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陸遊曾經寫過一首脍炙人口的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其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句是經常被人引用的詩句!
楊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别"就蘊含着"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别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随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在端午節有人還用它,來紀念屈原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詩經.小雅.采薇》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别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别,戀戀不舍的心意。當然也有人把柳樹比作女子的給予贊美 畫柳樹出了名的畫家也不少。
柳樹是一類植物的總稱:有旱柳 Salix matsudana Koidz.、腺柳 Salix chaenomeloides Kimura、垂柳 Salix babylonica Linn.、楓楊 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之分。以園林觀賞為主,其枝葉及樹形,能提高抗污染的能力。
柳樹主要用于園林觀賞,小區,園林,學校,工廠,山坡、庭院、路邊、建築物前。盛開時,樹枝展向柳樹四方,使庭院青條片片,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實為美化庭院之理想樹種。柳樹也是人們乘涼的工具之一,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栽在路邊那一棵棵茂密的柳樹給人帶來了一絲涼意,在柳樹的“大辮子”下,人們坐在那裡一起交談、下棋,小孩子相互嬉戲,貪玩的孩子,剪下枝條編制一頂柳帽,戴在頭上在互相追逐。樹蔭下,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一陣微風吹過,那柳條就會在風中起舞,知了在枝頭沒完沒了地叫着,好像在說:“好熱,好熱!”可是,小朋友們卻不怕熱,你瞧,在陰涼柳樹樹蔭下,嬉戲、唱歌、跳舞和乘涼。
柳樹是最為迷人、最為“潇灑”的樹木,柳樹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曆史,是古人最早認識并大量栽植的樹種之一。在甘肅一些地方,人們将頭木作業伐取的柳樹枝幹修整後,剝皮,埋入土裡,再灌上水,幾個月後待枝幹周圍的泥土發黑時,挖出枝幹,陰幹使用。經過這樣處理的柳樹枝幹用作椽子,不翹不裂,不生蛀蟲。在一些地方還發現另一種伐用柳枝的方法,即不截除樹冠,隻伐取枝條,樹幹仍可以像正常樹木那樣生長,而且有意使樹幹傾斜,加上枝樁,很方便攀登作業。柳樹易繁殖,栽培方法簡單,生命力強,可美化環境,在生活、環保、醫藥等方面也有用途,柳樹的枝、葉、花、皮、根,均可入藥
樹皮具有解熱鎮痛的神奇功效,柳樹皮的功效與作用主要在于能除痰、明目、清熱,還可作洗浴劑洗滌身上的疥瘡。柳樹皮含有豐富的水楊酸,這是與阿司匹林類似的化合物,被認為是"天然的退燒藥。"泡成茶,酌量飲用
柳樹皮最常見的用途之一是幫助緩解疼痛症狀。作為鎮痛消炎劑,柳樹皮對于緩解和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的例如骨關節炎、風濕病、痛風、腱鞘炎、扭傷和腰痛等疼痛尤其有效。柳樹皮在現代中藥中的用途包括用于減輕和頭痛、牙痛相關的疼痛,并可以減輕因嚴重的感冒或流感導緻的發熱帶來的疼痛和痛苦。柳樹皮止痛的原理是柳樹皮含有活性水揚苷成分,具有鎮痛和抗炎作用,并能夠退燒。
有趣的是水楊酸是因為柳樹皮的自然療效而被看作是止痛藥物的先驅。柳樹皮主要成分水楊甙被譽為天然阿司匹林,具有溫和去皮膚表面死皮細胞,加速衰老皮膚細胞脫落的獨特功效,調理皮膚角質層生理活性,使肌膚柔滑細膩,膚色均勻光澤。同時柳樹皮提取物可以增強表皮細胞活力,促進組織細胞更新,提高肌膚免疫力,預防皮膚炎症和抵抗外界細菌侵蝕,修複受損肌膚,使晦暗粗糙的皮膚再現光彩細嫩。
如果你上了火了,你可以柳葉洗幹淨,然後,把它泡成茶喝了,你的火就會慢慢地去掉:。柳葉功同柳絮,它含有豐富的鞣質,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水煎服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搗爛外敷可治療足跟疼痛。
柳花:亦名柳子,性涼柔軟,作枕芯有安神催眠之功。若将柳花研細,可治療黃疸、咯血、吐血、便血及女子閉經等,外用尚可治牙痛。
柳枝是中醫傳統的接骨妙藥。水煎服,可治療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尿路感染、燒燙傷等,水煎熏洗,對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明顯療效。
柳根:能祛風利濕、消腫止痛,可治療乳癰、牙痛、中耳炎、黃疸等疾病,酒煮飲服,其祛風、消腫、止痛作用更佳。。 柳屑:是柳樹蟲蛀孔中的蛀屑,煎水洗浴或炒熱布包溫熨,可治療癢疹、皮炎。 。。。。
民間便方;1,嫩柳樹皮200克,置幹淨瓦上焙成炭,加冰片10克,共研為細末。待患兒在吮乳或吃飯後,将藥末塗于潰瘍處,每天3~5次。治療小兒口腔潰瘍。
2,柳樹皮(炒炭存性)6克,枯礬、冰片各3克。共研細末。先清潔耳内膿液,取藥末少許吹入耳内。可以治中耳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