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一分鐘看懂孩子教育的方法

一分鐘看懂孩子教育的方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7 02:06:25

現在很多學校裡提倡養成教育,那麼到底何為養成教育呢?孩子的習慣将對他的未來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年幼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一個人能否成功并非取決于天性而是取決于習慣。”而習慣,往往體現在看似不經意的小事上,卻蘊含着足以改變命運的巨大能量。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身。比如說,做事及時、善始善終、細心周到、有責任心等。與之相反的壞習慣,則往往使人深陷泥潭。比如做事拖沓、淺嘗辄止、粗心馬虎、丢三落四、無責任心等。

孩子終究是要獨立面對未來的,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每個家長必須履行的義務。

我們知道了習慣的重要性,那麼好習慣是怎麼獲得的?——靠養成。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擁有好習慣,自己首先需要樹立養成教育的意識,了解孩子為什麼沒有養成好習慣,針對自身問題,分析原因,對症下藥。

大家思考:沒有哪個孩子是帶着壞習慣來到世界上的。所有好的壞的習慣都是後天養成的。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無法養成好的習慣的原因:

首先要讓孩子認識到習慣的重要性,自己要從心裡自我要求。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孩子的壞習慣感到惱怒,一陣呵斥:“爸爸/媽媽已經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為什麼就是不聽呢?” “要說多少遍才能記住,你耳朵怎麼就聽不進去呢?”其實,孩子聽到父母的吵鬧呵斥以後,不會有所改變,隻會适得其反。養成好習慣,必須要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孩子的内心世界裡,他要從心裡願意把習慣變成他的生存模式和人格模式才行。家長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直觀地體會壞習慣的可怕,然後和孩子一起交流,總結其中的道理,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生活中的家長朋友很多都是與手機為伴,孩子的問題問一遍,家長可以耐心解答,問第二遍,家長說話的分貝會提高一點點,再問第三遍就會惱怒了,是不是呢?這一點家長們需要深思啊!

其次要引導孩子清楚地認識習慣的具體标準。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未來更加美好,但是孩子自身對習慣的标準是不夠清晰的,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參與了,可以以交談的方式和孩子共同探讨某件事怎麼樣做是對的,結果怎麼樣,由此總結出來這件事應該怎麼做,明白養成習慣的種種細節。

第三方面就是榜樣師範。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榜樣對兒童的心理是一縷非常有益的陽光,這種陽光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的。”任何階段的孩子,他們都會本能地去模仿,會不由自主地去學習别人,但是孩子們的辨别能力選擇能力達不到我們所要求的程度,這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參與。人生如迷宮,如果單單緊靠孩子自己的力量去闖蕩,幾乎不可能成功抵達彼岸,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進。生活中可以他們跟孩子交流各種職業角色的人生,可以舉一些名人故事,讓孩子了解他們的人生軌迹,孩子内心世界裡會為之佩服,敬仰,從而認同學習。

第四點是習慣養成的過程中要堅持。習慣的養成不是瞬間即成的,家長要做好持久訓練的準備,就拿最簡單的事情,每天寫完作業後要預習新課,這需要孩子每天堅持不斷地做才能在自己心裡有這個預習的概念。有心理學家研究說過,初步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需要90天,因此在要求孩子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切勿操之過急,以免孩子産生逆反心理。另外對于孩子每天的結果及時做出總結和建議。

第五點非常重要,一定要誇贊!大家都聽說過,好習慣是誇出來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知道養成好習慣會得到他人的表揚和鼓勵,将來還會成為有責任有價值的人,他就會在習慣養成上有更大的積極性。所以對孩子及時的獎懲是很有必要的。孩子會在因為獎勵獲得快樂的感覺。

最後一點是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環境。比如說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嬉笑打鬧,不要做娛樂活動,更不能看電視看手機,如果在這種環境中去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好好學習,大家扪心自問,可能嗎?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呢?所以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中出了問題以後總是反問孩子“你為什麼變成了這樣?”其實問題在家長自身上,我們沒有為孩子樹立起一個好的習慣。

一分鐘看懂孩子教育的方法(講講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及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1

讀書是一種習慣

好啦,今天的養成教育分享就說這麼多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也相信大家都能陪伴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比心][比心]加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