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誦是佛教寺院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和梵呗歌贊等法事,因其冀獲功德于念誦準則之中,所以也叫功課。
按瑜伽有四種念誦:即音聲念誦(出聲念)、金剛念誦(合口默念)、三摩提念(心念)和真實意念(如字修行)。本文主要談第一種,即所謂“清淨在音聞”。追溯古代,先是經咒和梵呗等簡單的念誦,晉代以後發展出忏法,再後又有《水陸》、《焰口》等,唱念趨于複雜。唐代馬祖建叢林,百丈制《清規》。趙宋以後,特别是明代叢林中普遍形成了朝暮課誦(也叫“二時功課”,“二課”或“早晚課”)制,與經、忏等法事相并列而成另具一格的寺院風尚。
古代印度和印尼等國佛教流行的地區,普遍諷誦馬鳴所作的贊佛詩歌(《佛所行贊》)。他們認為該詩字少義多,能使“讀者心悅忘倦”(唐義淨《南海寄歸内法傳·贊詠之禮》)。這相當于我國的贊呗念誦。
我國曹魏陳思王誦讀佛經,“制轉贊七聲旻降曲折之響”,又作《魚山梵》(亦稱《魚山呗》)六章,“纂文制音,傳為後式”(《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呗贊篇》)。
古印度諷誦佛經是奉行的“三啟”儀制,首先頌揚馬鳴所集的贊佛詩文,其次正誦佛經,然後陳述回向發願。全過程是“節段三開”,所以叫做三啟。“經了之時,大衆皆雲蘇婆師多”,“或雲娑婆度”(同前《贊詠之禮》)。這種“三啟”式的念誦法,就是我國漢地古今法事念誦的基本儀制。舉行任何一堂法事,總是安排先贊(或《香贊》,或《贊偈》等),次文(經咒本文、有關儀文等),末了回向發願(或偈或文,或偈文兼舉)這種基本形式。隻是後綴的大衆同聲念蘇婆師多或索婆度,在漢地念誦儀裡少見,但也有某些法事的文末稱“善”或“善哉”的。娑婆度就是善哉之意。蘇譯為妙,婆師多譯為語,意思是贊歎經文為微妙語。
我國的念誦儀制始創于東晉道安,他制僧尼軌範三則:一曰行香定座上講之法(即講經儀);二曰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即課誦齋粥儀);三曰布薩差使悔過等法(即道場忏法儀)。這三條對佛教的影響極為深廣,為後來各種法事議制的開端。宋明以來寺院逐漸普遍奉行的朝暮課誦,當亦導源于此。
南朝梁代就有到舍宅為寺“别營小室,朝夕從僧徒禮誦”的記載(《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釋教部》)。唐百丈懷海“别立禅居”,“閤院大衆朝參夕聚”(見《景德傳燈錄》卷六附《禅門規式》)。《大宋僧史略》卷上《别立禅居》條下更引伸說:百丈懷海“有朝參暮請之禮,随石磐魚為節度”。元朝廷令百丈山德輝編訂《敕修百丈清規》的《殿鐘》條下載明:“住持朝暮行香時”鳴鐘七下。同書《磬》條下又載:“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時”值殿者鳴磬,“大衆看誦經咒時”鳴磬。可見禅僧修行,此時已具備朝暮課誦的雛形。在北宋《崇甯清規》和南宋《鹹淳清規》中還屬阙如。不過,後來《朝暮課誦》所定的内容,包括晚課《蒙山施食》在内的大部分,全是宋人分别集、撰而成,這可說明當時已有某些寺院,甚至某些地區實行早晚課,隻是還不普遍,所以直到宋末的《鹹淳清規》裡還沒有明确的反映。明清之際,朝暮課誦漸趨定型,奉行的範圍遍及各宗各派大小寺院和居家信徒,成為所有叢林必修的定課。例如,明通容編《叢林兩序須知》規定:首座“早晚課誦勿失”、書記“早晚随衆課誦”和監寺“早暮勤事香火課誦勿失”等等。蓮池的《雲栖共住規約》上集末規定:“晨昏課誦,不得失時偷懶,違者依例罰錢十文。”同書附集《學經号次》條下又有“晨昏”定課的規定。清儀潤的《百丈清規證義記》卷八等更明确了早晚課誦的具體内容,并在《禅堂規約》條下規定“行坐課誦受食出坡等不随衆者罰”。
古代印度著名的那爛陀寺,也有課誦的規定,但與我國不盡相同。唐義淨在記述那爛陀寺的禮誦時說:“那爛陀寺人衆殷繁,僧徒數出三千,造次難為詳集。寺有八院,房有三百,但可随時當處自為禮誦。然此寺法差一能唱導師,每至哺西(下午三到五時),巡行禮贊。淨人童子持雜香花,引前而去,院院悉過,殿殿皆禮。每禮拜時,高聲贊歎,三頌五頌,響皆遍徹,迄乎日暮,方始言周”(義淨《南海寄歸内法傳》卷四)。斯裡蘭卡的“坎第”勝區,當地常常有人于雞鳴時攀跻高峰瞻禮佛迹。
我國古德定日課于朝暮二時,自有其依據。《二課合解》的作者觀月興慈在叙述古哲為什麼要建立課誦于早晚時指出:“朝暮不軌,猶良馬無疆”(《重訂二課合解自序》),這是說佛徒朝暮需以課誦來作為自身的軌範。朝指五更,為日之始、晝三時之初,佛徒從鐘聲破夜警醒而起,盥洗畢,即上殿課誦,則期思惟以還淨。暮為日晡,隸屬晝三時之末,功課禮誦,乃冀覺昏而除昧。所以二時功課之設,成為佛教寺院通行的重要規制。
二時課文,全屬大乘藏攝。如《楞嚴》、《大悲》等咒,《阿彌陀經》、《忏悔文》、《蒙山施食》以及稱念佛号。因此,禮誦課文的人要做到:身體端肅,口出清音,意随文觀。二課全文,分為三個部分:一、早自《楞嚴咒》始,晚從《彌陀經》起,各至稱念佛号、三菩薩止為課誦正文。二、在三菩薩後,早晚各有回向文和三皈依為普結回向。三、每逢朔望等還有二時祝贊等為祝禱護神。茲依次簡介如下:
一、課誦正文早課首先是《大佛頂首楞嚴神咒》,簡稱《楞嚴咒》。梵語首楞嚴,譯為一切事究竟堅固。咒字前人主張不譯不解,但後來有人指出為“明”,持咒義為持明。此咒五會,總名為《佛頂光明“摩诃薩怛多”(譯大白)“般怛啰”(譯傘蓋)無上神咒》,是與《楞嚴經》(顯義)相依持的密義。宋、元以來一直盛行,特别是南宋和元兩代,叢林每年于安居結制中定有三月(農曆四月十三至七月十三為期的楞嚴會制,節日、祝厘、祈禱、薦亡等無不諷誦。所以被定為日課之首。
在念《楞嚴咒》之前,還要先誦與此密切關連的阿難贊佛發願偈十八句。依《朝暮課誦》順序:《楞嚴咒》後為《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經》,但多數叢林不誦《大悲》、《十小》咒,徑由《楞嚴咒》接誦《心經》。
《心經》,全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玄奘譯,流通諷誦,皆用此本。不同的譯本現存的有法月譯題名《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六種,此外還有已佚譯本,藏、蒙、滿文等譯本,大體與法月譯本相近。本經文旨,原出于大部《般若經》内有關舍利子的各品,即唐譯《大般若經》第二分初,《緣起》、《歡喜》、《觀照》、《無等等》四品——《大般若經》卷四百零一至四百零五,各品佛說和舍利子問答般若行的意義和功德,本經是其中的撮要單行,以故譯本略去首(序)尾(流通)二分。實為大部《般若》之中心,該六百卷經義,所以題名叫《心經》。
《心經》末了,唱頌整個般若部的總題,《摩诃般若波羅蜜多》三稱,接唱“上來現前清淨衆,諷誦楞嚴秘密咒”等十二句回向偈,結上起下,功德回向十界,祝願國泰民安。連唱念佛贊偈八句,頌揚彌陀因地發願,果圓度生。此二偈前者是宋真歇清了所作,後者為擇英所撰。贊偈接念佛号繞行,歸位後稱三菩薩,早課正文完畢。
晚課首先是《佛說阿彌陀經》,又名《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姚秦鸠摩羅什譯,是淨土宗的主要經典之一。不同譯本有唐玄奘《稱贊淨土佛攝受經》等。其主要思想是廣陳極樂依、正莊嚴令人起信,特勸發願求生和持名立行。經後附誦《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即《往生咒》)三遍。接誦《禮佛大忏悔文》。梵語忏摩,華言悔過。忏悔一詞是華梵結合。忏表消除已往的宿業,悔意不造未來的新愆。忏悔全文為四個部分所組成:第一“大慈大悲慈衆生”四句偈為贊禮諸佛;第二從“南無皈依”至“阿彌陀佛”為皈依三寶;第三自“如是等”至“我今皈命禮”為忏罪陳善;第四由“所有十方世界中”至末了為發願回向。此文是宋不動依《三十五佛名禮忏文》整理,前增五十三佛,後綴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和普賢十大願偈,共成一百零八頂禮,以表願斷一百零八煩惱之意。百零八禮的禮法是:初四句、金剛上師、皈依佛法僧三句、“我今發心”至“三菩提”、盡虛空一切諸佛、一切尊法、一切賢聖僧各一禮,如來十号一禮,八十九佛八十九禮,“如是等”至“今皆忏悔”、“今諸佛世尊”至“我今皈命禮”、所有十方世界中八句、于一塵中塵數佛八句、以諸最勝妙華鬘十二句、我昔所造諸惡業四句、十方一切諸衆生四句、十方所有世間燈四句、諸佛若欲示涅珣四句、所有禮贊供養福四句、願将以此勝功德十六句各一禮,合滿其數。在唐不空譯的《三十五佛名禮忏文》卷末附有說明:“右此三十五佛名并忏悔法,……五天竺國修行大乘人,常于六時禮忏不阙。……”可知禮忏一法很早就是天竺大乘人的常課。我國古人雖把忏悔課文定為百零八禮,實際除了個人如法禮誦而外,在叢林裡多是跪誦而不禮拜。《忏悔文》後為《蒙山施食》。蒙山是宋不動修行居處,位屬四川雅州。他認為諷誦和忏悔而後,就應利及幽冥。所以依據密部教典,集成施食儀文,共十二段,始從“若人欲了知”(《華嚴經》偈),終至回向,加贊偈念佛,稱三菩薩,晚課正文告竣。
二、普結回向大乘佛教的任何禮誦等法事,後面總是随着回向儀文,意思是把所修功德回轉過來(從自己轉向他人、各方,從事相轉向理體等),向給各個方面,類屬發願;往往又與發願文合在一起稱作回向發願文。朝暮課誦在三菩薩後就是此文。一般叢林之下,早課用引磐跪唱《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即“一者禮敬諸佛”至“十者普皆回向”十句,又名《十者》。有的叢林不唱《十者》,而唱《怡山文》或《華嚴文》;後接“四生九有”等四句,普為衆生發願;再接三皈依早課畢。晚課在三菩薩後,也同樣用引磬跪白“十方三世佛”等《大慈菩薩發願偈》或宋遵式所作“一心皈命”等《小淨土文》。接着是《警策大衆偈》和《普賢警衆偈》。前者是《出曜經》中叙述佛陀因見三條大魚被驚濤浸灌,流入淺水,各自争脫厄難的情景而說的“是日已過,命亦随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偈。後者“大衆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是警策行人應當奮勇前進,不可稍有松懈。此二偈合在一起,很早就為叢林念誦儀中采用,北宋《禅苑清規》卷二《念誦》條下采錄此文,以後各種《清規》和《念誦集》也多收錄。晚課最後也與早課一樣,以三皈依告竣。
三、祝禱護神朝暮課誦,按說到了三皈,就算結束。但每逢朔望,還有早祝韋馱、晚祝伽藍等舉。自從唐道宣《感通錄》載了南天王部下的韋将軍周行東、南、西三洲,保護佛教的故事傳出後,佛寺對此頗感興趣,因而後來漸漸形成韋馱的塑像,為寺院的主要護法神之一,号稱韋馱菩薩。伽藍是梵語,義為衆僧園,即僧人同修共學和生活的園地。據記載:佛世有美音等十八位護法神保護伽藍;我國陳、隋以來佛教界流傳着關羽歸佛等故事,所以在伽藍神裡,後來有了他的塑像。祝韋馱:是在早三皈後舉念“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三稱,《天女咒》三遍,唱《韋馱贊》。祝伽藍:是在晚三皈後,儀與祝韋馱同,隻是念誦與唱贊的内容更換。一年四節(結夏、解制、冬至、農曆元旦)進行祝聖報國土恩:早課唱《寶鼎》、《聖無量壽光明王咒》,白《大祈禱文》,稱念護國仁王菩薩摩诃薩,接《楞嚴咒》做早課。此時悅衆同監院等一班人出殿門,依次至四聖前做小祈禱。先至韋馱前站班畢,唱“香雲蓋”三稱,念《天女咒》三遍,“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三稱,悅衆白《祈禱文》,唱《韋馱贊》畢。然後依次伽藍、祖師、監齋前,儀同,念誦、白文和唱贊各各更換。
此外,每逢佛、菩薩、祖師等誕、忌和成道等祝儀;午前殿、堂上供等儀,具如《禅門日課》所載,茲不贅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