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中彩黃綠色鑽石,2.12克拉,其顔色成因與Ni元素産生的吸收帶以及GR1色心的吸收有關。
天然綠色鑽石極為罕見,其顔色主要與鑽石在地質時間尺度内暴露在放射性元素中産生的輻射損傷心有關。紐約實驗室最近接收了一顆重量為2.12克拉的梨形鑽石,尺寸為9.52 × 7.24 × 4.27 mm,顔色等級為中彩黃綠色。
圖2 DiamondView圖像,顯示黃綠色熒光,是富Ni鑽石的典型特征。
顯微觀察,鑽石中含有暗色晶體及雲霧狀包體,紅外光譜檢測表明該鑽石為Ia型鑽石。DiamondView圖像顯示黃綠色熒光(圖2),為典型的富Ni鑽石。
圖3 紫外-可見光-近紅外光譜。具有與Ni有關的吸收峰,此外,經過處理的鑽石在740nm處出現GR1吸收峰。
紫外-可見光-近紅外光譜顯示,670nm處為與Ni元素有關的吸收帶,840nm處存在一個吸收峰,為富Ni鑽石的特征峰之一。740nm處有一個GR1輻照損傷峰。這種光譜組合較為罕見。與Ni有關的吸收帶通常是這類鑽石呈現綠色的原因,但在這顆鑽石中,黃綠色可歸因于與Ni有關的吸收帶和GR1吸收帶,這在天然鑽石中尚未觀察到同時出現兩種譜鋒的性質。其他的寶石學測試表明,GR1峰為人為引起的,因此我們得結論,該鑽石的顔色經過處理,在處理前,其顔色可能為較淺的、飽和度低的綠色。這顆鑽石表明,結合寶石學觀察和光譜特征區分天然和處理綠色鑽石的重要性。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是艾昊,珠寶培訓師,十餘年從業經曆,用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大家分享專業的珠寶知識,如果你有珠寶方面的問題,歡迎私信、留言或關注。本人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中科院艾昊講珠寶】或【寶石學讀書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