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其實并不是宇宙中的速度極限,僅僅在真空中光速才是最快的。如果不是在真空裡,光速并不是最快的,很多微觀粒子的速度都能超越光速,比如著名的“切倫科夫輻射”,但這種“超光速”隻是超越了“光在介質中的速度”,比如說,光在水裡的速度大約為22.5萬公裡每秒。
光在水裡的速度僅有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為真空中的2/3,在鑽石中的速度更慢,隻有真空速度的1/3而已。
而光在介質中的速度被超越時,就會出現一種特殊的現象:切倫科夫輻射,超光速飛行的粒子就會發光,幽幽的藍光。
切倫科夫發現了這種現象,也因此獲得了195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切倫科夫輻射”。
不管怎麼說,光速限制隻能統治真空環境,在介質中,光速是可以被超越的。
為何光速在真空中不能被超越呢?
提到光速限制,不得不說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有人可能會說:你怎麼老是拿相對論說事?相對論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沒辦法,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洗禮,相對論越來越被主流科學界認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接受這種理論呢?
狹義相對論中有一個質增效應,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就越大,想給物體繼續加速,就需要更多的能量。
如果想要物體的速度無限接近光速,就需要無窮多的能量,整個宇宙的能量拿來都不夠用,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可能很多人會對“光速限制”感到絕望,宇宙如此之大,即便是以光速飛行,在浩瀚宇宙也顯得慢如蝸牛,難道人類未來會被徹底困在太陽系?
老天并沒有關閉“超光速”的大門,而是給人類留下“一扇窗”。雖然我們無法從絕對速度上超越光速,但可以間接做到“超光速”。
比如說,出現在很多科幻小說科幻電影裡的“蟲洞”和“曲速引擎”技術,借助時空結構的彈性,人類可以實現超光速,而且超越光速很多倍。
蟲洞理論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就像城市中的地鐵那樣,直接在時空結構中“打一個洞”,可以瞬間跨越好浩瀚星際距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