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注釋】
▲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間的友情,“子”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古代師生如父子,老師對學生負一輩子的責任,學生對老師也是尊師如父。古代有株連九族之說,九族之外的第十族,就是師生一族。
▲入:古時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入是指進到父親住處,或指在家。
▲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子之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于自己的人。
出和入是互文,出入都要孝悌。
▲弟:同“悌”,悌的本意是憐愛,指作為兄長要愛護幼小的弟弟。這裡是“善兄弟”之意,弟對兄當恭順,而兄對弟亦當愛護。也指敬重鄉中長輩、師長。
“入則孝”與“出則悌”是并列關系,既然“孝”是指父母,那麼“悌”這裡應該指的就是師長。
▲謹:謹言慎行。做事嚴謹但不可流于小器,不要變成拘謹。
▲泛愛衆:“泛”是博。博愛衆人需要有博大的胸懷,為人謙恭有禮,愛國敬業、甘于奉獻、關愛他人。博愛不是沒有原則的愛,不是濫愛。
▲行有餘力:做到孝悌、誠信、博愛、親仁之餘,再去學文。
▲文:文獻知識、典章制度。古代指禮、樂、射、禦、書、數六藝。
【譯文】
孔子說:“弟子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師長,謹言慎行,誠實守信,博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之後,還有餘力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學而思】
古代先學做人,再學做事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們繼承的,今天我們的教育隻講實用之學,忽視了人格的教育,應該好好反思一下。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的是文獻知識,典章制度,而不是謀生的手段。當然,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其餘都是空談。
【知識擴展】
古人提出的“天地君親師”,“天、地”滋養萬物,“君親師”來源于《國語》,相傳為春秋末年左丘明(與孔子同時代,著有《春秋左氏傳》)所作,其中有這樣的記載:“民性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人在世間生活靠的是父母、師長和國君(國家),要始終如一地事奉他們。父母給我生命,師長給我教誨,國君給我食祿(國家保護我們,讓我們得以生活)。沒有父母就不會來到世間,沒有國君的食祿(國家的保護)就不會平安長大,沒有師長的教誨就不會知道家族的曆史,所以必須一心一意事奉他們。)
南懷瑾的《論語别裁》:“當今社會,教學模式也罷,教師的職業精神也罷,老師不視學生為弟子,學生也不尊師如父,南懷瑾先生就曾說,現在的尊師重道,隻是一句口号而已。現在的尊師重道,隻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師重道的人是小學生,我想諸位都有這個經驗,我們的孩子如果在小學念書,回來就開口老師怎麼說的,閉口老師怎麼說的。幾年前,教師節的時候,孩子回家要敬師金,說給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說不行,這是敬老師的要一百元。這種事到了中學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沒有這個觀念了;到了大學,學生看老師是不相幹的陌路人。相對的,老師對學生也是如此,挾了一個皮包上來,拿一本書講解一番,便有鐘點費,彼此都是商業行為,教完了以後,懂不懂是你的事,挾個皮包走了。學生與老師在路上見面,萬一點個頭,在我覺得,已經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不認識,就這麼迎面過去,堂而皇之的,學識愈高,愈沒有尊師重道的精神。這是今日中國文化一個極大的諷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