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驢,不管是神話傳說裡的“張果老倒騎驢”,還是兒歌裡的“我有一頭小毛驢”,更或者流傳千百年的“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俗語,都足以說明驢子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飼養簡單,耐粗飼,不愛鬧病,耐冷又耐熱,肉味鮮香,皮能熬阿膠,所以在很多人眼裡毛驢的養殖效益非常好。但是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毛驢養殖效益理論上非常好,農村人卻很少養殖,尤其是很少有人大規模養殖,您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又知道如何養殖才能收到不錯的效益嗎?
毛驢養殖的怪現象
驢在民間的養殖可以說由來已久,尤其是傳統的農耕社會,毛驢不但可以拉車,做農活,還可以當做腳力,過去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頭毛驢,役用為主的時代,毛驢自然成了農村常見的牲口。近些年來,随着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毛驢由役用也逐步轉變為了肉用,而此時毛驢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農村已經很難再見到毛驢。
有過農村經曆的人都知道,毛驢潑辣,飼養簡單,相對牛馬來說它不僅疫病少,而且食量小,優點這麼多,按道理農村的養殖量應該比較大。但是我最近幾年在河北省、河南省、陝西省等多地調查,毛驢的規模養殖卻很少。河北省有著名的驢肉火燒,諸如保定驢肉火燒、河間驢肉火燒都是赫赫有名的地方名吃,還有注入趙縣的驢肉火燒、邯鄲永年的驢肉灌腸等等。河北省驢肉有名,理論上講養殖量應該非常大,但在初步調查中卻發現除了河北滄州、衡水各有一兩家養驢合作社外,張家口還有兩家,其他地方我都沒有發現大型肉驢養殖企業或者合作社。
十個養驢九個賠?
幾年前我在河北省海興縣采訪過一家德州驢養殖合作社,這個合作社的負責人老高說:十個養驢九個賠。調查的時候,我看到了某地的一家養驢企業曾宣傳,一頭驢最少掙6000,自家農作物稭稈就能飼養,養一頭驢2年出欄,每年能掙3000元。老高說:他那是吹牛!如果農村自己養上一頭還有可能,但是如果養上十頭八頭,大多數會賠錢。
老高給我分析,養驢賠錢的主要原因有幾個:一是驢的生長緩慢,而且沒有任何補貼。不像養豬、養羊幾個月就能出欄,而且規模大了還有相應的補貼。如果肉驢育肥的話,三個月的幼驢斷奶後,最少要養上一年才能出欄,這一年多的飼料和人工成本會很高,因此規模養殖資金不是很雄厚的話一定吃不消。老高說當初他盲目擴大規模,養了300頭,可是養了半年後就開始因為飼料和人工的問題捉襟見肘。最後把前些年掙的錢都搭進去了。
第二是繁殖周期長。老高說,一頭驢的妊娠期是一年,它的懷孕期365天正負10天 ,這樣在驢的生長過程當中,還要再等18個月,也就是到兩歲半, 才能進行下一次的繁育,折合下來也就是三年以後才能見到效益。這勢必會增加養殖戶的飼養成本。“還是那句話,如果養殖一頭兩頭,還能擔負得起,如果養上幾十頭,甚至上百頭有多少錢都賠不起,周期太長,資金回籠太慢了。”第三老高說是優質的種質資源太少。他說在咱們國家有主要的四個肉驢品種,一個是德州驢,也叫渤海驢,這種驢體型高大,出肉率多;另外一個是新疆驢,也屬于體型高大的。另外還有關中驢和華北驢等。老高說純正的種質資源才能生産性能好的幼驢,當初為了選育純種的德州驢,他花了大價錢,通過在民間選擇,到一些種驢場選擇,但是往往都是品系不純的。“品系純正的才能繁育好的後代,也才能夠多産驢駒,育肥效果才能更好。”
因為以上幾個方面,老高說他養了幾年後,盡管取得了農業農村部的保種場資格,但是前幾年整體的效益依然很差,基本沒有太多盈利。
驢真的不适合規模飼養嗎?
了解了驢不容易掙錢的原因,朋友們可能該問了,那麼養驢真的不掙錢嗎?也并不是如此,必須要結合和問題突破症結。首先要科學養殖。我采訪過一個合作社的負責人,他的養驢采取的是與合作社社員共同養殖。也就是把斷奶後的小驢駒寄養到合作社社員家養殖,按照要求一年後每斤幾元錢的價格支付社員費用,一則利用社員家的農作物稭稈,減少大面積占用場地飼養;二則社員通過一年的精心飼養,兩頭驢不浪費過多精力就可以得到幾千元收益,雙方實現共赢,破解了飼料難題。
另外要科學飼喂。接着說老高,他經過多年的飼養歸納出了一套快速增肥的技術,首先按照驢的日齡飼喂不同的飼料,比如種驢增加高蛋白飼料,幼驢增加高蛋白飼料,育成驢就按照半精半粗的辦法。“驢要想長得快,縮短出欄周期,千萬不能隻為玉米稭稈,一定要适時增加高蛋白飼料的補給,比如玉米粉、麸子、豆粕等,不然天天喂個草包肚子,一點肉也不長。”
驢作為一種傳統的畜類,不僅肉味鮮美,而且驢皮還富含阿膠,養殖前景有,但是如果飼養一定要考慮到上述幾方面的問題,充分把握自己的資金,小批量養殖,逐漸擴繁,在不斷的擴繁中摸索養殖經驗和市場趨勢,切記求大求規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