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有兩位主人公
一位是有着“百年名校,
東方劍橋”之稱的浙江大學
一位是有着“驿馬要道,
商旅咽喉”美譽的龍泉
在那個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
是龍泉給了浙大師生
屋舍庇護、傾力支持
在和平發展、欣欣向榮的新時代
是浙大師生給了龍泉
多維度的新生動力
如果說“牽了手就算約定”
那麼自1939年相遇那一刻起
七年辦學
八十年風雨同舟、魚水相依
浙江大學和龍泉之間的“熱戀”
永遠甜蜜
11月22日,浙江大學龍泉辦學80周年紀念大會在浙江省龍泉市召開。在龍泉工作過的浙大專家代表、浙大龍泉分校校友後代代表等齊聚龍泉,回憶龍泉辦學的峥嵘歲月,傳承“文軍長征”的西遷精神,共謀市校合作的嶄新篇章。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龍泉市委書記王順發出席會議并講話。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出席。
任少波表示,龍泉辦學的歲月銘刻了浙大師生興學圖治、鑄魂育人的奮鬥曆程;诠釋了浙大師生紮根大地、報效家國的責任擔當;彰顯了浙大師生求是創新、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見證了浙大師生與龍泉人民血脈相連的深情厚誼。紀念龍泉辦學80周年,就是要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進一步弘揚求是精神,進一步鞏固傳統友誼,服務龍泉發展,在龍泉發展中體現浙大智慧、浙大元素、浙大擔當。
王順發表示,浙大學子在龍泉書寫了艱苦卓絕、奮鬥不息的曆史,讓求是精神成為浙大和龍泉寶貴的精神财富。進入新世紀,市校合作邁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範圍,雙方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雙方将攜手全面深化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産業發展、鄉村振興、教育醫療提質等多領域合作,在高質量書寫創新實踐“兩山理念”龍泉新篇章。
紀念大會現場,羅衛東與龍泉市副市長占雅靜共同為浙江大學龍泉市創新中心揭牌。浙江大學檔案館向龍泉市贈送《國立浙江大學龍泉辦學史料》。浙江大學在龍泉工作專家代表發言。現場還簽約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産科醫院與龍泉市人民醫院對口幫扶合作項目、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與龍泉市人民醫院對口幫扶項目、燃料電池汽車熱管理系統研發項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闆式換熱器自動化生産線關鍵技術研發項目共四個市校合作項目。龍泉市政府為在龍泉服務主導産業發展的浙江大學專家頒發了龍泉市産業首席專家證書。少先隊員向浙江大學龍泉分校校友後代代表和在龍泉工作過的浙江大學專家代表獻花緻敬。紀念大會在全場齊唱《浙江大學校歌》中圓滿落幕。
01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37年秋竺可桢留影于天目山禅源寺
80年前,在 “文軍長征”的行程中
龍泉對避難中的浙江大學
伸出了溫暖的手
于是,芳野之上,幾座院落紮了根
護住了一代浙大學子的求學之夢
木石、毛竹、杉樹皮
炮火、糟糠、冷風吹
戰亂給了浙大人“黑色的眼睛”
而他們卻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
“大學之所以為大學,
是有其大師,而非有之大樓”
三尺講台,誨人不倦
竺可桢、陳訓慈、鄭曉滄……
浙大教授用自己的肩膀為同學們撐起一片天
與此同時
同學們也将一腔熱血傾注在書海中
從黎明到達旦
手中疾馳的筆觸
思想碰撞出的火花
化作國家棟梁們的啟明之燈
一批一批燦若星辰的浙大人
從這裡走出
走向為國奉獻的遠方
谷超豪
1948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數學系
著名數學家、中科院院士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在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
數學物理等領域
作出了重大貢獻
池志強
1949年畢業于浙江大學藥學系
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出抗血吸蟲病的藥物和高強效鎮痛劑
推動了中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進展
挽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
朱秀昌
中國高分子科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1943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學系
他在離子交換樹脂、液晶材料
和膜科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工作
推動了我國膜科學技術的創立和發展
何志均(右三)與第一屆人工智能方向的5位碩士研究生合影
何志均
研制浙江省第一台計算機
創辦了浙江大學計算機系
培養出了一批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挑大梁的學者
他身上凝聚的這種緊跟前沿
自主創新的精神代代傳承
始終是浙江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的鮮明底色
徐規
1939年秋考入浙江大學龍泉分校
他大半生緻力于中國曆史
尤其是宋史、中國古代史學等領域的研究
撰寫了大量論著
為中國史學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科研之外
師生們的課餘生活
也常常成為浙大學子們回憶文章中的主角
現在流行的“BG”
在龍泉就隐隐有了苗頭
師生之間經常相約聚餐
“姣綠配雪白”——青菜燒豆腐
“金鑲白玉嵌”——黃豆炒精肉
“佳肴”配豪言,“美酒”伴壯志
很是一番潇灑
随時随地上演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故事
山間田野,印滿了浙大人的足迹
我不要你覺得難
我要我覺得你不難!
即使自己囊中羞澀
但為出征的愛國軍人義捐
可是說來就來
在那個漆黑的時代
浙大人用一顆永遠真摯的赤子之心
向我們證明了
隻要心有桃源
便有芬芳滿隴
桃李遍野
02 同舟共濟揚帆起浙江大學和龍泉
在患難中相遇相識
兩條平行的線就此相交
當勝利的曙光來臨後
浙江大學重返杭州
可是那份真情
卻始終深藏二者的内心深處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當初伸出的手,仍緊緊相握!
多年來
浙江大學緻力于
幫助龍泉市特色化經濟發展
龍泉也堅持
“背靠浙大,發展龍泉”戰略
截至目前
龍泉與浙江大學簽訂合作項目576個
在浙江大學專家教授的指導下
龍泉累計成功争取國家級科技項目20個
省級科技項目198個
獲得科研補助經費1.47億
一條“改革創新、借力發展、
特色競争、綠色崛起”的康莊大道
正在不斷延伸到遠方
兩地領導高度重視雙方之間的合作交流
多次參加活動,實地考察
為雙方的深層次合作樹立了方向标
雙方十分重視三農問題
共同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範點
龍泉的農村,一改之前的貧困模樣
“一區四園”工業布局
大幅度提升龍泉的自主創立能力
讓工業結構不斷優化
區域品牌唱響全國
醫療資源下沉
教育智力幫扶
龍泉人民醫院、龍泉浙大中學先後建立
兩地學校的結對互助
浙大校友的溫暖援助
點點滴滴
浙江大學将溫暖
送到了龍泉的每一處角落
03 燦若星辰的我們
一切付出總是會有回報
播下去的種子
總是會迎來山花爛漫時
你看
龍泉經濟總量不斷提升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蒸蒸日上
再也管不住創新的“洪荒之力”
心裡、眼裡想的都是
“今天你創新了嗎?”
這一切的一切
都要将鮮花和掌聲送給那些幕後英雄
蔬菜首席專家——汪炳良
浙江大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生物種業與植物生産部主任
戴草帽,穿汗衫
科普知識,探索技術
他是點土成“金”帶頭人
在龍泉種出一片金山銀山
汽車空調産業首席專家——熊樹生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學院副教授
面對龍泉曾經困于轉型期的汽車空調産業
他說,“苦點,累點沒關系,
但要為龍泉企業自主創新貢獻一份力量!”
于是他紮根山區,推動創新
成了龍泉支柱産業的支柱!
食用菌首席專家——陳再鳴
浙江大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教授
堅持落實可持續發展生态理念
從一“菇”獨秀到百“菌”齊放
他從不止步
延長生産鍊的使命始終扛在肩上
“茶教授”——湯一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茶學系副教授
他研發了龍泉“第三寶”――金觀音茶
開創了龍泉茶産業特色發展之路
讓中國茶文化大放異彩
……
多年來,他們奔走在第一線
默默付出,為國為民
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龍泉的輝煌!
浙大與龍泉
緊緊握住的雙手
濃濃相融的情誼
故事未完待續
未來愈加光明!
文字作者:周亦穎|樊暢丨浙江大學微訊社 趙睿晗
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樊暢丨《背靠浙大,發展龍泉——“龍泉-浙江大學”市校合作10周年紀實》丨《情系芳野 回望80年前的龍泉分校》(浙江大學報第726期第四版)丨《手牽起來就沒松過!浙大與龍泉的“熱戀”令人羨慕!》(掌上龍泉微信公衆号,記者周曉寅)丨《浙江大學圖史》丨王磊丨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文編輯:周亦穎
責任編輯:周亦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