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勁爽,天高雲淡,這樣的季節年年相似,人們似乎已經有些倦怠和麻木。在歲月的長河中,人們就像河中的石子,漸漸沒有了少年的棱角,變得渾圓沉靜。踏實安穩的生活,在很多人眼裡是一種幸福。然而,在有些人眼裡,或許就是一種庸俗。
庸俗也罷,幸福也罷,當一年一年的流光逝去,唯有天上的明月不負人間,一年又一年,月缺月全。古人說“讀書如逢故人”,當時光輕輕悄悄地逝去,當明月再一次為人間圓滿時,重讀這些早已熟識的詩句,或許更有“風雨故人來”的溫馨吧!
五首唯美明月詩,贈與離家在外的你,時光清淺,許你一世安然,唯有相思款款,不負流年!
月夜 劉方平(唐代)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是唐天寶年間的詩人,在曆史上并不出名。他的很多詩作思想内容不高,然而藝術性卻非常強。這首《月夜》就是代表。
夜闌人靜,漏長更深,春日的夜裡,月光淡淡,斜斜地照亮了人家屋宇的一半。那另一半月光了,在哪裡?隐藏在了漆黑的夜裡。夜漸漸深了,北鬥星也傾斜了!
春天早已到來,可是直到今夜我才知春天的來臨。春風暖暖,讓人沉醉。而那扇被映透綠意的窗紗外,蟲兒唧唧輕鳴,透過窗紗傳到了屋子裡。多麼醉人而靜谧的月夜啊!
霜月 李商隐(唐代)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婵娟。
看慣了李商隐《無題》詩中的晦澀綿渺,深情凄美,再來讀一讀這首略顯淺顯純美的《霜月》,是不是另有一番滋味呢?
當人們剛剛聽到飛往南方的大雁鳴叫聲時,那夏日的蟬鳴就已經無影無蹤了。秋意漸濃,我忍不住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遠遠望去,水天相接,連成一片。
在神話傳說裡,那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是最不懼怕寒冷的。她們在寒月冷霜中鬥俏争豔,要比一比,看誰更加冰清玉潔?誰的的姿容更好看?
中秋月 蘇轼 (宋代)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被後人盛贊了千年的東坡居士,多才多藝,詩詞俱佳,名作輩出。一首《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簡直把中秋之詞寫絕了,後人至此擱筆。這首《中秋月》同樣不俗!
此時,夜幕早已降臨,而白天的雲氣也收盡了,天地間充滿秋日的寒氣。天上的銀河無聲流淌,而那皎潔的月兒也早已轉到了正空,就像玉盤一樣晶瑩潔白。
這一生中,我經曆了很多個中秋之夜。每每月圓之時都風雲突變。慶幸的是,今年我卻碰到如此美景,多麼難得的中秋之夜啊!隻是,明年的中秋節,我卻不知又會在何處賞月!
秋月 朱熹(宋)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
對于朱熹,後世很多人或許并不太喜歡。可能是因為他身上理學家的光環過于奪目,讓人們不由得心生畏懼。其實,抛開這層光環。他的很多詩作确實值得人們去細細品讀,例如這首《秋月》。
詩作題為“秋月”,然而文中卻無一個“月”字。詩人把所有的筆墨都放在那秋月籠罩下的山間小溪上了,真是構思獨到。
那碧綠的山林,澄藍的夜空,悠悠的雲朵,飄逸的楓葉,被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牽引着,浸染着柔柔的月色。無一筆寫月,卻又處處見月。
月夜舟中 戴複古(南宋)
滿船明月浸虛空,綠水無痕夜氣沖。
詩思浮沈樯影裡,夢魂搖拽橹聲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
數點漁燈依古岸,斷橋垂露滴梧桐。
作為陸遊的學生,戴複古的很多詩歌都充滿了濃重的家國情懷,憂國憂民,很有些杜甫沉郁頓挫的味道。這首《月夜舟中》就是很好的佐證。
整首詩就像一幅秋夜行舟圖。秋夜的月光灑滿船頭,水天一色,船兒像浮在空中一樣。湖水碧綠無痕,浸染秋意。情思在船桅的影子裡沉沉浮浮,魂魄也好像在橹聲裡搖曳飄蕩。
星星映在碧綠的湖水中,冷清孤寂。而那栖息在紅蓼中的大雁,也不時傳來陣陣悲鳴。遠處,幾點漁火在岸邊閃爍。梧桐葉上,露珠正一滴一滴落到斷橋上。
“浮生長恨歡娛少”,能夠在古典詩文之中暢快地悠遊,激濁揚清,談笑古今,在流傳千年的詩歌中獲得一些酒意詩情,在這樣一個人人都盼團圓的日子,即使你身在天涯,也能夠得到些許溫暖和安慰。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