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3:24:54

楚菜的特點是什麼?“鮮”就一個字!12月25日,在武漢商學院舉辦的首屆楚菜産業高峰論壇,發布了業内專家研讨形成的共識。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湖北菜終于有一個統一說法了)1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逾矩。”中國烹饪大師、湖北經濟學院教授盧永良說,楚菜的傳承和發展,應以堅持曆史傳承為前提,以遵循客觀規律為基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将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融為一體,推進楚菜産業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新局面。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湖北菜終于有一個統一說法了)2

在楚菜産業高峰論壇上,湖北菜終于有一個統一說法了,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方愛平教授用16個字,為我們概括出了湖北菜的特色:魚米之鄉、蒸煨擅長、鮮香為本,融和四方。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湖北菜終于有一個統一說法了)3

方愛平教授解釋說,首先“魚米之鄉”這四個字高度概括了楚菜的曆史和選材用料的特點。湖北是“千湖之省”,不僅有豐富的大衆湖魚,而且還有大量的珍貴江鮮,湖北淡水産品産量連續20年名列全國第一。梁子湖武昌魚、長江鮰魚、鄂州鳜魚、中華鲟、丹江口翹嘴鲌、洪湖螃蟹、荊州鳝魚等,均是楚菜特色水産品。我國最權威的烹饪著作《中國烹饪百科全書》收錄的各省名菜,其中淡水魚最多的湖北、江蘇、安徽、湖南四省,淡水魚菜所占比例分别為:湖南占30%、江蘇占45、安徽占50,湖北占60%,足見淡水魚菜在楚菜中的地位。湖北江漢平原地區曆來是中國的糧倉,很早就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說,而水稻又是最主要的農作物。楚菜以米做菜,這在全國是一絕,粉蒸肉、珍珠圓、糯米藕、八寶飯、臘肉炒年糕等,無論鄉村還是城鎮,米入馔十分普及。因此,用“魚米之鄉”概括楚菜在用料取材方面的特點是恰如其分的。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湖北菜終于有一個統一說法了)4

其次“蒸煨擅長” 這四個字概括了楚菜烹調技法的特色。炸、燒、炒是全國各大菜系普遍具有的技法,楚菜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因此不應作為楚菜技法上的特色。而蒸在荊楚大地上既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又有悠久的曆史傳承,還有不同于其它菜系獨特的蒸法。早在4500多年前,湖北地區就出現了專門用于蒸的器皿——甗,足見蒸法曆史悠久。天門、仙桃是我國著名的“蒸菜之鄉”,其獨特的清蒸、扣蒸、釀蒸、粉蒸、包蒸、炮蒸等蒸法,享譽全國。煨也是楚菜又一具有鮮明特色和普及性很強的技法,江漢平原的稻草煨,鄂西山區的木炭煨,農村的瓦罐煨、城裡的吊子煨等等,花樣繁多,技法各異。賀勝橋瓦罐雞湯、新洲汪集雞湯、藕煨排骨湯則是衆多煨菜的傑出代表。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湖北菜終于有一個統一說法了)5

排骨藕湯

第三句“鮮香為本”則概括了楚菜的味型特點。魚、羊為鮮,楚菜以淡水魚為主選原料,自然奠定了楚菜“鮮”的口味基礎。此外,凡“煨”必鮮,逢“蒸”多鮮,楚地特色烹調方法也決定了楚菜“鮮”的特點。湖北各地喜歡用香味調料作輔料,小蔥、芝麻、桂花、陳皮,既是湖北盛産的原料也是被廣泛使用的輔料。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湖北菜終于有一個統一說法了)6

紅燒武昌魚

最後“融和四方”是楚菜的地域特點。東邊的淮揚菜、西邊的川菜、北邊的魯菜、南邊的粵菜,在遷徙過程中都要經過湖北,湖北正好居四大名菜之中,居中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楚菜具有兼容并蓄的特點,口味适應四面八方的客人。

湖北菜為什麼不出名(湖北菜終于有一個統一說法了)7

臘肉炒菜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