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磁山百合)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詩經》已經将中國人的喜怒哀樂表達清楚。換言之,我們可以通過《詩經》了解先秦時代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其次,我們也可以在《詩經》裡,找到現代中國人的喜怒哀樂。
今天讀《詩經·唐風·山有樞》:
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灑弗掃。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翻譯過來就是:
山上有樞樹,山下有榆樹。你有各種各樣的衣服,如果你不穿,你有各種各樣的車馬,如果你不用,等你死了,留給他人使用,他人快樂了。
山上有栲樹,山下有杻樹,你有豪宅,如果你不住,你有鐘鼓,如果你不用,等你死掉了,他人舒服了。
山上有漆樹,山下有栗樹,你有酒食,為何不鼓瑟吹笙?終日好好享受,否則等你死掉了,他人到你的豪宅玩樂,你豈不是白活了?
唐代有一首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我們從這首詩中,可以讀出及時行樂之意,也可以從這首詩裡讀出要在自己的少年之時,建功立業。
《詩經·唐風·蟋蟀》則告誡人們在及時行樂的時候,要學會節制,《蟋蟀》和《山有樞》可以說姊妹篇: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今我不樂,日月其慆。無已大康,職思其憂。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蟋蟀到了家裡的前堂,此時意味着一年馬上就要過去了。
在先秦時代,古曆十月就是一年的年終了,十一月就是來年的正月了.
每到九月,随着天氣的轉冷,蟋蟀就從田野逐步到了人們居住的居所。
《詩經七月》說: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因此,每當蟋蟀在堂的時候,人們就感受到一年馬上就要結束了,于是感歎日月飛逝。
所以《蟋蟀》說,蟋蟀在堂下鳴叫,馬上就要到年底了,如果現在不及時行樂,時光馬上就過去了。
但是,我也不能玩樂過分,還要想着自己的職責,雖然及時行樂,也不要荒廢自己的正事兒,好人都要自我約束。
其他三章表達的也是同樣的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