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鲈“入侵”我國。黑鲈嘴巴碩大,所以又被稱作大口黑鲈,原産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黑鲈是典型的掠食性魚種,牙齒鋒利,水裡的魚、蝦、蟹來者不拒,稱霸河流、難逢敵手,碰到兇悍的雄性黑鲈,還有攻擊人類的可能。但黑鲈無肌間刺、肉質鮮美細嫩,為了滿足舌尖上的快感,黑魚先後被多個國家、地區引入。
70年代末我國台灣省首次引進黑鲈,和其他肉食性魚不同,黑鲈對水溫格外敏感,水溫過低甚至能引起死亡,台灣憑借略高的水溫恰恰成了黑鲈理想的栖息水域。1983年黑鲈又從台灣傳入深圳、佛山、惠州,并很快成為廣州餐桌上的必點美味。另外黑鲈與羅非有點類似,但似乎更适合養殖,因此極短時間内迅速從廣州向周圍省市輻射開來。
目前江蘇、浙江、上海,乃至山東等地,均出現黑鲈的專業養殖基地,産量接連創新高。數據顯示2020年黑鲈的全國總産量達到47.8萬噸,其中廣東産量是28萬噸,輕松拿下了接近一半的份額,成了黑鲈養殖的領頭羊。浙江、江蘇則牢牢坐穩了第二、第三把交椅,産量分别達到了6.5萬噸、3.8萬噸。
作為一款外來魚種,能夠快速蹿紅、風靡各地,定然存在多個因素。黑鲈的價格低廉,原因是黑鲈體質健壯、不易生病,掠食性的特點又能充分發揮它的進食優勢,所以養殖難度不高。廣東、廣西的養殖戶每年4月投放幼苗,等到10月底時黑鲈已長到500克左右,完全滿足上市規格,這就造成黑鲈的價格也相對低廉。
黑鲈的定價偏向中低端,多在一些小型的酒店、飯店出現,當然一些體積碩大的黑鲈也能輕松擠進高端場所,經過掌勺大師的煎炒烹炸,味道不輸于翹嘴紅鲌、大菱鲆等相對高端食材。
黑鲈作為食材擁有極高的可塑性,可清蒸、可紅燒、可煮炖,再配合精心調配的作料,活脫脫的一份美食。正因為它極高的可塑性,所以可滿足絕大部分地域的味道需要。北方人生性豪放,講究大吃大有,個頭偏大的黑鲈基本被北方人承包了,做法也頗為傳統,像紅焖黑鲈、糖醋黑鲈都能呈現不一樣的味蕾刺激。
浙江、江蘇等魚米之鄉的朋友善于精細飲食,更喜歡小而美的食材,1斤左右的黑鲈最受青睐,做法與北方人相近。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的食客,則喜歡清蒸黑鲈,黑鲈的鮮嫩的口感符合他們特有的食味體驗。
2、黑鲈瘋狂擴張,帶來了不少隐患。本文開篇提到,黑鲈因為肉質鮮嫩被多個國家、地區引入,比如臨近美國的加拿大和較遠的日本,産生的後果卻極其相似,日本多個本地土著魚種被黑鲈吞食幹淨即便是美國本土的北部水域,黑鲈似乎不留情面,幾乎把河道裡蝦、魚的啃殺得“片甲不留”。
不過,原因并沒有想象的複雜,食物豐富、缺少天敵,鲈魚放開膀子拼命地“吃、吃、吃”,所以在這些國家偶爾出現一些壯如牛的大型鲈魚。2006年有路亞釣友在美國的迪克遜湖裡,斬獲了一條長80公分,重12公斤的巨型黑鲈。但目前被承認的第一名是日本釣友在琵琶湖2009年釣到的一條重達10.1公斤、體長75公分的黑鲈。人們不得不一邊享受着黑鲈的美味,一邊被鲈魚的泛濫、物種侵害問題所困擾。
黑鲈引入到我國南方水域,同樣面臨着泛濫成災的威脅,珠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和長江、黃河相比,珠江的名氣遜色了不少,它起源于雲貴高原,是我國的第三大長河,擁有豐富的魚資源,現在數量最多、最難以控制的要算羅非魚了。
羅非魚産自非洲,進入中國已經60多年的曆史,我國科研人員對其進行了多次選育,目前羅非的年産量達到200萬噸左右,絕大部分出口到美國。同時以珠江為代表的自然水域裡,大量羅非魚瘋狂搶食、爆發式增長,不斷擠壓本地魚種的生存空間,據統計已有數個魚種因羅非泛濫而滅絕。羅非魚已于2014年列入我國第三批外來物種入侵名單。
黑鲈和羅非的相似之處,偏好水溫略高、暖的環境,懼怕低溫。區别在于羅非在10℃左右時極大可能被凍死,而黑鲈此時活性降低,但不至于死亡,直至氣溫降至3-5℃時才會失去活性。另外羅非是雜食性魚,而黑鲈是掠食性魚,像珠江裡的鲫魚、白條、翹嘴、麥穗都是黑鲈的口中之物,包括羅非也是黑鲈的覓食對象。黑鲈的以上特征,意味着黑鲈有更廣闊的适用水域,及對天敵強悍的抵抗力。
其實黑鲈的破壞性早已被我國科研人員察覺。2013科研人員對外來物種較嚴重的廣東省進行了數月的跟蹤、調查,羅非、福壽螺、巴西龜名副其實成了前三甲,同時指出黑鲈作為潛在的最大破壞者,不容忽視,種種迹象表面黑鲈可能代替羅非,成為危害珠江,乃至廣東的最大破壞者。
前文提到江蘇、浙江已有專業的黑鲈養殖場,釣魚人在長江水域也零星釣起黑鲈,雖然數量還不多,絕大部分是從養殖場逃竄出來的,或被人放生。令人欣喜的是,山東、河北等地也有養殖黑鲈的情況,但多數為避開冷冬,選擇的幼苗偏大,趁着夏季高溫突擊喂養,就地販賣,更多扮演了一個中轉站的角色。另外2020年的冬季屬于冷冬,華北等地的氣溫一度降至零下20℃,不确定的氣溫是阻擋黑鲈北上的天然屏障。
任何外來物種,往往都有兩面性,比如霸占夜店美食的小龍蝦,湖北、湖南兩地衆多養殖戶靠它發家緻富,而雲南、廣西、貴州的梯田,卻因小龍蝦的打洞、挖穴,損失3萬畝。為抑制小龍蝦泛濫,曾創下2年捕殺10萬噸的記錄。所以如何起到好處的利用、平衡外來物種,包括黑鲈是擺在面前的問題。
原創:老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