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堂雨滴聲,
作者難酬對。
若謂曾入流,
依前還不會。
曾不會,
南山北山轉雱霈。
——雪窦重顯
公案說,鏡清問一僧人:“門外是什麼聲音?”僧人回答:“雨滴的聲音。”鏡清說:“衆生颠倒,迷己逐物。”意思是衆生皆有颠倒妄想,不識自性,而去追逐外在的聲色。僧人問:“那和尚您是怎麼認為的?”鏡清回答:“洎不迷己。”意思是直到不迷失自性的時候自然就領會了。僧人問:“洎不迷己,意旨如何。”鏡清回答:“出身猶可易,脫體道應難。”意思是突破身心的障礙比較容易,但是要透脫禅的旨趣很難。
“虛堂雨滴聲,作者難酬對”,“虛堂”即“廳堂”,這句頌詞是說這個“雨滴聲”的公案太難,即便是大宗師也難以應對,這裡如果回答是“雨滴聲”,那就是迷己逐物,但是回答的不是“雨滴聲”,又要怎麼去“轉物”呢?修行者的心地不被外物所惑動,能夠随處做主,無所挂礙,即為“轉物”。所以這位僧人将問題抛回鏡清,逼得鏡清入水粘泥。古人說:“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于師,方堪傳授。”另外,南院慧颙禅師曾說:“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讓師。”這位僧人就是這樣,抓住師父的漏洞不放,步步相逼,一箭還比一箭深。
“若謂曾入流,依前還不會”這一句出自《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原句為:“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意思是菩薩最初修持時是用耳根圓照、返聞自性的方法,将整個身心置于能聞聲音的法性當中去,“亡所”就是外境全部消融,能夠進入“亡所”的境界,那麼妄心與靜寂的相對就都不存在了,此時就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狀态。但是“若謂曾入流”,即便是到了這樣的境界,依然還是沒有領會禅旨。如果回答“雨滴聲”,也不對,如果回答的不是“雨滴聲”,也不對。之前頌睦州和尚的公案裡寫的“兩喝與三喝,作者知機變”,也和這句頌詞有同樣的含義。如果說是“入聲色之流”,也不對。如果叫做“聲色”,也是不能領會禅旨。這就像是以手指指示月亮的位置,但是真正的月亮不在指尖。不論“會”與“不會”,都是“南山北山轉雱霈也”。
“雱霈”,滂沱大雨也。南山北山同時在大雨之中,請問南山之雨與北山之雨是同是别?若落于兩端,即使門外雨歇,但内心的“雨滴聲”永無間斷。若能認識到一切現成,在聲色中超越聲色,于無心處聽雨,則雨滴聲依然曆曆分明。大慧宗杲有言:“但于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正是如此。
——摘自劉松林《碧岩探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