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載體。十年來,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堅持規劃引領,聚焦民生關切,不斷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功能品質,實現從最大縣城向最美縣城轉變,花園中的城市加快呈現,人民群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天高雲淡,碧空萬裡。登高遠望,沭陽路網密織,樓宇林立。十年巨變,盡收眼前。
大氣魄拉開城市框架。十年來,沭陽城區發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長個子”,拉框架。沭陽以老城區為主體、東部城區和南部城區為兩翼拉開了城市框架,并通過産業驅動戰略,吸引新市民來沭、吸引農民進城,迅速做大縣城。
在老城區,中央商場、藍天國際商貿城等處“煙火氣”升騰,各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高樓拔地而起、道路幹淨整潔、花壇綠意盎然,
老城實現華麗轉身;在東部城區,夢溪九年制學校、沭陽醫院、夢溪植物園、彙峰大飯店、愛琴海購物公園等大型生活配套入駐,人氣迅速集聚;在南部城區,萬達廣場、榮譽酒店等新商圈煥發活力,南湖公園、南山公園等民生園林點綴美好生活,新城快速崛起。
沭陽,猶如大鵬展翅,在廣闊的空間鋪開全新城市框架。至2021年,沭陽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了85平方公裡、集聚人口71.78萬人,成為全國建成區面積最大、集中居住人口最多的縣城。
“這幾年發展很快的,特别是南城區這一塊,空氣非常好,早晚出來散步的時候,風景特别漂亮。” 市民韓利娜感歎道。
“各個小區門口現在都修建了健身場所,是我們休閑放松的好去處。而且裡面鮮花都很漂亮。”市民葉靜琴感受最深的是老城區環境的變化。
打造蘇北最美縣城,外延拉開框架,内涵修出品質。沭陽城區發展的第二階段是“長肌肉”,提内涵。從2017年起,沭陽圍繞“完善功能、彰顯特色”工作思路,全力打造“花”“園”“城”“市”,加快推動城市由外延拓展型向内涵提升型轉變。
城市顔值越高,居民生活越幸福。近年來,沭陽大力實施“增花、增綠、增彩”工程,打造55條道路“一路一景”,10萬米垂直綠化,常态保持2.5萬平方米草本花,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向“月月有花、季季有景”轉變,将城區建成了花木産業展廳。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月月有花、季季有景,如今是沭陽城市環境變化的真實寫照。沭陽新(改擴)建城北公園等20個民生園林工程、9個主題公園、10個口袋公園,構建形成郊野公園、主題公園、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從大到小、梯次完備的城市花園體系,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省園林城市、省優秀管理城市,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水是城市流動的韻律,沭陽先後打造了老沭河、内沭河、外沭河健身步道,形成了長30千米、占地23.8萬平方米的集景色觀光、休閑娛樂、運動健身于一體的健身步道,被評為“2021全省最美跑步線路”。今年又在城區實施了“活水自流”工程,全部達到三類水标準,努力讓“水”成為景觀水、生态水。
三分建,七分管。一座舒适惬意的城市,往往管理比建設更重要。沭陽提出“先立規矩,再提文明”理念,違規淩亂杆線,規範門頭廣告,實行“地面無車”工程,推動“城市免打擾”理念深入人心,在潛移默化中涵養文明之風。按照“家庭客廳”标準打造“城市客廳”,讓城市每一個細節都精細化、每一處景觀都人文化,近幾年來實施的南京路、人民路、台州路等精品化改造,讓城市實現“美麗可品味、空間可進入、曆史可閱讀、溫度可感知”。
新消費時代,一座城市,不僅憑顔值“吸粉”,還要靠活力“出圈”。近年來,沭陽積極培育中高檔消費場所,中央商場、萬達廣場、愛琴海購物公園、榮譽酒店等知名綜合體先後建成開業。抓大的同時也不放小,沭陽積極回應民生訴求,鼓勵和支持發展馬路市場和夜市經濟。圍繞“品、購、賞、遊、健、養”等夜間消費元素,辦好花園路夜市等5個夜市以及2個車廂市場,增加了城市煙火氣,促進了靈活就業,塑造了“沭陽八點半·繁華花鄉夜”夜經濟品牌。
十年來,沭陽城市擴容提質實現新突破,生态環境質量大幅提高,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一幅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一座花園中的城市正加快呈現,綻放着獨特的魅力,托起了市民“家門口”的幸福。(胡靜 趙春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