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夜裡,現代人已經很少能夠感受到螢火蟲的浪漫,但是在沒有化肥和農藥的古代,螢火蟲可是夏夜裡意見稀松平常的事物,也勾起了古人的浪漫情緒。
因為螢火蟲栖息的環境,以潮濕腐敗的草叢為主,古人往往會看到螢火蟲從其中出入。腐草化螢之說還傳到了日本、朝鮮等地。朱熹在《禮記注述》表達了對“腐草化螢”的看法:“離明之極,故幽類化為明類也。”他認為腐草敗葉長期處于黑暗幽深的地方,常年不見日光,根據物極必反的道理,時間久了反而生出閃閃發光的螢火蟲。古人認為不僅腐草可以化螢,而且人死後的精血也可以化螢。古人甚至還有魂魄化螢,螢火蟲為鬼的民間信仰。
螢火蟲萦繞着古人澎湃的詩意,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輕羅小扇撲流螢”了,在這首詩裡,杜牧寫到: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一副悠閑、釋然的生活姿态呼之欲之。除了這首詩之外,描寫螢火蟲的詩詞還有很多:
《詠螢火》
李白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
若飛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夜泊黃灣
宋-施樞
移近黃灣泊短篷,野雲垂地一溪風。
渚香吹散荷花雨,幾點流螢出葦叢。
夏日田園即事
明-蔣山卿
斜陽倏西下,片月已東出。
雞犬各還家,柴荊晚飯畢。
鄰舍語依然,兒女相牽率。
鳴蛙水上喧,流螢花外疾。
夜色向沉沉,曠望彌蕭瑟。
夏夜舟中
明-張羽
畫舫暮來過,風傳《子夜歌》。
簟紋涼更淨,荷氣夕偏多。
落月斜筝柱,流螢拂扇羅。
此中無限意,其奈曙鐘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