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學者劉闊
宋遼之戰之戰後博弈
上期說到,北宋軍隊傾全國之力也沒能夠打敗遼軍,隻能金軍出馬征讨聊國。(北宋傾盡全國之力發動的一場戰争,卻賠了夫人又折兵)
最後宋朝還是成功收複了幽州城。隻不過是在三個月後,金太祖完顔阿骨打親征幽州。遼軍看到金軍,正如同宋軍看到了遼軍。幾次交鋒,遼軍大敗虧輸,遼兵已經耗盡了元氣,幽州城不戰而降。幽州城落到了金人手中,宋朝也隻能通過談判來收回幽州城了。
宋朝恨得牙疼但也沒有辦法,趙良嗣再次在宋金之間來回奔走,這個任務真的太難,宋軍大了丢人現眼的大敗仗,現在讓金國履行承諾真的比登天還難。
首先,十六州不要想了,隻給六州二十四縣。其次,燕雲的賦稅要歸金人所有。
這還沒完,歲币呢?宋朝每年給遼國三十萬兩歲币,金人這一分也甭想少反而長到了每年四十萬兩。同時,宋朝還要交出一批藏在宋朝境内的遼國舊臣,甚至金人還想要郭藥師的怨軍(怨軍很快得到了補充大概八千人左右),最後宋朝被迫用幽州三萬戶百姓交換這隻并不可靠的部隊。
如果沒有方臘起義,宋軍也許可以稱北遼内部不和的機會取得勝利。但深究方臘起義爆發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北宋政府的腐敗。徽宗皇帝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興建豪華的莊園在全國各地搜尋奇花異石,就實際上就給各級官員搜刮民脂民膏的好機會。
處于衰落期的官僚體系一大特點就是極度的腐敗,而這種腐敗不可避免的轉換為百姓的負擔。宋朝的土地兼并是我國古代最嚴重的時期之一,北宋中期的王安石改革實際上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因為政策的執行不當加劇了土地問題(錢穆先生認為宋朝的制度實際上是中央剝削地方的一種制度,王安石的改革本質上和之前相同隻不過是換了一種剝削的方式),最終在這一刻爆發。耽誤了戰機,消耗了宋朝内部的力量,也最終成為北宋滅亡的重要原因。
輕敵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徽宗戰前無聊、天真的懷柔政策,進一步贻誤戰機而且打亂了之前宋軍突然襲擊的計劃。這是宋朝高層輕敵的表現。具體到軍隊則更明顯。楊可世率兵孤軍深入結果被反抄,劉延慶更是輕敵自大。
當然失敗和遼軍在無路可退是爆發出來的勇氣和戰鬥力也有很大關系,但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宋軍将領的無厘頭指揮。第一次戰役裡,前期宋軍表現尚可,雙方戰成平局。但童貫一紙撤退把什麼都毀了。曆史往往就是這麼的無情,悲劇總是一次又一次的上演。
但這對于第二次戰役來說已經不錯了,對于劉延慶的指揮我們還能說什麼呢?對于劉光世的無故消失我們又能說什麼呢?劉延慶身為總指揮,輕敵大意在前,畏敵不戰在後。劉光世坐擁上萬士兵在最重要的時候玩失蹤,戰機轉瞬而逝,功敗垂成!真是“虎父無犬子”。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宋朝到底要不要聯金抗遼?從後來的發展來看答案似乎顯而易見—不需要!但誠如趙良嗣所說:“萬一女真得志,先發制人,後發制于人,事不緦矣。”金國已成摧枯拉朽之勢,遼國領土大面積淪喪,孤立的幽州也是守不住的。
也許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不扶植遼國,這當然是個很理想的政策,用北遼作為緩沖,這一招後來金國也用過,但對于當時浮躁的北宋君臣來說這個反感早就被自動忽略了。統治階層整體浮躁急功近利,可以說是這場戰争失敗的重要原因!
這時再讓我們回到宋朝,這時宋朝已經開始漸漸的感到了害怕。金人收了錢,西京卻遲遲不交給宋朝。此時金太祖完顔阿骨打已經去世,他的弟弟完顔吳乞買跳過了完顔阿骨打幾個軍功卓越的兒子成為了皇帝。
金國在這個時候仍然保持着大量遊牧民族(其實應該是漁獵民族,但這樣更形象)的習慣,他們隻尊重強者。
為了證明自己夠強,也為了調和金國内部逐漸顯露出來的矛盾,完顔吳乞買隻有向外擴張一條路。但哪裡還值得擴張?完顔吳乞買看向南方,沒錯,隻有宋朝了。
更多曆史解密,請關注微信我們愛曆史(his-tor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