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經全媒體見習記者 石恩澤 深圳報道
正當新能源汽車作為工業4.0的産物在二級市場上連創新高,合成生物作為工業5.0概念的探路石,站在了一級投資圈裡的風口上。
合成生物是什麼?2010年,首位運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創造出“人造單細胞生物”的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曾将合成生物學描述為“像組裝電路一樣組裝生命”。
實際上,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誕生于21世紀初,迄今已發展了将近20年。同時,作為一個二級分類下的交叉學科,合成生物學幾乎涉及生物科學研究的所有領域,并與工程學、化學、物理學和計算機等學科進行了跨學科融合。
2022年6月,深圳市科創委、深圳市發改委、深圳市工信局聯合發布《深圳市培育發展未來産業行動計劃(2022-2025年)》。該行動計劃指出,合成生物、區塊鍊、細胞與基因、空天技術等四個未來産業處于擴張期,已初具規模,5至10年内有望實現倍數級增長。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化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羅小舟,師從美國合成生物學産業化先驅Jay D. Keasling教授。羅小舟認為,“生命的本質就是一個程序,這好比是人類正在試圖讀懂上帝的源代碼,并開始在生命體上試着編程。”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訪問了多名業内專家,他們指出,合成生物與互聯網之間的關系好比是一個從二進制到四進制的過程。若說IT的底層代碼是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信息系統,那麼合成生物學則是由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鳥嘌呤)、C(胞嘧啶)四個堿基分子構成的四進制系統。
如今,合成生物已深入各行各業。在食品領域,合成生物技術可以通過合成酵母制造出一塊以假亂真的人造肉;在農業領域,該技術可以借由改造噬菌體制成減少農藥使用的微生物菌劑;在醫療領域,利用該技術分析病毒基因可以實現mRNA疫苗的快速制備;在化學品領域,用生物法制備戊二胺可用廣泛應用于尼龍的生産。
正因合成生物的應用範圍廣泛且與制造業高度相關,投資人将其視為工業5.0概念中有望最先迎來爆發的産業。許多著名科技公司創始人,如微軟的比爾·蓋茨、雅虎的楊志遠都在投資合成生物産業。
不少業内人士認為,盡管目前還處于“IT BT(生物與信息融合)”階段,但未來有一天,“互聯網技術賦能(IT )”将會轉向“生物科技賦能(BT )”。
在互聯網大廠紛紛宣告過冬的時刻,VC圈内部很少再提及新經濟,轉而開始追捧一條新賽道——合成生物。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根據公開報道統計,截至2022年6月,已有微構工場、英矽智能、藍晶微生物等15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融資。而這些公司背後的VC/PE機構,包括紅杉中國、高瓴、IDG資本、經緯創投、源碼資本等,都曾是領頭消費互聯網的投資機構。
不少投資人認為,中國合成生物的投資元年是2021年,而美國合成生物産業的火熱則更早一些。美國在2018年已到達第一輪合成生物投資潮的峰值,目前正在通往第二波峰值的路上。
據SynBioBeta統計,2016年全球合成生物領域公司融資規模隻有不到20億美元,2019年為31億美元,2018年為近40億美元,到2020年該數值達到了78億美元,并有74家合成生物公司完成上市。
叢永儉,作為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所(下稱合成所)基金高級顧問,曾主導了諸多領域的投資項目,并投資過阿裡巴巴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幾年前他的主要精力就開始放在合成生物領域。
談起合成生物如今的火熱勢頭,叢永儉對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在2021年之前,中國投資機構基本沒有幾家系統地關注過合成生物領域。“兩年前有一位合成生物領域的知名研究員,一連見了至少40家機構投資人,都沒有一個人願意投,現在風口來了,他的項目又開始被無數機構追捧。”
投資圈對合成生物的認知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叢永儉早年間與投資圈内人士聊合成生物時,不少同行甚至将該行業的超前理念看作天方夜譚。“這7-8年來,我周圍投資圈子裡沒有幾個人意識到合成生物這個賽道具有颠覆性的潛力,甚至絕大多數機構壓根沒有聽過‘合成生物’四個字。這麼大的一個領域,被中國的投資人系統性地忽略了。相對應的是,美國投資機構關注合成生物領域已經十多年了,經曆了完整的投資周期,去年已經是美國第二個周期的開始。”他說。
對此,羅小舟表示,随着基因測序及AI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物工程進入高通量時代,讓相當于存放在“0-1”階段的研究成果進入集中釋放期,從而引發了近期的投資熱。同時,生物自動化設備的發展讓自動化機器替代人手實驗,使得原來需要10餘年完成的項目縮短到3年内完成,這也促使風險投資人更加願意容忍風險。
但羅小舟也指出,一旦合成生物第一批的研發成果釋放完畢,後面可能進入冷靜期,畢竟前期積累量有限。
一份2020年的麥肯錫研究報告認為,未來10-20年合成生物産業将帶來每年2-4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産出。有限的項目和可觀的收益,讓投資人開始加速湧向此賽道。
叢永儉指出,互聯網和合成生物在底層邏輯上截然不同。互聯網行業的很多公司側重模式創新,例如針對C端的公司,隻要聚集到足夠的用戶,收集的數據足夠多、足夠快,實現指數級增長,就可以依靠資本迅速構建自己的護城河。合成生物側重科學技術創新,有些類似于生物醫藥的邏輯,但覆蓋面遠遠大于生物醫藥。不僅終端客戶數量規模相對較小,産品的開發周期也較長,這導緻新産品面世的時間跨度比較大。
“近期已出現投資機構不計代價搶項目、瘋狂擡高估值的現象。”叢永儉指出,合作生物産業在國内剛剛起步,遠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繁榮”。
除了商界對合成生物的預期一路高歌猛進,各地政府也在積極布局合成生物産業。
但正如叢永儉所反思的那樣,不同于互聯網領域大量的“工程師創業”模式,合成生物領域更多的是“科學家創業”。而科學家創業所面臨的挑戰,并不比做科研少。
昂貴的設備和耗材費用是創業者面臨的首要難題。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近期走訪了深圳市光明科學城,深圳在合成生物大設施項目的建設總投資約20億元,疊加7.22億元的軟硬件設備投資。這還隻是研發之前的硬件投入。
深圳市光明區發展改革局一位官員對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表示,深圳的大設施建成後将走開放共享的平台運營模式,“好比說,光明科學城實際上在做一個開放共享的互聯網平台”。而之所以考慮該運營模式,一是為了可持續發展,二是可以通過引入外部競争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
合成生物産業講求全鍊式發展,即産業鍊、創新鍊、資金鍊、教育鍊“四鍊協同”。但在國内能集齊四鍊的地方實則不多。
接受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采訪的四位創業者認為,依據他們的走訪調研,目前國内合成生物産業開始聚集,以華南的深圳、華東的上海和華北的天津為三大聚集地。
深圳柏垠生物CEO崔俊鋒與上述三個地方都有淵源。1997年,崔俊鋒進入天津大學讀書,2004畢業後安家上海,2021年底正式從上海來深圳創業。他認為,三大聚集地中,天津由于是天津大學和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在地,在學術和研究端有先發優勢。上海在合成生物領域的發力也早,于2008年建立了國内第一家合成生物重點實驗室,但是對合成生物企業的産業孵化進展較慢。
深圳光明科學城是合成生物産業的後起之秀,政府對整個産業的扶持最下功夫。不僅引入合成所培育科研土壤,還集中布局修建了開放共享的大設施平台,并出台了全國首個合成生物産業專項扶持政策。
2021年10月,深圳市光明區推出全國首個合成生物專項扶持政策,為企業提供“四個1000萬”,即重點科技專項支持最高1000萬、用房租金補貼最高1000萬、GMP廠房改造補貼最高1000萬、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最高1000萬。
現代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回報周期并不短,但鑒于光明區大力發展科研經濟,重點構建合成生物全過程創新生态鍊,上述光明區發改局官員認為,預計未來5年内能産出成果,可能會成為光明科學城最先爆發的賽道。
深圳對合成生物産業的扶持力度之大,也産生了産業聚集效應。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産業創新與轉化中心主任羅巍對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稱,過去3年國内新成立逾90家合成生物企業,目前聚集在深圳的有50多家,單在光明區内就有近40家。
雖然合成生物産業有了商界和政府的支持,但現階段中國在合成生物領域的發展上,急缺複合型人才。
深圳市賽特羅生物醫療技術公司CEO張利峰指出,合成生物最終還是要講求商業化落地,因此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員支撐。
對于科研人員的類型,羅小舟指出,合成生物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技術攻關需要大量複合型人才,生物、化學、醫學、物理、計算機知識高度交叉。例如,研發某種藥物需要觀察動物的腸道菌群是否失調,要求研究人員有生物學科基礎。與此同時,機器學習、計算機編程在實驗操作環節也是必備技能。
而缺乏複合型人才,也對企業的運營成本與管理帶來挑戰。崔俊鋒表示,由于目前難以找到有交叉背景的複合型人才,其團隊隻能到各個領域“拼配”,與“即插即用”的理想狀态還有一定距離。
在人才儲備方面,深圳已擁有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科研團隊,規模已近千人,平均年齡在38歲。羅小舟在采訪中提到,之所以來深從事科研工作,一是深圳對科研産業的政策扶持到位,二是合成所内都是青年科學家,在科研領域願意做前瞻性嘗試。
這個前瞻性嘗試包括:開設合成生物本科專業,以及建立一個專注于科研成果轉化的創新中心(全稱為深圳市工程生物産業創新中心)。羅小舟表示,這些舉措都是為了更好地留住科研人才。
羅小舟進一步解釋道,合成所與創新中心分别代表産業鍊上的兩個階段,前者為“0-1”的基礎科研平台,後者為“1-10”的産業轉化平台。目前兩邊的團隊已在同一棟大樓工作,構建起“樓上樓下”的交流環境,加速人才從學術端到企業端的轉換。同時,光明科學城内還規劃有“10-100”的專業園區,以便打通産業化的最後一關,後續吸引更多優質人才留深工作。
此外,合成所還将定期舉辦競賽來幫助企業搜羅人才。據悉,深圳理工大學(籌)今年7月将舉辦中國首屆合成生物學競賽。該競賽對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辦的“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目前已吸引23家聯合單位和27支全國頂尖科研團隊參賽。
雖然深圳合成生物産業正在向未來狂奔,但羅小舟也指出,還存在一系列法律監管上的難題亟待破解。
羅小舟表示,無論是歐美法系還是中國現行的專利法,對合成生物研究成果的保護标準存在難以界定的情況。例如,對未經嚴格測試但又符合學界常識的海量突變體,業界對于是否頒發專利保護相關科研成果仍未達成共識。
針對此問題,華東交通大學知識産權研究所所長肖海在其2020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标準确定應作為優先事項,尤其是與遺傳成分的結構、功能和描述、數據共享、生物安保和法律有關的标準。
今年1月,深圳光明科學城知識産權仲裁工作站正式落戶。光明區科創局一位科員透露,深圳今年将制定出合成生物行業内的統一标準,完善知識産權保護機制,在創新鍊上呵護初創企業。
(南方财經全媒體見習記者陳思琦、實習生喬梓丹對本文亦有貢獻)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