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十年一見的龍舟

十年一見的龍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0:26:21

十年一見的龍舟?粽葉飄香,艾草青青,又是端午此時,每當鑼鼓聲響起,河湧邊就會站滿觀衆許多村裡的孩子,從小就跟着長輩在龍舟上揮舞船槳,感受水上的“速度與激情”,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十年一見的龍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十年一見的龍舟(見一條龍舟的誕生)1

十年一見的龍舟

粽葉飄香,艾草青青,又是端午。此時,每當鑼鼓聲響起,河湧邊就會站滿觀衆。許多村裡的孩子,從小就跟着長輩在龍舟上揮舞船槳,感受水上的“速度與激情”。

龍舟是怎麼做出來的?

今年年初,廣州天河區車陂村晴川蘇公祠打算仿照“東坡号”龍舟的樣式,再造一條加厚版的新龍舟,并委托番禺區上漖村龍船世家制作。之後,記者跟蹤拍攝從開工到駿水的全過程,見證一條百年老龍的“新生”。

二月二,龍擡頭。“嗡嗡嗡!”上漖村的龍舟生産制作基地,傳來熟悉的鋸木聲。

3月4日,在熱鬧的鞭炮聲助興下,新“東坡号”正式開工制作。龍船世家第五代傳承人黃劍挺帶着六七個熟手工人,有條不紊地測量、切割木材,讓龍舟的“底骨”逐漸顯現。

“底骨”是一條完整切割的木闆,沒有任何接口,長39.2米、寬1.2米,下面設置了11個樁位支撐。遠遠看過去,“底骨”就像一條蟄伏的龍。

這個環節叫“升底”,可以理解為龍舟的“奠基儀式”。

接着,長條形的“底骨”兩邊需要裝上木闆,被稱為“腳旁”。一邊三塊木闆,另一邊四塊木闆。龍舟師傅通常會兩兩配合,對準位置再打釘子進去,避免出現偏差。

除了“底骨”之外,龍舟其他部位的木闆基本是通過榫卯結構連接,然後靠釘子、膠水等固定。“這也是上漖當年創新的做法,實現硬木相連。”“如果工藝不過關,就很容易漏水,甚至開裂。”

完成“腳旁”後,進入船體的核心部位——“大旁”,所需的木闆是整條龍舟中面積最大的。每一塊木闆的安裝,廠裡所有師傅要齊上陣,才能擡得動。還要出動大錘用力擊打,才能讓兩塊木闆連在一起。要緊密到連一根頭發絲都塞不進去,才算是合格。

水面以下基本用的是手工打的釘子,雖然硬度比不上不鏽鋼,但是有韌性,可以承受彎曲:太硬了反而容易損傷木頭,減損龍舟的壽命。

然後,在“大旁”之上安裝木材,構成“夾旁”。由于新“東坡号”是加厚版本,所以“夾旁”為兩層木闆。之後是“花旁”,到這一步,龍舟外形基本完成,接下來是做内部造型了。

按照固定距離,加上隔艙闆,安裝坐凳。這既起到固定作用,也為人在龍舟上劃槳提供位置。在船中央,有一條從船頭延伸到船尾的“龍纜”。

雖然名字帶有“纜”,卻不是一條繩,而是由三段木頭拼接起來的長木闆。黃劍挺介紹,“龍纜”的選材比較重要,要用圓木最堅硬的部分,中間部位敲下将軍砧,從而獲得更結實的牽引力。

升底、腳旁、大旁、夾旁、花旁、龍纜,傳統龍舟工序至此隻剩下兩步:打磨、上漆,以及安裝龍頭、龍尾。

據了解,龍舟跟龍頭龍尾是不同的工藝,一般是分開制作。新“東坡号”,龍舟在番禺區制作,龍頭龍尾則由黃埔區師傅打造。

5月5日,安裝龍頭。5月14日,點睛儀式後,新龍舟正式出廠駿水,駛回車陂村。簡單遊龍後,新“東坡号”藏在龍船坳裡。等待下一次儀式到來時,它将閃亮登場,在車陂湧裡盡情穿梭。

作者:鄢敏

來源: 羊城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