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銘着說:
定速巡航是由盲人發明?
世界上第一個開車的是女司機?
汽車左右後視鏡大小還不一樣?
想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嗎?
本期文章,我們就來說一說有關汽車的幾個“冷知識”。
一.世界上第一個開車的人是個女司機
卡爾·本茨在19世紀末發明了汽車,百餘年來,汽車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産力和生活質量。不過,你知道嗎?世界上第一個駕駛汽車的人是個女司機。
在汽車剛剛誕生的歲月裡,公衆普遍對這項颠覆了傳統馬車的發明沒有好感,甚至将汽車視為隻會制造噪音和散發臭氣的“怪物”,這讓卡爾·本茨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願把汽車開出實驗室。然而,他的妻子貝爾塔·本茨卻希望能讓人們認識到汽車的實用性。
『貝爾塔·本茨當年購買過汽油的藥房』
一路上,他們遇到了各種險阻。在經過威斯洛赫城時車沒油了,貝爾塔在路邊的藥房加了粗汽油。緊接着,一個陡坡攔住了他們的去路,貝爾塔讓二兒子控制方向,她和大兒子在後面推車翻過了陡坡。
随後,布魯赫薩爾的一個鐵匠幫她修了鍊條,在保釋羅特她又更換了刹車片。此外,油路堵住時,她用帽子上的發針将其修好,點火導線和發動機其它部分發生短路時,她又用吊襪帶作絕緣墊将導線絕緣。
從黎明到日落,三人終于到達了普福爾茨海姆。這是曆史性的創舉,當時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輛汽車跑過這麼遠的路程,此前所有的汽車旅行都是短途的試驗性質,而貝爾塔·本茨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駕駛汽車的人。
二.定速巡航裝置竟由盲人發明
對于經常跑長途的朋友們,如果自己的駕座有個定速巡航,旅途肯定方便和輕松不少,不僅可以讓右腳無需一直踏着踏闆,同時可以保持穩定的速度,提升汽車的燃油效率。如今越來越車型配備了定速巡航,連捷達這一級别的入門車型都搭載了這個配置,不過你知道究竟是誰發明的定速巡航嗎?竟然是個盲人發明家!
雖然說定速巡航到近 30年才廣泛使用,但早在 1910年時就已經被應用在汽車上,最初由 Peerless 汽車公司為旗下的蒸汽引擎導入的科技,利用重力的原理讓調速器控制車速,借此達到上坡自動加速,下坡則自動收油的設計,讓汽車能保持一定的行駛速度,這雖然可以看作是定速巡航的雛形,但和我們認識的定速巡航還有段距離。
第一個定速巡航裝置其實是由盲人發明家 Ralph Teetor 研發,之所以會有定速巡航隻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每次 Ralph teetor 的律師載他一同出門時,在讨論過程中輪到律師發表意見時,由于專心說話,律師自然會放慢車速,而輪到 Ralph teetor 發表意見時車速就會提升,對于這種突快突慢的乘坐體驗讓 Ralph Teetor 感到不适,于是決定發明一個能讓汽車保持速度的裝置。
1945 年第一個定速巡航裝置登場,原理很簡單,通過引擎的轉動軸計算出目前行駛的速度,再通過電磁線管調整節氣門的開啟角度,借此控制車速。
但是定速裝置發明之後并沒有獲得車廠的關注,直到1958年才首次出現在克萊斯勒Imperial車上,克萊斯勒将其取名為 Auto-Pilot 系統,到了 1970 年代,定速巡航裝置才被廣泛使用。
三.為什麼大客車和貨車的輪毂是前凸後凹?
其實大客車用的輪毂前後都是凸面朝外,凹面朝内。之所以讓凹面朝内,是因為凹面的部分可以有更大的空間來安裝刹車及轉向系統。
四.為什麼汽車後視鏡的外側有條線?
很多人在購車之後都會發現左後視鏡外側有一條線,甚至認為這是車輛制造過程之中的瑕疵。其實不然,這條線的設計是為了擴大行車時的視野、縮小視野盲區,給駕駛員并線、轉彎以及觀察車輛後方情況時提供一定的安全幫助。
五.為什麼汽車左右外後視鏡的大小不一樣?
很多人都會認為汽車左右兩側外後視鏡的大小都一樣,其實并不是這樣。作為左舵車來說,左邊的後視鏡相對會更大一些。因為外後視鏡的鏡面都是凸面鏡,在駕駛人一側的鏡面大,曲率小,而另一側的鏡面小,但曲率大,這樣一來駕駛員左右兩側視野就能基本保持一緻,從而更便于駕駛時觀察車後情況。
六.喝酒之後多久可以開車?
通常情況下,喝一瓶以上的啤酒、或者一兩左右的12度紅酒、半兩左右的50度白酒就能達到酒駕标準。而人體一般代謝速度是每小時10到15可克,所以,喝一瓶啤酒或半兩白酒,最好等10個小時後再開車。而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兩,最好在一天後再開車。如果喝的酒,量更大、度數更高,那就得隔更長時間才能開車。
七.汽車安全氣囊的壽命期限是多久?
理論上汽車的安全氣囊應該和整車的使用壽命一緻,但安全氣囊的實際壽命卻并沒有那麼長。如果安全氣囊在8-10年之後都沒有起爆更換過,那它的質量也很難保證。一般安全氣囊的指示燈在車輛啟動或行駛過程中不停閃爍火或者常亮,就表示氣囊出現了故障,需要及時去到4S店檢查、更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