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區分比拟和比喻

怎麼區分比拟和比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10:11:57

怎麼區分比拟和比喻(比喻還是比拟)1

李清照的《武陵春》這首詞中寫愁的名句——“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是比喻句嗎?

幾乎所有的分析都認定是比喻——人們常用比喻句寫出愁之多,如“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把愁比作絲線之物,寫出了愁之多;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把愁比作春水,也寫愁之多:而“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卻别出新裁,把愁比作船上的重物,既寫出了愁之多,又寫出了愁之重。

那麼“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到底是不是運用了比喻?還是先來看看比喻修辭格的基本特征吧。

構成比喻的明顯特征有兩點,一是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上完全不同的兩種事物;二是完全不同的這兩種事物即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存在着某種或神似,或形似的相似點。

就上述名句來看,一類是人類的主觀情感情緒——愁,一類是舟載之物。它們屬于兩種不同的事物一點不假。問題的關鍵是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麼?“愁”這個東西無形無體,看不見摸不着,它能同何物有相似之處呢?再說“愁”是沒有重量的,之所以“舴艋舟載不動”,是因為李清照把它看作、當作成了一個有重量的物體;這樣之後“舴艋舟”才有可能承“載不動”。顯然李清照是把無形的“愁”轉化成為一個重物了,至于這個“物”具體是指什麼,誰也說不清道不明。可詞人李清照她隻要這個物擁有“重量”就夠了。但對于我們來說,這個物具體為何物是很重要的,因為隻有知道它具體為何物,才能幫助我們找到并判斷出“它”和“愁”之間所具有的相似點,才能斷定是否構成比喻。可就是這樣一個連具體為何物都無法說清楚的“重物”又怎麼可能找到它與“愁”之間的相似之處呢?但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一句就不同了:本體(愁)和喻體(絲線)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又多又雜)一清二楚。再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中的本體——“愁”和喻體——“春水”,其相似點(無形的愁之多與有形的春水之多)是什麼?讓人一看就明明白白。這兩句中的喻體是何物說得清楚,我們一眼可以看出它們的相似點。然而“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中的“喻體”隻知有“重”卻具體說不出是何物因而也就沒法找到它與本體(愁)之間的相似點,當然就不能說是比喻句了。也許有人會說,“重”不就是它們之間的相似點嗎?請問,比喻除了按比喻詞的有無可分為明喻、暗喻或隐喻、借喻之外,難道居然還有“喻體不知為何物”的比喻嗎?然而“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确又收到了生動形象的修辭效果,除了誇張之外,那應該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應該是比拟。何謂比拟?比拟是把物當作人來寫,使物“人化”;或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物化”;或者是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使彼此 “彼此化”。比拟分為兩類:第一是拟人:把物當人來寫。第二是拟物:把人當物來寫或把此物當彼物來寫。運用比拟可增加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可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産生鮮明的印象,而且還可感受到對該事物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

“愁”屬于人的主觀感情,沒有形體,沒有重量,但是詞人李清照的“愁”實在是太苦太深了,為了凸顯“愁”之深重并使讀者能夠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詞人就把“愁”當作“很重的物體”來寫,以至于連小舟都承載不動。這樣化虛(物)為實(物),變無形(之物)為有形(之物),卻收到了絕妙的修辭效果。這種手法就應該屬于典型的把“彼物”當作“此物”來寫了,所以“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用的是拟物(比拟)而不是比喻的修辭格就毫無疑義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