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剛入門古筝的朋友來說,肯定會有諸多的迷茫,針對想要入門學習古筝的朋友,或者是已經開始學習古筝的朋友,我們總結了完整的古筝入門須知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夠幫助你快速入門古筝。
1古筝的購買
作為初學者,在各方面信息都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我們在購買古筝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
①第一方面—品質,無論是初學者、專業者,還是收藏者,購買古筝時應盡量選擇有品牌的、有知名度的、有售後服務的一些廠家,這樣對于我們古筝的品質和服務是有保障的。
②第二方面—經濟情況(自身的實際情況),總的來說對于初學者費用在兩三千左右的琴就可以滿足使用了。當然它的音色可能還不到那麼高品質的标準;
所以對于我們專業的學者來說,價格在六千元到一萬元左右的琴是比較合适的。
在音色上、品質上都已經達到非常專業的标準了,但它的裝飾性可能沒有那麼奢華,但這個價格的琴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專業演奏和學習的需要了。
③第三方面—用途和使用時間,如果我們購買古筝的目标隻是短期,或者隻是用于在家裡練習,或者隻是用于初級練習,那麼兩三千元的琴就足以滿足我們的使用了,但到了高級别時,可能需要更換音色要求更高一點的琴才行。
如果大家的使用目标是演出演奏,建議大家購買音色和品質較高的六七千元左右的琴,這樣就可以避免換琴, 可以一步到位,做長遠打算。
當然對于專業的演奏人士來說,通常一人會擁有數台音色特點不同的琴,但對于愛好者來說,六七千元左右的琴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演奏和學習的需要。
那麼那些幾萬到幾十萬的琴友什麼不同,又适合哪些人呢?
這類琴主要是适合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士、有一些收藏愛好的朋友來選購。
實際在音色上它和專業的演奏筝并沒有太大的區别,區别是在琴頭、琴尾、琴碼的一些裝飾上面,比如采用了象牙、玉石之類的進行了非常華麗裝飾的琴,此類琴的價位也就自然而然的相對昂貴一些。
2古筝的構造
古筝的基本構造:筝首、前嶽山、琴碼、面闆、 琴弦、後嶽山、穿弦孔、筝尾。
3古筝的擺放
琴架:古筝的琴架大緻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連體式琴架、一種是分體式琴架,琴架擺放時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方放置在前嶽山位置,低的一方放置在後嶽山位置。
4、手的部位的介紹
古筝彈奏過程中常常涉及到的一些手的部位名稱為:一關節(又稱小關節)、二關節、掌關節、手背、手腕、虎口、手心、大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5義甲的購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如何購買古筝的義甲,選購義甲時候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參考:
①第一材質,對于專業的演奏者來說,最多的主要是使用玳瑁材質的義甲,當然目前市面上還存在很多其它材質的義甲,比如有塑料材質的、牛角材質的、人工玳瑁材質的。但對于想正規化學習古筝的同學,我們建議使用正規的玳瑁材質的義甲。
②第二厚度,義甲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彈奏效果,特别薄(能兩頭完成弧度的)義甲彈奏起來音色特别尖、特别飄;特别厚的義甲彈奏起來音色比較悶、比較啞,所以大約在2mm厚度的義甲是比較合适的。
③第三形狀,現在市面上有兩種比較常見的義甲形狀,一種是兩面都是平面的,兩面形狀相同,這種形狀的義甲彈奏時無所謂正反面,兩面都可以彈奏;一種是一面凹槽,一面是平面的,這種形狀的義甲凹槽面貼于指腹(指肚),圓平面用于彈奏。對于義甲的形狀彈奏古筝沒有什麼特别的要求,購買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
④第四長度和寬度,彈奏古筝時,這一點尤為重要,義甲的長度要超過一關節指約1.5cm-2cm位比較合适的長度,義甲的寬度要與一關節指腹寬度保持一緻為宜。
6義甲的佩戴
彈奏古筝通常需要佩戴義甲,現在我們需要準備8顆義甲,和8段長度約能纏繞手指2周半到3周的膠布,放在一旁備用。
8顆義甲中有兩顆是帶有彎度的,分别用于左右手的大指佩戴;另外6顆的形狀是相同的,分配用戶左右手食指、中指、4指(無名指)佩戴。
左右手的食指、中指 、4指(無名指)義甲的佩戴方法:
①先将剪好的膠布貼在義甲的背面(如果你的義甲是帶凹槽的,凹槽面貼于指腹,請将膠布貼在平的那一面),膠布的一側留出的長度大約能夠纏繞手指半周。
②将義甲中沒有膠布的一面貼于指腹(注意義甲的下線在一關節處,不能超過一關節)。
③用大拇指攔住義甲,先纏繞較短的一段膠布,固定好之後再纏繞較長的一段,松緊要适宜,不要過松也不可過緊。
下面我要來學習兩個大指(帶有彎度的)義甲的佩戴:
貼膠布的方法與其他手指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右手大指義甲尖的一端位于左方向,左手大指義甲尖的一端位于右方向。
7、古筝的坐姿
古筝需要長期的練習,所以選擇一個合适的舒适的姿勢就非常的重要。
①首先選擇一張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彈奏者坐在凳子上彈奏者的腰部與筝面平行,身體坐正,後背挺直;
②彈奏者坐凳子的前1/2,不要坐滿整個凳子。身體正前方對着古筝的第一個琴碼(腳碼);
③身體離古筝大約1到2拳頭的距離,兩腳可以前後錯開平放。
8分辨琴弦
現在常用的古筝共有21跟琴弦,初學時一般以D調定線,弦序是按照中國傳統的無聲調式音階“官、商、角、徽、羽”循環排列的,對應簡譜上的“1 2 3 5 6” 。
9、安裝琴碼及定調(調音)
新買的琴都需要自己安裝琴碼,注意綠色的琴弦用作定位,其他弦依次擺放即可,初學者定調為D調。
①将琴袋打開,将琴碼按照1-21号的順序排列擺放在對應的琴弦上,最細的琴弦即為1号琴弦;
②我們在擺放琴弦的時候,需要先确定幾個标準琴碼的位置:
1号琴碼頂與前梁(前嶽山)内側的距離為15cm;
3号琴碼頂與前梁(前嶽山)内側的距離為21cm;
8号琴碼頂與前梁(前嶽山)内側的距離為33cm;
13号琴碼頂與前梁(前嶽山)内側的距離為52cm;
21号琴碼頂與前梁(前嶽山)内側的距離為95cm;
其他的琴碼平均到擺放即可。
10、古筝的護理
古筝在沒有彈奏的過程中需要合适的安放起來,以免材料變形導緻音變。
①古筝屬于木質材料,嚴禁雨淋、曝曬、過熱烘燒;
②古筝不使用時要用布罩蓋住琴面,以防灰塵;
③當需要擦掉筝面灰塵時,切忌使用濕布,可用專門的古筝清潔刷來清理;
④古筝、筝盆、筝袋、筝罩都要放在幹燥的地方,防水,防潮;
11古筝彈奏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古筝彈奏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及建議的解決方案。
①琴碼在用力彈弦後又駐底打面的聲音,俗稱“跳碼”,這說明弦的張力不夠或琴碼的高度不夠,請檢查是否按編号排碼,确定一下碼頂和前嶽山的正确距離;
②高音部分較細的琴弦容易斷弦,請檢查琴弦是否繃得過緊,請确認琴碼頂和前嶽山的正确距離;
③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琴音變得較悶啞,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1、琴弦長時間使用後有可能出現發黑、生鏽現象,這種情況建議整體更換琴弦,更換後的琴弦音色會煥然一新;
2、琴碼與前嶽山的距離太近,導緻琴弦松弛也會出現這種情況,請按正确的距離擺放琴碼;
3、琴弦沾油,沾汗都會影響音色,使用時勤保持手部清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