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中國曾出現過很多優秀的動畫片。
其中有一部比較另類,與其說它陪伴大多數90後長大,不如說它陪伴了80、90和00後,并有一直火下去的勢頭。
其實很多人,并沒有記對它的名字。
我們都叫它《葫蘆娃》,其實它真正的大名,叫——
《葫蘆兄弟》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堪稱當時中國的電影動畫“夢工廠”。
包括《大鬧天宮》、《哪吒鬧海》、《葫蘆兄弟》在内的諸多動畫神作,都出自上美廠。
雖然已經過去了33年,但“葫蘆娃”這個IP,卻絲毫沒有要淡去的意思。
網上關于葫蘆娃的Cosplay随處可見——
甚至順便火到了國外——
更為有趣的是,因為葫蘆娃的火,很多綜藝節目開始玩起了葫蘆娃的模仿秀。
從最初《百變大咖秀》中謝娜活靈活現的蛇精和濃眉大眼的王祖藍,
到後來《跑男》裡對葫蘆娃的集體COS,
再到TFboys……
娛樂圈流傳着這麼一句話:沒cos過葫蘆娃,都不敢說自己火過。
同時,葫蘆娃還以各種表情包活躍在普通網友的智能手機裡。
如果你玩dota、lol或者王者榮耀中任何一款遊戲,你應該聽過一個大火的歇後語,叫葫蘆娃救爺爺——有去無回。
在所有的動畫IP中,唯有葫蘆娃,穿越了80、90和00後的代溝,打通了娛樂、電競和影視圈的高牆,以承包者的姿态傳遞着跨界網友的快樂。
雖然我們都知道葫蘆娃,都熟悉“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個瓜。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這首歌,但葫蘆娃的創造者、1986年《葫蘆兄弟》和1991年《葫蘆小金剛》的導演“葫蘆娃之父”胡進慶卻鮮為人知,而且他已在2019年5月13日因病仙逝了。
你們知道葫蘆娃是以怎樣的形式拍攝的嗎?
可能很多觀衆并不清楚,《葫蘆兄弟》用到的,是中國最傳統的剪紙藝術。
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胡進慶就參與了動作設計。
之後,胡進慶創作了三部動畫《淘氣金絲猴》、《鹬蚌相争》、《草人》,在這幾部作品中,還用到了更難的拉毛剪紙動畫技術。
其中《鹬蚌相争》還在國際上連獲四次獎。
我們熟悉的《葫蘆兄弟》,其實從1984年就開始制作了。它改編自小說《十兄弟》。沒錯,1995年李力持也拍攝過那個故事。
由于預算隻有6萬塊,胡進慶不得不将十個人物砍成7個,統一了他們的服裝,還将反派改成了“蛇蠍”兩個妖精。
一番改編,《葫蘆兄弟》誕生了。
《葫蘆兄弟》的誕生,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雖然将《十兄弟》改得面目全非,但在全新故事下其精良的制作,卻足以讓後人膜拜。
整部《葫蘆兄弟》雖然隻有13集,每集10分鐘,但制作周期卻長達整整2年。
因為作為剪紙動畫片,它的制作和拍攝過程頗為複雜,工作量很大。
工作人員必須先把人物剪成有活動關節的紙片,然後在大的背景圖案上擺出不同的動作,再一格一格拍下來。
130分鐘的動畫,需要的場景多達幾千個。
以胡進慶為首的老藝術家們,愣是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将它拍了出來。
彼時的《葫蘆兄弟》一經播出,就造成了轟動,萬人空巷。
幾乎每一家地級市的電視台都購買了動畫片的播放權;錄像帶、VCD的銷售超過了100萬張。
而幾乎所有的80後90後甚至70後,都看過《葫蘆兄弟》,而且不止一次。
直到今天,它還被廣泛讨論,甚至被曝出拍攝真人版。
更有網友指出,今年2月15日播出的美劇《傘學院》,就是模仿《葫蘆兄弟》的故事改編的。
因為劇中的基本框架,是一個富豪老頭收養了七個超能力各異的孩子。
像不像?
而關于《葫蘆兄弟》的深層次讨論,網友們從來沒有吝啬過自己的腦洞。
比如:七個葫蘆兄弟的衣服,分别對應赤橙黃綠青藍紫,跟彩虹的顔色剛好對應。
而學過初中物理的我們都知道,雨後彩虹是自然光的折射反應,呈現出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顔色。
在1991年的《葫蘆小金剛》中,由葫蘆七兄弟“合體”而成的金剛葫蘆娃,恰恰就穿着一身白衣。
這正好契合了七色合一,七種顔色重新歸于白色。
據大多數網友描述,《葫蘆小金剛》中葫蘆娃和蝴蝶妹妹,是自己的戀愛啟蒙……
不同于86版的《葫蘆兄弟》,《葫蘆小金剛》在諷刺尺度上确實大膽,給了吃瓜群衆豐富的解讀空間。
在《葫蘆兄弟》中,大多數的解讀還都在腦洞階段,
比如:葫蘆娃妖精中的蛇、蠍、蜈蚣、癞蛤蟆、蝙蝠代表着五毒。
比如:關于爺爺是太上老君,穿山甲是間諜的陰謀論。
但在1991年的《葫蘆小金剛》中,對現實的諷刺變得昭然若揭。
我想這也是它比86版《葫蘆兄弟》豆瓣高出0.1分的原因。
不僅僅因為其中涉及到了愛情元素,更因為一些對現實狀況的揶揄。
我們都知道七個葫蘆娃有其中特殊的本領,來看看他們是怎樣被蛇蠍各個擊破的。
力大無窮的大娃,掉進了錢眼裡。
千裡眼順風耳的二娃,被陰風吹迷了眼。
刀槍不入的三娃,被穿了小鞋。
噴火的四娃,被大鍋飯燒到精疲力盡。
噴水的五娃,被灌了一肚子壞水。
隐身的六娃,不僅被抓了尾巴,還被扣了帽子。
最厲害的七娃的寶葫蘆,被蛀蟲從裡邊蛀透。
發現了沒,他們的強項在這些手段下,都成了弱點。
我相信當時胡進慶為《葫蘆小金剛》編劇的時候,并不是天馬行空。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有充足的現實依據。
也正是這些,将葫蘆娃從“低幼”的泥淖中拉了出來,成為一部當時特殊時代背景下的警世勸善之作。
頗具先鋒性的批判精神,也讓“葫蘆娃”這個IP經久不衰。
雖然我們玩來玩去逗趣的是關于葫蘆七兄弟的梗,但他之所以曆經33年依然火爆,正是因為其中隐藏的振聾發聩地憤世嫉俗。
葫蘆娃真正的爺爺胡進慶已經仙逝,但他為我們留下“葫蘆娃”這個寶貴的财富,将萬古長青。
正是他們在那個年代傾注心血的艱苦奮鬥,才為中國動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我深信:這兩部《葫蘆娃》,也肯定會陪伴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童年。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洋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