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秋意漸濃是成語嗎

秋意漸濃是成語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5 11:20:41

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钊

8月以來,降水成了四川天氣的主旋律。翻翻日曆,眼看發生在主汛期的降雨就要和每年秋季如約而至的華西秋雨“無縫銜接”。不過還好,至少在未來一周内,秋雨并不會成為華西地區的主角。讓我們從環流形勢中尋找答案,看看為什麼降雨會暫時“收手”。

要想最“簡單粗暴”地了解我國的雨帶在哪裡,看看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簡稱“副高”)的位置,是最快捷的方案。通常而言,副高的内部維持着晴熱天氣,而降水總是沿着副高的邊緣,主要是西北側分布。

今年汛期,副高顯得格外不安分,總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不停南北移動,雨帶也就随之擺動。今年副高相較氣候平均态偏南、偏西,雖然已經兩次北跳,經曆了華南前汛期、江淮梅雨,但依然強大,在我國東部海區明顯更加“肥厚”,控制區域龐大,抑制了台風的生成。

前一段時間四川地區的持續暴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正是由于這一偏強副高的穩定維持。在其西側邊緣,季風源源不斷地輸送水汽。在北方冷空氣的配合下,強降雨持續出現在四川、甘肅、山西直至華北一帶。

但未來一段時間,雖然副高仍然強大,但卻在不斷退縮。位置落到了雲南附近。

這一切,與今年首個超強台風“美莎克”的影響脫不了幹系。尺度相對較小,但“爆發力”強大的台風與尺度極大的副高,總是“相愛相殺”,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當副高呈東西帶狀分布,且強度穩定時,其南側的台風将向西移動,路徑穩定;但如果副高強度不強,台風移動到其西南側時,也會導緻副高鋒芒暫收,迅速東退收縮至海上,台風也有可能因此轉而向北移動。這次,強勢的“美莎克”,成功迫使副高退隐更南方。這樣一來,“南退”用力過猛的副高,使得華西秋雨并未與主汛期降雨“無縫銜接”,四川等地得到了難得的喘息機會。

通常而言,形成華西秋雨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是由“BOSS”副高西側輸送而來的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濕空氣,另一方面則是由北方不斷南下的冷空氣。冷暖空氣在此交彙,造成了連綿不絕的降雨。

從整體環流形勢來看,未來一段時間的冷空氣還是比較活躍的。近日風靡朋友圈的“北京藍”,就是由南下冷空氣一手打造的。

前文提到,副高的南落使得華西秋雨的第一個條件“缺席”,唱“獨角戲”的冷空氣,又會給華西地區帶來怎樣的天氣變化呢?這還要從冷空氣自身的特點談起。

與人們的普遍印象不同,冷空氣并非隻在秋冬季節存在,而是一年四季均有影響。當它與暖濕氣流相遇,就會出現降水。

而當冷空氣獨自南下時,反而會帶來晴朗的天空、優良的空氣質量。一個為人所熟知的例子是,秋冬季節的霧-霾被冷空氣趕走後,往往出現晴朗天氣。

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華西地區,雖有冷空氣南下,但由于沒有與之配合的暖濕氣流,連綿不絕的降雨将會暫告一段落。

但這種形勢,并不意味着人們可以對華西秋雨放松警惕。

從整體形勢看,未來華西秋雨帶來的影響仍然不容小觑。

今年我國的降雨形勢非常特殊。副高和季風強度都偏強,為持續強降水創造了極佳的條件。在華西地區,今年的華西秋雨就開頭而言,雖然不夠典型,但雨量并不少。從往年情況來看,華西秋雨降雨量一般多于春季,僅次于夏季主汛期。

在前期國新辦舉行的防汛救災工作情況發布會上,今年華西秋雨開始時間偏早、雨量偏多的預報結論曾引發人們關注。目前來看,這一結論并不過時,對華西秋雨的防範不可放松。未來一段時間,西南地區東部降雨将較常年同期偏多3-8成,局地偏多1-2倍。這說明降水條件仍然齊備,隻是并未落在華西地區。隻要環流形勢稍有改變,華西地區很容易回到降雨的“統治”下。

秋意漸濃是成語嗎(秋意日漸濃華西雨如何)1

華西秋雨對農業的影響。郭曼如 制圖

降雨短暫間歇 四川等地迎來喘息之機

回顧8月“全國降水榜”,西南地區基本可以站穩榜首位置。

在8月1日至31日全國降水量分布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出,全國降水量呈“C”型分布,從遼甯東南部、山東南部和半島中部、四川中東部、雲南南部和中北部到廣西和廣東的南部部分地區綴連成的“C”型,代表着這些地區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裡累計降水量都跨進了300毫米至400毫米大關,不過其中四川中東部部分地區以超過500毫米的累計降雨量站穩了C位中的C位。

從氣候上說,四川中東部在8月仍處在汛期,一點兒也不缺雨。不過今年的8月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沖榜”勢頭如此之猛,卻也并不常見。

從數據上來看,今年8月西南地區平均降水量223.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2.4%,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三多;而四川省平均降水量達到339.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84.2%,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四川累計降水量最多的前10個站點如下,一起從數字上來感受一下:

秋意漸濃是成語嗎(秋意日漸濃華西雨如何)2

作為對比,成都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922.7毫米。可以看出,許多地區一個月之内,已經降下一年左右的降水。可見這一個月來,四川地區降水量相當驚人。

從時間進程上來看,四川區域内有氣象站點降水量直接觸及或突破曆史極值紀錄,則主要依靠8月中旬的集中“發力”。如什邡、蘆山、蒲江、綿竹、龍泉驿5個站點的極值就是分别于8月11日至16日出現。

當我們把進程表向9月延伸,西南地區會出現“8 9”的疊加降雨嗎?根據9月上旬全國天氣趨勢預報,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相對利好的消息:西南地區雨還是會下,不過與前期一直在四川中東部停留相比,降雨“主力部隊”将向西南挪動些許,行進到川西高原南部等地。

9月10日至10月20日,是我國秋收秋種主要時段。華西秋雨未來的情況如何,牽動着農事活動的神經。而未來一段時間華西地區降水的短暫間歇,意味着前期受持續降雨影響的部分地區可獲得寶貴的一周左右的緩沖期。

專家提醒,西南地區東部、西北地區東部是玉米、一季稻産區,陰雨寡照會導緻水稻貪青晚熟、成熟期延遲,收獲區容易發生發芽黴變現象,要注意避開強降雨時段,及時做好收曬、通風工作。

已收獲的地區應抓緊整地,土壤過濕的地區要注意清溝理墒,确保在适播期内完成油菜和冬小麥播種。(盧健 王美麗 崔國輝)

看似婉約 也有暴脾氣

作為我國西部地區秋季的一個特殊天氣現象,華西秋雨多以“綿綿細雨”面貌示人,給四川、重慶、貴州、湖北、湖南、陝西、甯夏、甘肅等地帶來降水過程。

一般來說,華西秋雨的主要特點是雨日多,另一個特點是以綿綿細雨為主。所以,盡管雨日多,但帶來的降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為主,比不上台風暴雨的來勢洶洶,強度較弱。

華西秋雨的綿綿細雨,一般持續時間較長,有時一連數日連綿不絕,或淅淅瀝瀝時斷時續,降雨總量加起來卻也不容小觑。以四川為例,1962年10月,“雨城”雅安一個月下了29天雨;1975年9月26日至11月22日,四川曾出現持續50多天的超長秋雨。

數據顯示,華西秋雨的年際變化較大,有的年份不明顯,有的年份則陰雨連綿,持續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降雨量一般多于春季降雨,僅次于夏季降雨,在水文上常表現為顯著的秋汛。

有人将文壇上的豪放派和婉約派作比,來形容夏季降雨和華西秋雨。夏季降雨屬于豪放派,來勢洶洶;而華西秋雨則屬于婉約派,纏綿悠長。

然而,華西秋雨也并非總是那麼溫婉,它“發威”的時候,“暴脾氣”也不小,也會出現極端情況,帶來大雨、暴雨。例如,1983年10月,我國漢江流域出現區域性暴雨;2017年,華西秋雨降雨量為1984年以來最多,多地遭受暴雨洪澇及地質災害,經濟損失慘重。

秋意漸濃是成語嗎(秋意日漸濃華西雨如何)3

無論是綿綿細雨,還是大雨、暴雨,華西秋雨的表現形式和它的成因不無關系。

華西秋雨天氣的形成是冷暖空氣相互作用的結果。每年進入9月以後,華西地區5500米上空處,處于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伊朗高壓之間的低氣壓區内。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側或西北側的西南氣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一區域,使其具備了比較豐沛的水汽條件。同時,随着冷空氣不斷從高原北側東移或從我國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倒灌,冷暖空氣在我國華西地區交彙,便形成了華西秋雨。

當秋季頻繁南下的冷空氣與滞留在華西地區的暖濕空氣相遇,使鋒面活動加劇,則會産生較長時間的陰雨天氣。而當冷空氣勢力較強時,冷暖空氣交彙比較激烈,降雨強度會随之加大,甚至可以導緻嚴重的洪澇災害。(宛霞)

地形影響 夜雨占比高

早在一千多年前,詩人李商隐似乎在無意中,完成了一次天氣筆記。

在華西秋雨的天氣背景下,他寫下詩篇:“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句顯示出四川、重慶一帶秋雨纏綿多發的氣候特點,也揭示了華西可觀的夜雨率。根據曆史記載,詩中的巴山,大概位于指四川東部、重慶西部一帶地區。

夜雨率高是華西秋雨的特點之一。資料顯示,華西秋雨現象期間,華西各地區的夜雨量占總雨量的60%至70%。夜雨多,主要是受當地特殊地形的影響。

西南山地潮濕多雲,夜間密雲蔽空,雲層和地面之間進行着多次的吸收、輻射、再吸收、再輻射的熱量交換過程。雲層對地面有保暖作用,使得夜間雲層下部的溫度不至于降得過低。夜間,由于雲體本身的輻射散熱作用,雲層上部溫度偏低。這樣,在雲層上部和下部之間便形成了溫差,大氣層結趨向不穩定,偏暖濕的空氣上升形成降雨。

此外,受副熱帶高壓氣候控制的西部地區,正好是四川盆地的巴山一帶,西南部的暖濕氣流與西風帶的冷空氣相遇,但雲貴高原會對南下的冷空氣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形成準靜止鋒,鋒面降水集中出現在夜間和清晨,夜雨率也就相應增加了。

以四川為例,在季風環流和複雜地形的共同作用下,四川地區具有明顯的“夜雨”特征,又以“雅安天漏”最具代表性,降水強度通常在午夜前後達到最大,據統計,該地區的夜雨頻率占全年降水的70%至75%。

研究表明,地形作用形成的夜間雲頂輻射冷卻、山谷風環流,使得夜晚盆周山地的降溫幅度大于盆地内,形成了由高處山地流向盆地内的氣流,逐漸擡升盆地内的暖濕空氣,促使對流作用,從而成雲緻雨。

四川盆地地勢較低,周圍群山環繞,日照時間較短,所以吸收的太陽輻射較少。到了晚上,周圍山上冷空氣随之下沉,盆地内的暖空氣随之上升,在冷暖空氣的作用下,盆地雲層的上下部之間便形成了溫差,導緻大氣層結構不穩定,夜雨的頻率因此增多。

對于農業生産來說,夜雨具有諸多益處。夜雨多可提高空氣和土壤的濕度,相應地使作物晝間有豐富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日晴夜雨使得日夜溫差增大,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産量和品質。

夜雨多的地區,大量雨水有可能滲入土壤深層,保持土壤水分充足,避免在白天因氣溫高、蒸發強使水分損失快。

另一方面,深夜發生的災害,給救災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對汛期的夜雨要加強預測預報,對可能産生的汛情切不可掉以輕心。(王玫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