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三重奏》第二季又開播了。
沿襲慣例,今年的嘉賓夫婦仍是一老兩少組合。
兩對年輕夫妻分别是鋼琴家郎朗和新婚妻子吉娜,以及台灣演員陳意涵和老公許富翔。
至于老年組,則是國民好感度很高的張國立、鄧婕夫婦。
開播不久,節目中的三對夫妻都已經各顯神魅力為自己圈了不少粉。
像此前一直被網友群嘲配不上陳意涵的許富翔,在節目中對老婆百分百的寵溺和包容,讓觀衆迅速扭轉了此前對他的偏見,紛紛打臉表示這才是愛情最好的樣子。
而郎朗妻子吉娜對他全方位的崇拜與呵護,又讓人懷疑郎朗上輩子怕是拯救了銀河系,今生才會遇到這麼顔值與才華并存、并且還這麼愛他的老婆。
雖然如此。
除了兩對狗糧不斷的齁甜小夫妻,這個節目真正的流量擔當,還得數今天要扒的張國立、鄧婕夫婦。
通過這個節目,觀衆又發現張老師身上幾個很圈粉的特質。
首先是愛玩。
一到住地,鄧老師就跟哄孩子似的頻頻招呼張老師來幫忙拿行李。
張老師呢?卻是玩心大起。
先是饒有興緻的數起了屋子裡外無處不在的攝像頭,接着又自說自話跟籠子裡的八哥來了場單口寒暄。
完了還順拐進了專為他準備的書房,親測了下舒适度和滿意度。
一陣三催四請,趕在鄧老師爆發前,老張同志總算幫着歸置好了行李。
接下來,忙着做飯的鄧老師又發現沒榨菜。
于是差遣在書房自娛自樂的老張去買。
一遍、兩遍、三遍,老張全程一副沒聽見領導召喚的正經模樣。
然而,就在鄧老師說出“你去不去?不去咱就湊合了”這句話之後,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張三歲立馬站了起來,忙不叠的應聲而出“買買買”。
被迫下山買榨菜的老張,一碰上沿路鄉鄰,又秒變社交達人。
這邊剛跟李家妹子唠完,轉頭又誇起了王家大哥。
意猶未盡的老張還在回家路上被村頭大媽喊住,就勢坐下又一頓好聊,才急急忙忙拿着榨菜回家。
至于錯過的鄧老師的短信以及被問為啥去了這麼久---因為路途遙遠啊。
這樣的老張,後續能在鄧老師的小型演唱會上興緻勃勃地獨自打猴(一種小孩玩的遊戲),也就毫不令人意外了。
直男老張還是個“懶癌患者”。
一開始,鄧老師收拾院子的時候讓他幫忙打打下手,
心不在焉的老張新鮮勁沒過三秒,就被花刺“紮了手”。
但一得到鄧老師特赦令,張三歲又瞬間忘了手疼,坐在一邊悠閑自得地看起了報紙。
然後是洗碗。
來看洗碗中的張老師歎氣三連。
情急之下,還委屈巴巴喊出了“晚上吃了再一起洗”這種群衆共同心聲。
再然後,是被手磨咖啡折磨到生無可戀的張老師。
從興緻盎然到神情麻木,本以為撿了個便宜活兒的老張,萬萬沒想到被自己坑了。
除了這些讓人津津樂道的笑點,張老師其實還有個隐藏的圈粉必殺技---疼老婆。
上文提到的買榨菜路上,社交達人老張一邊吃着老鄉給的甜棗,一邊問給棗的李大妹子:“能再給我倆棗嗎?我老婆也來了,我想帶給她嘗嘗。”
一聽要帶給老婆,連連稱贊的李大妹子哐哐哐就給裝了一袋棗。
後來夫妻倆一同遛彎買菜,張老師也是見着熟人就驕傲地介紹,這就是我老婆,演王熙鳳那個.....。
鄧老師啼笑皆非的同時,還是有那麼點心花怒放的。
有了這個前提,觀衆也就無論如何都讨厭不起來這個話有點多、還有點懶的老兒童了。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以為這對其樂融融的老兩口平常一準是夫唱婦随琴瑟和鳴吧?
并不是。
從性格來說。
鄧老師是個急性子。
比如:開頭搬行李,雖然千呼萬喚沒回音,執着的鄧老師還是一直堅持等着,直到讓張老師幫她搬完行李才罷休。
反觀忙着逗鳥數攝像頭開小差的慢性子老張,和鄧老師根本不是一個路數。
讓買榨菜那一段也是,之所以充耳不聞鄧老師的聲聲呼喚,用張老師的自言自語的吐槽來說就是,哎呀急性子。
再是喜好。
從夫妻倆帶的行頭來看。
鄧老師帶的全是廚房用的油鹽醬醋米。
張老師呢?
紙筆墨硯,一樣不落。
聽音樂吧。
鄧老師要的是歐美流行金曲。
張老師呢?永遠是京韻大鼓。
整完行李,急性子的鄧老師要一刻不閑地準備種花。
張老師呢?此時隻想喝杯好茶。
既然性格愛好完全不一樣,那這倆人平時又是靠什麼來維持他們之間的和諧和穩定的?
首先是求同存同。
像上文剛提到的,兩個人性格、愛好不一樣其實也沒關系。
各聽各的音樂,各幹各喜歡的事,彼此尊重又互不幹擾,還自得其樂。
其次是不較真。
第二天,夫妻倆好不容易找到個共同愛好---下五子棋。
一番你來我往的厮殺,連輸四局的鄧老師感覺有點下不來台,于是最後一局開始耍賴悔棋。
了然于心的張老師笑而不語,隻說了句,讓你赢,要不然沒完沒了的。
短短幾個字,竟然讓人聽出了寵溺的意思。
再者是善于給台階。
第二天晚飯,張老師突發奇想要吃意大利面。
怕浪費菜的鄧老師卻堅持做了豆角雞丁。
按習慣,鄧老師在飯桌上問老張,菜的味道如何?
沒吃上意大利面的張老師一陣敷衍,然後就被敏感的鄧老師察覺到了,問他,這是有點嫌棄的意思?
憋屈了整晚的張三歲這下總算逮住了機會,開始借題發揮。
我們這種水準的人還有啥可嫌棄的,反正意面也不會做。
心領神會的鄧老師馬上秒懂。
于是故意遞話給老張:明天中午我們吃什麼?
張三歲:煮點米飯就行。
眼看被悲傷蒙了心的老張還是反應不過來,爽快的鄧老師幹脆挑明:明天中午吃意大利面吧?
幸福得差點蹦起來的老張頭瞬間化身馬屁精。
說了這麼多。
實際上,支撐老倆口一路走到現在的,說到底,還是愛。
和張老師外放型的表現相比,鄧老師的愛顯得更和風化雨。
早晨喝咖啡,鄧老師一邊怼張老師把咖啡裡的水加得跟火車上賣的速溶一樣,一邊又在張老師不小心把瓶蓋掉地上的時候,第一時間阻止他不要動(腰傷),自己搶着彎腰撿起了瓶蓋。
一起出門遛彎,上一秒還在吐槽腰疼的張老師像村頭張大爺,下一秒又忍不住牽起了對方的手。
以上這些就是張國立、鄧婕這對革命老夫妻親密有間的相處之道:
一方面留給彼此空間,舒服地做自己。
一方面又足夠親密,讓對方在需要的時候能随時感受到自己。
沒有上綱上線的互怼,也沒有年輕小夫妻濃得化不開的甜膩。
就是這樣的平淡默契,恐怕才是大多數人心之所向、想要擁有的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不以物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