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芍藥妖無格,
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這首《賞牡丹》我一直記憶猶新。有“花中之王”美譽的牡丹花一直是我最愛的花卉之一。
家鄉的牡丹園是近幾年才建成的,引進了諸多品種。每逢四月,各類牡丹花競相開放,争奇鬥豔,吸引了衆多的市民前去觀賞,一時間遊人如織,絡繹不絕。
“四月春風吹不盡,團花似錦滿庭芳。”走進牡丹園,放眼望去,盛開的牡丹花紅一片,紫一群,粉一簇,姹紫嫣紅的在茂密綠葉中探出花蕾。有的花瓣兒才展開兩三片,小露珠點綴在葉片上晶瑩剔透;有的像含苞欲放的少女,羞澀的躲在葉下;有的像花枝招展的姑娘,快樂的綻放着燦爛的笑容。
蜜蜂,蝴蝶,蜻蜓們也被這些美麗動人的“姑娘”們給迷住了,成群結隊地盤旋在她們周圍。牡丹花們也毫不吝啬地盡情展現着自己的美麗,在微風中搖曳着迷人的身姿,散發着沁人的花香。
牡丹花的顔色有很多。白牡丹像雪白的玉盤,黑牡丹像幽黑的寶石,綠牡丹像碧綠的翡翠,紅牡丹像燃燒的火焰……讓你真正領略到“牡丹園裡春色濃,嬌容美貌各不同。”的美景。
“春來維做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牡丹以她的風華絕代,雍容華貴,豔冠群芳,而成為衆多詩人們詠頌的對象。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态破朝霞。”這是唐代詩人徐凝對牡丹的贊美。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這是另一位唐代詩人皮日休對牡丹的禮贊。
牡丹還是國畫家們筆下的“常客”,人們常常将牡丹圖作為中堂懸挂于客廳。著名美術大師吳昌碩先生和張大千先生筆下的牡丹更是獨具匠心,筆墨不凡。
吳昌碩先生畫的《牡丹圖》
張大千先生畫的《富貴牡丹》
牡丹素有“谷雨花,富貴花和花中之王”的美稱。在民間,她被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牡丹還是我國的“國花”。
牡丹不但花型大,花姿美,花期長,而且還具有護膚美容的功效。牡丹的根被稱為丹皮,是名貴的藥材,有抗菌的作用。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綱目》中就有以牡丹入中藥的記載。
“不與百花争報春,春深時節始登陸。”當春滿大地時,牡丹才綻放出她那甜美的笑靥,花朵嬌豔飽滿,花瓣重重疊疊,花色數不勝數。正如古詩裡所描述的那樣,牡丹美得秀韻多姿,美得流光溢彩,美得雍容華貴,美得絢麗嬌豔,美得驚世駭俗。
我喜愛牡丹花,不僅僅是喜愛她美麗的容顔,更看重的是她華麗背後的堅強,那份不與百花争春的氣度和優雅綻放的高貴。
徜徉在五彩斑斓的牡丹園中,禁不住感慨萬千:
秀骨銜春帶露開,
傾城富貴誘人來。
溫香軟玉賽新寵,
度步瀛園總徘徊。
(原創作品,歡迎品鑒,感謝閱讀,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