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鐵礦石煉前和煉後内部變化

鐵礦石煉前和煉後内部變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04:31:59

極煉如不煉

——品讀陳磊山水畫藝術

作者:張銘(單位:北京經貿職業學院)

清劉熙載在《藝概》中主張“極煉如不煉,出色而本色,人籁惡歸天籁矣。”明确提出“極煉”和“不煉”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單純的“煉”太露痕迹,隻有“極煉”達到“不煉”的程度,才算達到藝術的極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教師、中國畫系主任陳磊的山水畫藝術,正是以其質樸的情感和樸實恬淡的筆觸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藝術佳作。

宋韓拙在《山水純全集》說:“筆以立其形,墨以分其陰陽,山水悉從筆墨而成。”筆墨是中國畫的基本功,也體現了中國畫的藝術特色。陳磊認為筆墨是中國文化在視覺方面獨有的精神表達方式,它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傳統繪畫的文化精神境界。他自己的作品雖然與傳統中國山水畫差别很大,但他卻牢牢抓住中國山水畫對“書寫性”的重視。

鐵礦石煉前和煉後内部變化(極煉如不煉)1

西湖玉帶橋陳磊/繪

陳磊山水畫汲取了黃賓虹“五筆七墨”的創作經驗,尤其是“積墨法”,但他的“積墨法”将中國傳統繪畫筆墨與西方現代藝術的表現語言結合起來。同時,他把中國畫的散點透視與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相結合,在整體的構圖與具體的塑造中選擇不同而合理的解決方式。

“因心造景”,通過山水畫,陳磊着力表達他對大自然的精神感悟。以他的園林寫生稿為例,他對現實中的園林景觀進行大膽取舍,通過藝術的表現,把江南園林内在的儒雅柔情,用淡淡的水墨暈染勾畫出來,構圖獨辟蹊徑,以趣入理,理外生趣。

“情與境會,意與象通”,是山水畫的理想境界,也是山水畫藝術的靈魂所在。在山水畫中,自然之美已經轉化為自我審美的觀照,而筆下的山水,不是摹象狀物的自然之像,而是詩意化的内心之象。

陳磊深谙此道。長期的教學實踐與創作研究為他畫面意境的營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他筆下取象皆以真實的自然景物為依據,山川丘壑既是“景語”又是“情語”,即“景”生“情”,因“情”造“境”。

齊白石說,藝術貴在似與不似之間。藝術作品是現實生活和人格的真實反映,陳磊的山水畫藝術探索還在進行之中,與古人交流,與今人交流,他堅持深入生活,不斷拓展自己的創造空間,從而産生新的表現形式和手段。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0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