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朝愛新覺羅最後的姓都去哪了

清朝愛新覺羅最後的姓都去哪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21 05:27:22

清代皇族知多少 第一次劃分 宗室與覺羅

清代官方的譜牒認為愛新覺羅氏隻存在興祖直皇帝一支後裔,其後果即是在入關之前,對于大汗的家族愛新覺羅氏,一般統稱為“六祖子孫”。

所謂“六祖”,指的是興祖直皇帝的六個兒子,即第一子德世庫,第二子劉闡,第三子索長阿,第四子景祖翼皇帝覺昌安,第五子包朗阿,第六子寶實。因為法理上認為愛新覺羅氏隻存在興祖直皇帝一支,故而興祖的六個兒子的後代,所謂“六祖子孫”,便直接等同于所有愛新覺羅氏後裔。

直到天聰九年之前,所有愛新覺羅氏子孫還是統稱為“六祖子孫”的,漢文中稱皇族為“宗室”,故而當時有“宗室六祖子孫”的稱呼方式,這裡可以看出原本是把他們一概算進“宗室”之内的。

清朝愛新覺羅最後的姓都去哪了(愛新覺羅氏的第一次劃分)1

(“六祖”示意圖)

到了天聰九年(1635年)正月二十六日,後金大汗皇太極又下了一道诏書,他這樣說道:

宗室者,天潢之戚,不加表異無以昭國體,甚或兩相诋毀詈及祖父,已令系紅帶以表異之。又或稱謂之間尊卑颠倒,今複分别名号,遇太祖庶子俱稱阿格,六祖子孫俱稱覺羅。凡稱謂者,就其原名稱為某阿格、某覺羅。

這個版本的翻譯比較文辭化,另外還有一個翻譯版本則更接近原意一點:

唯恐下面的衆人粗魯狂妄地罵汗的宗室的人,因此要建立系做标志的紅腰帶。唯恐上下稱呼颠倒,要分别名稱。以前汗下面的兒子們稱阿哥,六祖的子孫們稱覺羅。所有呼喚的人,随着叫那人的原名,再加上阿哥或覺羅。(1979遼甯大學曆史系《漢譯<滿文舊檔>》)

從此可以看出,從天聰九年開始,“六祖子孫”的範圍發生了變化,太祖努爾哈赤本人的後裔從中獨立了出去,并且新的“六祖子孫”有了新的稱謂——“覺羅”。這裡還體現出來,當時皇族已經有了“系紅帶子”的特權标志。

(天聰九年劃分)

之後到了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初五日,已經稱帝的皇太極授意禮部讨論爵位和皇室稱謂以及禮制問題,之後下達了兩道旨意——

禮部和碩豫親王奉命定:自祖父福王以後子孫兄弟,視其功德,共分就等,一等曰和碩親王,二等曰多羅郡王,三等曰多羅貝勒,四等曰固山貝子,五等曰鎮國公,六等曰輔國公,七等曰鎮國将軍,八等曰輔國将軍,九等曰奉國将軍,凡不入此等者曰宗室。宗室着束黃帶,凡書名喚名,俱稱宗室某官員,宗室某人。宗室見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将軍、輔國将軍、奉國将軍等須下馬,見超品一等公以下諸人,雖系大員,毋庸下馬,錯道而行。凡有壓抑傷害他人,詈及父母者,科以重罪,永著為例。

禮部和碩豫親王奉命定:六祖子孫世稱覺羅,覺羅着束紅帶,凡書名喚名,皆稱覺羅某官員、覺羅某人。覺羅高官,視其品級下馬,無職人見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将軍、輔國将軍、奉國将軍等俱下馬,見超品一等公以下,固山額真、承政等級官員則避于旁,不必下馬,再下官員不避,錯道而行。

可以看出,這兩道旨意将“覺羅”的範圍進行了修改,将福王(顯祖宣皇帝塔克世)的子孫稱為“宗室”,系黃帶子,而其餘興祖後裔則稱為“覺羅”,依舊系紅帶子。

于是,從崇德三年開始,清代皇族正式分為了“宗室”和“覺羅”兩部分,最直觀的即可以通過帶色來區别,這也是清代皇族的第一次大類劃分。

清朝愛新覺羅最後的姓都去哪了(愛新覺羅氏的第一次劃分)2

(崇德三年劃分)

細究其原因,“宗室”和“覺羅”的劃分,本身有着區分遠親、近親的初衷,但是為何單獨将顯祖系之外的皇族劃出去,應該跟太祖起兵初期“六祖子孫”的作為有關。

清朝愛新覺羅最後的姓都去哪了(愛新覺羅氏的第一次劃分)3

(少見的紅帶子大臣畫像)

當年太祖剛起兵時,覺羅各支紛紛反對,龍敦(“三祖”索長阿第四子)集合了大祖、二祖、三祖、六祖的後裔誓于祖廟,約定謀殺太祖,并使出了暗殺等手段。之後,他們還謀殺了太祖的妹夫等,給太祖帶來很大打擊。後來太祖勢力逐漸強大,覺羅各支才逐漸歸附,但是在數次戰役時,覺羅諸将均畏敵退卻,使得太祖極為不滿,直到太宗繼位之後,覺羅後裔才逐漸凸顯出比較正面的輔助作用。所以說,六祖子孫雖然是太祖的同族,但是其關系并不算親近,這也直接影響了“覺羅”在清代的地位處于“類皇族”的結果。

至于宗室,其内部後來又進行了幾次劃分,我們會在後文中具體講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