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趣鄭州第387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2676
閱讀時間: 6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說起「花園路商圈」,你第一時間想到哪裡?
農業路口的國貿大商加丹尼斯的「三國志」,還是東風路口正弘城和金水萬達的「絕代雙驕」?
總之不太容易想起緯三路和緯四路的花園路口吧。
這裡一直「隐藏」了一家老式商場——正道花園百貨,說它存在感不強,可絕大多數鄭州人都知道。
今天就來聊聊花園商廈。
丨在盛夏烈日裡,從門口的天橋望着花園商廈
進入花園商廈最直接的感覺,是跟逛鄭州華聯、百貨大樓、紫荊山百貨——這些老牌商場全無區别。
一樓珠寶美妝、二樓少淑服飾、三樓精品女裝、四樓男裝皮具、五樓數碼家具和兒童用品,閉着眼睛都能猜到每層樓的功能分區。
因為幾乎所有的老式商場,都是這個格局。
丨從正弘城頂樓往下拍其實也是這個效果,不過更寬敞、更新
對比如今新式商場的寬敞明亮,有趣君有時候還挺喜歡這樣略顯窄小局促的老商場,同樣走100步,老商場能多逛兩家店。
但逛街的便利,無法補足老式商場面對市場競争的反應遲鈍。
此時不免想拉出北京華聯長籲短歎一番。
丨商場中心有個旋轉樓梯,每層有個廣告區,還有座椅休息區
不過花園商廈也不是沒有一點反應,從一樓化妝品的牌子就能看出招商的努力。
還有在兒童用品樓層的洗手間,設置了母嬰室和兒童專用mini馬桶(男女洗手間都有),雖然隻在五層有,也是很努力地與時俱進了。
丨房間雖然不大,東西還挺齊全的母嬰室,女洗手間裡還有一個嬰兒放置台,不過隻有五層洗手間有
丨每層洗手間的外牆上都有這樣可愛的手繪,但洗手間位于樓梯間,沒有空調,很熱
但這些細節,就像在一台破舊的老機器上,換個螺絲部件,效果有限。
不過考慮到整棟花園商廈的經營面積才2萬平方米,商廈周圍又被其他建築圍得嚴實,想改造都沒有施展空間。
丨隻有一組手扶電梯在遇到維修的情況就很尴尬了
2萬平方米是什麼概念?不跟鄭州商場巨無霸大衛城的17萬經營面積對比,剛剛關門歇業的北京華聯,營業面積也達到了9萬平方米。
花園商廈,從大小上看,的确是商場裡的「弟弟」了。
大小上是「弟弟」,不過年齡上,花園商廈确實是不折不扣的鄭州商場界小哥。
上世紀70年代,「花園路百貨商店」開業,那是個不足1000平米的長排平房,雙玻璃大門在當時很是吸睛。到1995年重建的「花園商廈」開業,1999年改制為「正道花園百貨」。
丨非常暴露建築物年級的步梯
丨在商場樓梯間驚現卡式公用電話機,拿下話筒居然是可用狀态,不過這年頭誰還能變出IC卡、201卡呢
這段時間裡,知名度最高的亞細亞是1989年開業的,而紫荊山百貨于1983年開業,和花園商廈一起,構成了最早的花園路商圈。
不過那個年代談不上什麼商圈不商圈的,就跟同時間的碧沙崗商圈一樣,是不同區域的鄭州人逛時髦街的地方。
丨可能是有趣君孤陋寡聞,第一次在商場總服務台看到星級酒店前台标配的世界時間差表
碧沙崗商圈屬于西郊,那個年代的花園路商圈就是屬于行政區的。
省實驗幼兒園、緯五路小學、鄭州八中,這個上學軌迹是典型的行政區孩子。有趣君有個朋友就是這樣一路過來的。
但當問起小時候逛花園商廈的記憶時,他來句:是不省委旁邊那個?(确切來說是對面)沒咋逛過,對那兒的印象就一個字——貴,旁邊的緯四路服裝市場去得還更多。
丨老商場!老店!緯四路服裝商場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嘛
後來他到别的區上高中,每周回來一次,每次都在花園路口下車,然後去花園商廈上廁所,「特别方便」。
你說,要讓花園商廈的工作人員知道,你們拿人家商場當公廁,咋想。
丨花園路口公交站,一個車次很多、人流量很大的「大」站
今天提起「花園路口」,很多人會直接聯系到花園商廈,也是因為門口的這個同名公交站。
對于曾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花園路口」和「花園商廈」之間的等号,反而是時代變遷的證明。
就像鄭州百貨大樓一樣,花園商廈對于一些吃貨來說,則是一個地标般的存在。
其實,花園商廈附近的小吃街,很短。
丨小吃街的巷口是家鐘表修理配鑰匙店,不知為啥,想到《請回答1988》的雙門洞
從緯四路服裝市場旁邊的小路進去,這條50米的小巷子裡,鄭州知名的小吃店有姐弟倆土豆粉、永霞烙馍卷菜等,都是盤點鄭州本地小吃繞不開的存在。
對了,這條小巷子叫「土豆粉胡同」。
丨胡同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咋來的
再往東的一段不知名小路上,以涼面、麻辣米線聞名的四川小吃守在路口,走過去時,招牌還被遮掩大半。
和繁華的花園路相比,這裡仿佛是另一個失落的世界。
不過,這種由上年頭的舊房和老巷所帶來的失落感,或許隻是表象。
丨在推行李箱的姑娘的盤發是典型的快餐店裝扮,這一帶的房子是附近打工者租房首選
下午三點,外面的日頭熏烤得人發慌,有趣君踏入四川小吃時,一側略微寬敞的廳堂裡坐了四五個食客,靜靜地嘬着米線或面。
點了一份涼面,小姑娘麻利地取面、澆汁、撒料、上桌,坐在另一側隻有單排座椅的小廳堂。
丨這排紅磚矮房就位于花園商廈後面,旁邊是一個小型立體停車場
一位跑堂大爺從有趣君旁邊經過,口氣輕快地順口一問:「怎麼不坐那邊啊,那邊涼快。」
極為标準的普通話,甚至還神奇得帶了點京片兒口音。
大爺跟剛剛拌面的小姑娘聊天,問:這個電視劇咋下載啊,之前看的《三國》咋找不着了。
極為标準的鄭州話,一聽就絕對是老鄭州。
丨10塊一碗,味道尚佳
這裡的小吃街真有意思,有不斷求變的姐弟倆土豆粉,有固守性價比的永霞烙馍卷菜,也有用不變的味道延續記憶的四川小吃。
他們在花園路繁華的背後,在街坊小巷裡滋生出煙火氣。
丨姐弟倆土豆粉不僅店面裝修不停換,菜單也在不斷更新
這裡不是琳琅滿目的小吃街,也不是大衆概念裡的傳統夜市,當老店變成新網紅,在彎彎繞繞裡,串成了新老鄭州人的圓。
客觀說,花園商廈并不是一個好逛的商場,地方小、品牌少、沒有電影院、餐飲也都是小店。
它的地理位置絕佳,地鐵1号、2号、5号線都在附近,但卻越來越像一個地标,和花園路口綁定在一起。
丨從花園商廈後門向東望去的緯四路15号院
北京華聯發出閉店告示時,很多人追憶往昔為其惋惜,可大家心裡也清楚,逛街首選早就被新式商場逐漸取代了。更别說這些年蓬勃發展的電商,搶占了多少線下購物的市場。
商業法則,是不講回憶、人情的。
不是說花園商廈是下一個北京華聯的意思,真沒有。
丨從花園路口天橋下和上面朝北望,那裡有當下最火熱的花園路商圈
在商場浪潮掙紮裡,老式商場能華麗轉身的,不多。甚至很多老商場壓根不寄希望于跟上潮流,安居一隅,總還有難兄難弟陪着一起。
從1995年花園商廈重建算起到今天,已有24年了,不知道下一個24年,花園路商圈還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