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從島城最有文藝範的大學路一路走過,目标是江蘇路的基督教堂。前文已經介紹了青島“聖彌厄爾”天主教堂,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青島江蘇路基督教堂。
教堂就在小山上
沿着岩丘的窄階拾級而上,教堂堅固厚重的牆壁、半圓拱形花崗岩窗框、陡斜的紅色屋頂以及綠色尖頂的鐘樓便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簡介
青島基督教堂,即福音堂,坐落于江蘇路旁的一座小山丘上,比較隐蔽幽靜。這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古堡式建築,由鐘樓和禮堂兩部分組成,主要材料是花崗岩。鐘樓高39.1米,可俯覽觀海。禮堂寬敞明亮,能容納1000多人,大廳高18米,兩側分為樓上樓下兩層。 該基督教堂原來是為德國人聚會禮拜的場所。
門票10元
背靠信号山公園
江蘇路基督教堂借山而立、縱向延伸的格局,與周圍的一切渾然一體,有着油畫般的質感。這是誰的創意?
1907年,當時的膠澳總督是德國路德會(亦稱柏林教會)信徒,為了德國信徒舉行禮拜想建造一座教堂。青島基督教網站有一篇題為《江蘇路基督教堂的曆史》的文章稱:1907年6月1日,德國路德會正式向東亞的西方建築師征集方案。教堂建在一座小山丘上,西面即著名的别墅林立的歐洲人居住區,位置正好處于歐洲人區和俾斯麥兵營之間。在此之前落成的總督小教堂和總督學校則位于該址的南側。據記載,從福音堂高低口望海灣,為當時亞洲最佳景觀之一。
這裡是婚紗攝影天堂
在招标過程中,德國建築師羅克格的設計方案被采納,該方案最大的亮點是将建築要求與地形條件成功地結合起來。1909年3月26日在柏林出版的《德國建築業報》上,羅克格撰寫的《青島,膠州的基督教堂》一文闡述了創作思路:“鑒于各種設施均設在建築底層,教堂需要較寬大的基座,與此相應,其縱向空間延伸并不顯得過分引人注目。這一設計十分吻合高地建築的要求,塔樓的設計高度為27米,從而不至于導緻與周圍的山地産生高下懸殊的效果”。
青島一大特色
據記載,當初的方案評委會鑒定說,該設計達到了油畫般的效果。有評價認為,處在數條街道交彙處的教堂高聳鐘樓,對市區形成歐洲小鎮的風格特征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在福音堂堂區院内另建有二層樓房兩棟。一棟是該堂的附堂,一棟是傳教士的住宅。江蘇路基督教堂1908年4月19日動工,1910年10月23日落成,為德占時期建築精品之一。
鐘樓上
鐘樓高39.10米,登樓可觀賞島城的海天秀色。鐘樓上的巨型鐘表,給原本肅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幾分神秘和莊重。鐘樓上鐘表的機械結構仍是原來的,曆經100餘年仍能可靠工作,準确報時。
禮堂
禮堂寬敞明亮,可容千人之衆。18米高的大廳兩側分為樓上樓下兩層,裝飾十分精美典雅,置身其中給人以神聖之感,不愧是完美的基督教建築藝術的佳作。
十字架
教堂盡頭有一圓形窗戶,窗戶前簡單擺設着一個較大的十字架。
教堂的盡頭
教堂盡頭的圓形窗戶
精美吊燈
教堂中的管風琴是擺放在進門處的二樓
這是一個很有故事的管風琴,咱們下文詳述。我是自媒體懶遊的故事,和我一起看世界。
聖經
入口處的模型
基督教堂的宗教活動非常活躍,每逢星期日,虔誠的基督教徒們紛紛來教堂聚會,伴着悠揚的鐘聲和優美的贊美詩,默默祈禱,聆聽牧師宣講福音。
青島基督教堂因其悠久的曆史和優美的造型,頻繁出現在很多代表青島的明信片和書籍中,成為青島歐式建築的典型代表之一。
下文繼續介紹基督教堂的曆史傳奇,請繼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