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4日訊 丁家莊,距離日照岚山市區15公裡,日照首家具有出口備案資質的茶園就坐落此處。
這處1080畝的茶園,當地人劉波經營了16年。16年間,他的茶園生意越做越大,不僅在香港裕華國貨商場設立品牌專櫃,還先後獲得歐盟、日本、加拿大有機認證。
“申請歐盟有機認證時,一大包茶葉鮮葉作為樣本寄到德國,480多個測試指标一次性通過。”憑借做“看得見的有機茶”信念,劉波和他的茶園在當地高端有機綠茶領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這1080畝茶園背後,實際是岚山這個偏居日照東南角的海邊小城,十幾年裡始終堅持生态優先、把生态環保放在突出位置,寫下屬于自己的綠色答卷。生意和生态,在這裡實現了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
01/一處示範基地,映出岚山茶産業的綠色底色
提起日照綠茶,人們總是習慣想起岚山。“山東綠茶看日照,日照綠茶看岚山”。數據表明,目前岚山全區茶園總面積達到16萬畝,茶産業銷售收入達到28億元,面積、産量、産值均居全省首位。
當然,要想在茶産業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光靠常态化種植遠遠不夠,必須要構建綠色發展的新型現代産業體系。推廣實施優質高效的有機茶生産示範基地,便是岚山首先打出的“拳頭”舉措。
記者在劉波茶園看到,有兩塊牌子頗為引人注目:一個是“國家茶葉生态示範園”,一個“省級标準茶園示範基地”。此外,1080畝的茶園中隻種植360畝茶樹,種植環境的原生态和生物的多樣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對肥料的甄選上,劉波的标準頗為苛刻。劉波表示,十幾年來,每年10月份他會以每畝茶園4噸有機肥的标準為整個茶園施肥。以非轉基因黃豆、羊糞為主要肥料的有機肥形成循環農業。
圖/在茶園,劉波接受閃電新聞記者采訪
其實在岚山,和劉波一樣緻力有機茶種植生産的茶農并不少,如今這裡湧現出浏園春、聖谷山、日照茶倉等有機品牌,這與當地深耕有機茶的環境密不可分。
若留意岚山茶産業發展走向,便不難發現,“綠色”和“有機”是他們的高位引領。特别是去年,山東省政府批複同意設岚山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提出大力推進岚山茶産業智慧化、智慧産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給岚山茶産業勾勒出更新、更宏大的發展格局。
在這樣的圖景下,岚山區委、區政府将突圍的關鍵放在生态大環境的打造上。為給有機茶産業鍊讓路,當地有關部門在茶葉主産區周邊沒有規劃任何工業園區。
顯然,日照岚山通過連續幾年的生态環境治理,讓衆多茶企看到這一方水土的潛力所在,這裡正在形成産業聚集效應。
02/一個大數據平台,提升從茶葉到茶杯的品牌價值
今年5月,岚山區發布了《岚山推動“十四五”茶産業高質量發展宣言》,提出完善岚山茶産業大數據平台建設、實現茶産業數字化管理,采用茶“一碼通”,實現從“茶園到茶杯”全程質量智能追溯。
如今,大數據平台建設已經有了明顯的成效。依托茶園AI智能視頻監控攝像機和大數據平台,岚山區巨峰鎮已經有1.5萬畝茶園實現了可視化在線監控。這意味着此地種出的茶葉,都能實現信息化監管和産品質量安全追溯,産品質量更有保障。
與之并行的是,巨峰鎮最近幾年積極探索“平台 龍頭企業 村辦合作社 茶農”的産業發展模式,茶葉生産、加工、銷售立足訂單化,這樣從茶葉鮮葉源頭上解決安全質量問題。
在岚山省級農高區管委副主任韋秀國看來,以數字賦能茶産業發展,建設優質高效的有機茶生産示範基地,無論對茶農還是茶企來說都是雙赢之舉。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巨峰鎮茶樹實施統防統治綠色防控以來,不少茶企通過他們向茶農托管茶園。企業出錢統一開展綠色防控物品和有機肥供應、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統一鮮葉收購,并支付茶農茶葉管理費用,對茶農來說實現了看得見、摸得着的提質增效。“一年下來,老百姓最少增收3000元”。
其更深遠的意義,則是有利于樹立團體标準,提升産品檔次,塑造區域品牌核心價值,擴大市場影響力。
從時間軸看,日照綠茶已經邁過了多個極具紀念意義的曆史節點。在上世紀60年代的南茶北引項目中,這裡是最早試種成功的地區之一;2006年,原國家質檢總局對“日照綠茶”實施了地理标志産品保護;2011年,“日照綠茶”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标等等。如今,随着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茶産業已經成為日照岚山區的主要農業特色産業。“不僅做生意、更是做生态”,已經成為茶農、茶企高質量發展的新共識。
圖/茶産業已經成為日照岚山區的主要農業特色産業
03/一處城市新地标,濃縮可持續發展的深情厚誼
如果岚山茶産業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城市的綠色底色,那麼更大範圍的生态環境改善則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先手棋”。
護城河的改變,就是讓岚山人倍感欣慰的案例。
岚山區安東衛西護城河位于岚山城市核心區,護城河自北往南依次流經岚山的主要城市道路。很長一段時間,這條河是條污水河。
當地有媒體曾這樣描述安東衛西護城河:“由于河内缺少有效水源,加上沒有排污管道,河道内一度成為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地。每到夏天,河道内污水橫流,臭味四溢,群衆對此意見很大。”
圖/變身城市景觀長廊的安東衛西護城河
為改善河道的生态環境和河水水質,岚山區自2017年啟動了西護城河景觀改造工程,實施了截污納管、景觀工程建設、中水回用等一系列工程。慢慢的,護城河由垃圾成堆、河道黑臭的污水河,變為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河水清澈的靓麗景觀長廊。
老百姓最直觀的感受是,河水清了,城市美了。當地工作人員介紹說,在不久前日照市公布的今年1至7月份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中,改善幅度最大的就是岚山區。
恰如綠水青山在岚山逐漸“長”起來一樣,當地人感受到另一種美好也在慢慢生長。
多島海,一個頗有詩意的地名,已經逐漸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當中,并徹底改變了此前人們對岚山“靠海不見海、見海不好看”的印象。
超過6公裡的海岸線上,有沙灘、有漫步石道、有海上碑石刻,活動廣場及濕地公園等。每天晚飯後,在這裡吹吹海風、聽聽海浪,成為很多人最惬意的時光。今年2月,岚山又提出“建設美麗花園城市,打造幸福宜居岚山”的目标,由區委書記、區長挂帥親自部署、高位推進。無疑,一場自我升級與超越的城市蝶變已經開始。
圖/清晨多島海,人們趁着大退潮來這裡趕海
如今半年不到,效果凸顯。以岚山城區的拆遷項目圍擋“變身”為例,今年岚山區對圍擋後垃圾開展了專項排查治理,相比簡單鋪設防塵網,岚山選擇“以花為牆”,通過在閑置土地上播撒花種,為城市添設了一片片花牆,為“美麗花園城市”留下更為生動的注腳。
圖/以花牆代替建築圍擋,岚山的城市治理體現在各個角落
後記
采訪中,提及岚山的變化,不少人都會說到“綠色”“舒适”“美麗”。而相比城市的綠色發展,更關鍵的是人意識的轉變。
從無法停留片刻的蝦蟹養殖池,到打造城市文旅名片的新地标;從黑臭水體變身,到“以花為牆”打造美麗花園城市。随着岚山在綠色發展上的大步走,這座城市彰顯出以人為本、以民為要的責任與發展意識。
也正是有了這些可持續、共創共享的新舉措,随之而來的“集聚效應”和“溢出效應”讓這個身處齊魯大地東南角的小城正在走向和諧之美。
閃電新聞記者 賀曉菲 崔珍珍 耿琰 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