表示:根據規定,外語課時占比為6%-8%,明顯低于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外語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極目新聞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武漢各類公辦學校都嚴格按照要求開設英語學科,不存在占用語文、數學等其他科目教學時間的情況,教育部門及學校也通過各種考試、課外活動,引導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教師和專家均表示,學習英語和增強文化自信并不矛盾,需要改變的是唯分數論的英語學習初衷,以及考試錄取中的評價機制。

小學校長:英語是一項基本技能

教育部在答複中表示,中小學外語課時占比低于語文等學科。《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規定,各科目課時比例為:語文20%-22%,數學13%-15%,體育與健康10%-11%,外語6%-8%等。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普通高中外語必修學分課時比例約占必修總學分課時的7%。外語課時明顯低于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等學科。

湖北省特級教師、武漢市洪山實驗小學校長張同祥表示,該校課程設置嚴格按照國家要求執行,小學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課,到六年級時英語課時占比不超過8%。張同祥說:“從我了解的情況看,武漢的公辦學校都是這樣的,課時比例跟前幾年比沒有變化。”

張同祥認為,目前這樣的課時比例是比較科學的。“英語是一項基本技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學習、生活工具,所以在小學就要打下一定的基礎。”張同祥同時介紹,在“雙減”出台後,各校都開展了豐富的課後托管服務,其中語文、藝術、體育、勞動類的教育活動十分豐富,從一定程度上再度降低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比重。

中學教師:考試中導向已改變

2022年度“荊楚好老師”、武漢市卓刀泉中學英語教師張春晖也認為,學習英語和中國文化認同并不矛盾,甚至還可以融合共通。

“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培養國際視野,将來可以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張春晖教授初中英語已經29年,她認為,近幾年無論是課本、考試還是課外活動中,英語學科教學中越來越多地能看到中國文化的身影。

比如在2021年武漢中考中,英語閱讀C篇的材料講的就是袁隆平和屠呦呦的故事;在2022年武漢初三元月調考中,一篇英語材料是影片《長津湖》的影評。“這些都是大題,充分體現了命題者的導向,另外在小題中這種導向就更常見了。”張春晖說。

張同祥和張春晖等老師表示,如何進一步在英語學習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未來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學教授:要引導學外語目的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發展。如果年輕學生放松,甚至放棄外語學習,以後将如何做好交流互鑒?”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李華田表示,英語和所有外語課程的學習不僅沒有與文化自信對立,恰恰相反,外文課程教師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理性地看待不同國家和文化間的差異,做好文化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幫助學生構建正确的祖國觀、民族觀、曆史觀和文化觀。

李華田說,目前,我國大力提倡和推進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的外語學習,應該擺脫應試學習的方法,要在拓寬知識和提高能力的同時,加強思維訓練和提升思想修養,逐步成長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銳意進取的國家優秀公民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創新型人才。“學習英語和增強文化自信并不矛盾,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的是唯分數論的英語學習初衷。”他說。

教育專家:改變一刀切式評價

“比降低英語教學比重更重要的是,改革招生錄取制度解決應試英語問題。”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看來,近年來,針對英語科目的教學改革與中高考改革建議接連不斷,都指向一個問題,就是我國學生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和真正用到英語的機會不成比例,存在100%和10%的關系。

熊丙奇說,我國基礎教育存在應試教學傾向,導緻不少學生花很長時間學英語,可還是“聾子英語”與“啞巴英語”。另外,并不是所有大學、專業以及職業都對英語提出很高的要求,相當比例的學生學英語隻是為了應對升學考試、畢業要求,在實際工作中用到英語的并不多。在此背景下,“降低英語教學比重”“取消英語必修課地位”這些建議也就得到不少輿論支持。

“然而,如果不再把英語作為必考科目,随之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英語被邊緣化。可在很多專業、技術領域,要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必須懂英語;當前的科技文獻、頂尖學術期刊大多以英語為主。在普遍不重視英語的情況下,國際化人才培養必然受到影響。”熊丙奇認為,因此,根本的問題在于“教招考一體化”的考試、招生、教學體系,賦予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權,由高校自主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标,提出高考科目與成績要求。

熊丙奇說,學生可根據自己報考的學校、專業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選擇多學或者少學英語,“不搞‘一刀切’才能解決中小學‘應試英語’問題,給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