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生活有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
無人駕駛的售貨小車,招手即停?
垃圾不用自己分類,人工智能幫你搞定?
這些看起來還在夢中的場景,其實在上海的一個小鎮裡,都已經一一實現。
網約車司機胡爍華接單到張江,就被路邊的無人駕駛小車吸引了。他對着小車招手,掃碼買了一份牛肉飯。吃完便當,走近垃圾桶扔餐盒,胡師傅發現,餐盒丢進去的一瞬間,智能語音提醒這是“可回收物”,并完成了自動分類。飯後想再買瓶水,胡師傅又發現,路邊掃碼即開的“冰箱”是一個自動販賣機,打開門自取,關上門交易完成,買瓶水隻需幾秒鐘。
“這個地方挺有意思的。”胡師傅覺得,自己來到了一個“未來世界”。
張江就是這樣一個新奇而有趣的地方。它的每一點進步和變化,都是由生活在這裡的“張江人”帶來的。
楊浚琦是一位智能貨櫃算法工程師。為了讓測試的場景更貼合實際情況,楊浚琦和他的測試團隊把實驗室設在了食堂裡。“貨櫃應用場景的特點,比如說光線不均勻、貨品更新頻率非常快等等,都是和食堂很貼合的。”
把智能貨櫃當做一個“無人小賣部”,聽起來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實際上它的背後牽涉着大量複雜的算法邏輯。“我們現在的算法已經可以支持貨櫃售賣上千種物品,也就是說,哪怕是一盒很小的訂書釘從貨櫃裡被取出來,也會被準确識别。”對于運營商來說,智能貨櫃和原先的自動販賣機相比,成本降低了約60%,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對于消費者來說,選購物品也更加方便快捷。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物品識别準确率極高的前提下。
于是,楊浚琦和團隊把識别物品準确率的要求定在了99.5%。如果這次叠代成功,新産品将成為市場上識别準确率最高的智能貨櫃。為了達成目标,團隊們反複讨論,優化方案。
研發過程中,矛盾焦點集中在了究竟選擇哪一種模塊進行計算。市場上常用的雲端方案算力更強,但識别物體的準确率難以保證;零售終端側方案不依賴網絡,更穩定,但模塊體積更小,相應地對算法要求更高,對團隊來說是很大的考驗。兩種方案孰優孰劣,團隊争論不休。
“我雖然支持端側方案,但其實心裡是沒底的。”楊浚琦知道,不見到最終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為了能盡快得出結論,團隊兵分兩路進行測試。楊浚琦大膽采用創新方案,每天測試十幾萬條購物視頻,打開櫃門上百次。攻堅克難的日子裡,食堂裡晝夜都能傳來櫃門開關的“咔哒”聲。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個月的時間,識别準确率達到99.5%的端側産品終于推向了市場。楊浚琦團隊這次推出的叠代産品,與目前市面上其他的智能貨櫃相比,反應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測試結果表明,我們最終方案達到了目标,而且反饋速度在3到5秒之内,是雲端方案8到10倍速度的提升。”更讓楊浚琦高興的是,産品一經推出就迅速獲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每天訂單一兩萬筆,并且在以每天增加兩三千筆的趨勢往上升,“證明創新算法還是很有效果的”。
“90後”楊浚琦,與上海市浦東新區“同齡”。2017年留學歸國之後,他選擇了浦東張江鎮,作為實現自己人工智能理想的圓夢之地。在這個領域,大家都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楊浚琦覺得,在張江,“先行先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天真實的生活。“有時候下了班,我會去張江的天橋上走一走,看看天南海北的人在張江這個小鎮彙聚。大家都帶着一種改變世界、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的熱情,這種感覺還挺酷的。”
懷揣類似夢想的人,在張江還有很多。物理學者劉坤就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一名在張江的“拓荒者”。他的使命,是尋找暗物質。
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全世界目前都沒有人能回答。劉坤希望,自己能把這個答案在中國本土的實驗室裡寫出來。“我在國外做研究的時候,總感覺那是外國人主導的試驗,自己沒有很大的成就感。2019年回國的時候,我就希望能參與一個由我們國家自己全程主導、建設的實驗,回答人類未知的問題。”
因此,他選擇了位于張江的李政道研究所。依托先進的大科學設施和開放型平台,以及突破傳統的體制機制,李政道研究所所在地張江已形成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科學中心。在這裡,劉坤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科學家開始了尋找暗物質的實驗和演算。
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是目前尋找暗物質粒子最重要的探測方式之一。這個實驗被劉坤稱為“暗光計劃”。科研的過程就像計劃的名字一樣,在黑暗中尋找光。要做成實驗,需要兩個先決條件:一個高精度的探測器,一個非常高能的電子。探測器的設計和優化是劉坤和團隊工作的重心,而高能電子則有賴于頂尖的科研環境。張江持續投入建設的上海光源實驗室給了劉坤極大的信心。
上海光源正在建設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能夠提供實驗必需的高能電子,且雙方已經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實驗開始後,我們大概運行一年左右,就有很大可能在我們所尋找的這個計算區找到暗光子。跟世界其它實驗室對比的話,我們大概能夠壓低2到3個數量級,也就是可以把這個空間大大地縮小,實驗是非常有前景的。”每每提到這件事,劉坤的眼睛裡就閃爍着興奮的光。一旦實驗成功,劉坤和他的團隊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先找到暗物質的科學家。
和楊浚琦、劉坤一樣,在這個不到95平方公裡的小鎮努力創造夢想的, 還有1700餘家研發機構,近7萬家科技創新型企業。他們之間相互競争,又相互賦能,形成了巨大的集群效應。
截至2022年,在張江,在建、在用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達14個。上海光源、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等大科學裝置相繼落地張江,也為“夢想家”們提供了最堅實的後盾。
從20年前的農田房舍,到世界矚目的科創中心。“創新”的發展理念在張江開墾了一片“夢田”。在這裡,楊浚琦們、劉坤們,正在書寫着新的傳奇。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抒靈 呂心泉 夏祺 李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