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擁擠的路上想要快速通過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說:不好意思,我過一下。古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可能會說:借光,借光,我過一下。那請人幫忙為什麼是“借光”,不是“借水”、“借風”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借光”一詞的由來吧!
戰國時期,秦國有個叫“甘茂”的大臣被人誣陷了,情況危急,他不得不逃到齊國避難。當甘茂逃到秦國的邊境函谷關時,正好遇到了代表齊國出使秦國的蘇代。蘇代見甘茂匆忙的樣子,很疑惑。于是,甘茂就給蘇代講了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在江邊住着許多人家。每到晚上,姑娘們會從自己家裡帶一些燈油,聚在一起搓麻繩。可是裡面有個姑娘家裡很窮,出不起燈油。于是,有的姑娘就不樂意了,“她又不出燈油,卻整天借我們的光,這不公平。”其他人聽了她的話後,覺得有道理。于是,大家就商量着要把窮人家的姑娘趕走。
窮人家姑娘知道後,對她們說:“我雖然沒有錢,出不起燈油,但是我可以早點來,晚點走,幫助大家打掃屋子,我不會給大家添麻煩的。你們的燈光剛好有剩餘,就借給我一點光吧,這不會損失你們的燈光,卻可以給我帶來一點幫助,你們何樂而不為呢?”姑娘們聽了女孩的話覺得有道理,于是就留下她,繼續在一起搓麻繩了。
甘茂給蘇代講借光的故事,其實是在告訴蘇代:我現在遇到困難了,你可以幫助我,把我引薦給齊國的君王。聰明的蘇代很快就明白了甘茂的用意,不久,就把他引薦給了齊國君主。“借光”的故事也由此而來。
現在你明白給人幫助,為什麼是“借光”,不是“借水”、“借風”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