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小時候螢火蟲的夜晚

小時候螢火蟲的夜晚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20:57:01

小時候螢火蟲的夜晚?泥土裡滾大的孩子,誰沒幾個“蟲伴兒”呢?腳邊有田,田頭有草,草窠裡有蟲兒我們跟蟲兒擡頭不見低頭見,是天天見的“老熟人”就連晚間,許多“蟲友”還會循着燈光來訪:螳螂先生、瓢蟲妹妹、金龜子小弟……它們俯身趴在紗門上,深情地望向室内隻要紗門錯開一道縫兒,就迫不及待闖進去它們,真是不拿自己當外人,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小時候螢火蟲的夜晚?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小時候螢火蟲的夜晚(螢火蟲點亮的童年)1

小時候螢火蟲的夜晚

泥土裡滾大的孩子,誰沒幾個“蟲伴兒”呢?腳邊有田,田頭有草,草窠裡有蟲兒。我們跟蟲兒擡頭不見低頭見,是天天見的“老熟人”。就連晚間,許多“蟲友”還會循着燈光來訪:螳螂先生、瓢蟲妹妹、金龜子小弟……它們俯身趴在紗門上,深情地望向室内。隻要紗門錯開一道縫兒,就迫不及待闖進去。它們,真是不拿自己當外人。

哪裡有蟲兒,哪裡就少不了童心的探秘。

晚飯,我們在家門口老槐樹下吃。鄰居也喜歡聚過來,篾席一鋪,躺椅一展,搖着扇子開始吃飯、聊天。黑暗中,蟲聲唧唧、人語喁喁,世界被虛化成灰度不一的色塊,對面南山隻顯出一痕山脊,南河水也壓低了聲音。

河岸那邊的草地是螢火蟲的“舞場”,幾點螢火浮遊而來,黃綠色微光,明明滅滅、飄飄忽忽。

“螢火蟲,螢火蟲又來啦!”暗夜的一角被輕輕撩開,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穿梭往來,如繡娘在穿針引線。蟄伏在黑暗裡的孩子雀躍而起,一窩蜂奔向河岸邊。捉螢火蟲是大家永不厭棄的遊戲,我們不顧大人的喝阻和囑咐,也不管夜色是如何濃郁——我們的腳好像長了眼,識得彎彎的羊腸路。

河岸邊,我們仰頭癡癡尋覓着、觀賞着:三五點、十幾點、幾十點,黃綠幽藍的微光陸續點亮,越來越多的螢火蟲加入進來。它們一會兒亮在草地上方,一會兒又熄滅于樹枝草葉之間。一時間影影綽綽,好像在舉辦一場舞會。

那真是繁星飛舞的夢幻場景,讓觀衆心動不已。于是有人脫下上衣,有人揮動蒲扇,紛紛逐着光亮撲打;一邊撲打追攆,一邊還喊着大人教的歌謠:“明火蟲,明火蟲。走着路,點着燈。吹滅吧,黑洞洞!下來吧,吹吹風!”

螢火蟲的飛行并不十分靈巧,甚至一撞一撞有些“楞”,我這出了名的“笨爪”也能捉住幾隻。抓住了捧在手心,就是一顆顆發光的“豆粒”;指縫稍稍松開,一小片微茫的光亮便洩露出來;試探着松手,那光亮倏地閃成一道線,便飛向空中了。

不知誰從籬笆架上掐了一朵南瓜花,把抓到的螢火蟲裝進口袋般的花苞裡。又有人受到啟發,從旁邊蔥畦裡薅來幾片蔥葉,蔥葉也成了螢火蟲的容身之所。不久,大家都收獲滿滿:你的南瓜花透出了朦胧的光亮,我的蔥葉也變成了熒光棒。

玩夠了,我将南瓜花口一松,讓螢火蟲傾囊而出,亂紛紛地散去,真有一種放飛繁星的錯覺。有的夥伴喜歡把螢火蟲帶回家放在蚊帳裡,母親卻不許我這樣做,她說書上有“腐草為螢”的說法,螢火蟲是枯爛的野草變來的,有股腐味兒。後來讀《紅樓夢》,裡面也有類似的“典故”。李绮以“螢”字為謎面讓大家猜一字,寶琴給出的謎底是“花”——草字頭下一個“化”,按“腐草為螢”的說法,“螢”可不就是“草”化成的。

我天真地想,這麼美的螢火蟲,怎麼會是腐草化成的呢?它亮起“燈籠”的時候,多像星星和小花啊。有次父親下田晚歸,背了一簍子青草瓜蔓回來,挎簍裡帶着點點明亮——原來青草上竟趴伏着幾隻螢火蟲!我把不請自來的幾隻螢火蟲裝在罐頭瓶裡,一整夜微光朦胧,夢裡都光彩熠熠。天亮後,再去細細端詳:螢火蟲的頭部是淡金色的,長着觸須;兩扇黑羽翅鍍一道金邊;尾部凸出一團,同樣也是淡金色。

姐姐指着尾部凸出的那一團說:“那就是螢火蟲自帶的發光器,是它們的‘燈’。”這些帶着“燈”的小蟲,看上去這樣不起眼,黑暗裡卻有自己的光,哪怕一點點,也照亮了一小片夜。

長大後,我遇到許多“螢火蟲”,他們用自己的善良給人送去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溫暖。或許那些光很微弱,但一點微光也能帶着困境中的人走出黑暗、走進光明。

(作者單位系河北省臨城縣第三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2年06月08日第16版

作者:米麗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