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威甯曾劃屬雲南省、四川省管轄,威甯府領三州二縣。威甯,取“威鎮安甯”之意。據«威甯縣志»記載:在夏朝、唐朝時有烏撒部,取彜族遠祖烏撒為部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烏撒路,十五年改名為軍民總管府,二十一年改置烏撒軍民宣撫司,二十四年改稱烏撒烏蒙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烏撒衛。清康熙三年(1664年)吳三桂平水西、烏撒,四年撤銷烏撒衛并置威甯府,雍正七年(1729年)降威甯府為州。1913年廢威甯州置縣,1954年改稱威甯彜族回族苗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今名。
威甯是水西彜族重要的行政中心,也是民族遷徙的大通道,有彜族向天墳文化、彜族撮泰吉文化、回族的開齋節文化、苗族的花山節文化等,曆史文化積澱深厚。清朝進駐貴州後,貴州巡撫開泰奏請乾隆并獲準的奏折中就有“因威甯界連四川,又與雲南之東川、烏蒙、昭通等處接壤,實為黔省極邊要地,令将原駐安順之貴西道移駐威甯彈壓,兼管大定、安順、南籠、遵義等府”,可見威甯的戰略位置之重要。
張中奎在«貴州古代地名蘊含的儒家教化理念研究»一文中認為:“在邊疆民族地區的發展過程中,中原強勢文明向邊疆弱勢文明擴展,其中雖然有文化交流互動,但主體還是中原漢文化的滲透,‘文化邊疆’貴州的古代地名含義演變規律也可印證這一觀點。”然而經過筆者的研究,威甯縣的地名命名特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原漢文化的影響,但仍舊以彜族文化的影響為主。
一、彜族文化的影響
檢閱地方文獻,發現威甯地區雖然是彜族、回族、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但由于威甯上千年的曆史中,居住的主體民族是彜族,彜族文化對威甯文化的影響久遠,加之地緣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威甯縣的地名主要受彜族文化的影響。地名标注雖然都是使用漢字,但多是從彜語音譯過來的,地名所寄托的情感和内涵原生文化都是來源于彜族。主要體現在受彜族的家支文化、生活習俗、民間故事傳說、十二地支文化等的影響。
1.彜族家支文化
威甯縣的很多鄉鎮或小地名的得名,都與彜族的語言息息相關。許多彜族地名都是因為在很久以前有某個彜族家支居住過而得名。這是一種深厚的民族情感,是世世代代的紀念和傳承。少數民族氏族或族群的團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源于同氏族血脈的傳承,民族習俗、語言、文化能夠得以長久保留,也正是因為這種濃烈的民族情感和對祖先的崇敬之情。
在哲覺鎮,就是以哲覺這一彜族家支來命名的。迤那,古為彜族迤那家支住地;野窩坪,野窩為古代彜族家支名;倮格,彜族家支名;結嘎,彜族家支名;諾着,彜族家支名;龍姑,古稱龍姑拖,為彜族家支名;女兒河,原名米兒河,米兒,彜族家支名;麻乍,意為麻乍土目家駐地。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雖然是漢字标注地名,卻是彜語的寓意,如色居樂,意為李子溝;海枯,意為有水塘的地方;誇都,意為低窪陡狹的地方;魚鬥溝,“魚鬥”意為水井;耐白,“耐白村”意為山頂上的村子;蛇街子,原名色買嘎,意為生長楊桃(猕猴桃)的地方。
地名認谷,俗稱“四火頭”。彜語中“認”指狼,“谷”指嚎叫。因古代當地樹林茂密,狼常大聲嚎叫而得名。後有彜族阿底(姓李)家支遷居此地,建造四火頭大房,遂改稱四火頭。地名曬普秋,漢語諧音譯名灼圃,因彜族曬土甫目家居住于此而得名。地名本着,漢名大官寨,彜族土木本着家居住于此而得名。樓紅,漢名馬擺大山,因彜族麻保(諧音“馬擺”)部普遷居該地而得名。地名柴摩卡,漢名新民,原為新民鄉,因彜族柴摩家曾住此而得名。阿姐卡,現漢語稱金鐘或金水既現在的金鐘鎮,因彜族阿姐(王姓)家曾居住于此而得名。曷克,諧音為河塊,因烏撒後裔曷克家曾住此地而得名,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8千米。吃底,漢名為梅花山,因吃底土目家曾在此住而得名。鬥谷,彜族鬥家曾住此而得名,即現在的鬥古鄉。煮補,漢名為紅布溝,彜族煮補家支曾在此地居住開辦銅礦,因礦業興旺,産主發财,衣被均用彩色布料,換洗時,挂之滿全,因而得名。姆始扣一啥,漢名為長海,“姆始”,彜族家支名,“扣”指邊緣,“一”指水,“啥”,交叉,意為姆始家邊河水交叉的地方。喉吐:漢名黑土河,“喉吐”,因彜族土目喉吐家住此而得名,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約95千米。馬朱,漢名為麻乍,即現在的麻乍鄉,馬,指杜鵑花,朱,指沖子,意為有杜鵑花的沖子。啟秋:漢名狗街,即為現在的雪山鎮。叠摩:諧音德磨。因彜族堂叠摩家支住此得名。吉租宜:河流的名字,漢名為吉裡河,由鹽倉花漁洞湧出,有烏撒河之稱,為烏江源頭,即從爐山鎮流過的河流。
2. 彜族生活習俗
從地名學的發展史來看,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地名,隻有那些對人類有方位意義,本身又具有可辨認的自然或人為形态特征的地方,才有可能被賦予名稱。
威甯境内的彜族有着十分悠久的曆史文化。根據彜族語言發音漢文标注的地名往往有不同尋常的寓意。據漢文、彜文等史籍記載,貴州彜族有阿侯、索昭、洛嘎、朱尼等家支,他們将村寨建立在平緩的山坡或山間小盆地上。各個家支不僅有自己的地方,即地緣的聯系,同時還有父子連名制,進一步用血緣關系将彜民緊緊地聚攏在共同的地域内。随着社會的發展,由于受到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在彜族的家支中也逐漸采用漢姓和漢名,但同時保留着彜名。這一特點在全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都存在,民族内部保留着本民族的姓名,同時采用漢族的姓氏和名字。以血緣為基礎形成的彜族家支共同生活在一個地方,以畜牧為主兼營農業。為了預防天災人禍,隻要收成略有剩餘就将餘糧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就需要建立一些倉庫,從而形成了彜族特有的“則溪制度”。這些與彜族生活習俗密切相關的文化事象,大大豐富了彜語地名命名的内涵。
人類在生産生活中,往往會産生美好的期許。勤勞熱情的彜族人民跟其他民族的勞動者一樣,希望居住環境美麗宜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彜族地名“吉租”,諧音“吉兜”,“吉”指星星,常喻美麗、漂亮;“租”指沖子或壩子,“吉兜”意指美麗的壩子,即現在的結裡村,當地漢語發音仍是“吉兜”,今屬爐山鎮管轄村。鬥母匈梁子在威甯縣城西北九十餘裡,此地名也是源于彜語音譯,彜族語言中關于這一地名的寓意還未改變。這些彜語音譯地名的長期沿用,體現了漢族文化對于彜族文化的影響,這也是威甯縣各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的重要見證。
3. 彜族民間故事傳說
威甯境内的一些地名因為彜族民間故事傳說而得名。如彜族地名“洛姆獨”,位于龍場鎮境内,漢名“仙馬腳”,傳說彜族聖人支嘎阿魯騎仙馬路過,在石闆上留下如同馬蹄的三個蹄印而得名。彜族地名“母區打”,漢名叫“乏馬坡”,相傳該地有高岩,有人騎馬路過而不下馬,即将人馬吸挂于半岩,直到餓死,因而凡騎馬過此者都要下馬步行。
彜族地名“待勾”,今屬龍場鎮境内,諧音名“得勾”,“待”指田地,“勾”指大雁,即大雁歇息之地。彜族英雄勾愁阿泰曾射中飛雁,落于誇都壩子。自此大雁既不來待勾歇息,更不飛過誇都。彜族俗語講“誇都勾曼腳,荀愁阿泰宇”,意為誇都不過雁,怪荀悉阿泰。
甫戛彜寨,位于縣城北龍街鎮北面。傳說甫戛地名是因為彜族智人那裡設計燒死為非作歹的狂龍,狂龍死前低吟“甫戛、甫戛”而得名。另傳俄索尼有一大藤,一隻神号,具有撒豆成兵之特異功能,戰必勝。明洪武年間,因其神号被官軍扮演的商人調換,因而被打垮,敗走金河(今四川涼山)。寨内還存俄索尼古城牆垣,長約1千米,最高處3米以上古迹可辨。奢基姑彜寨,漢譯金床院子。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皇帝路過此地,彜族祖摩以金床接待其歇息而得名。
4.漢彜民族十二地支文化
遠古人類相信原始的交感巫術,即某年出生的人如生肖是某種相應的動物,他(她)便能夠獲得吉祥和幸福,該年出生的人如能摹仿某種動物,便會順利健康成長,于是這種動物便成了他(她)的生肖。生肖又套以動物,同時又用作計時的符号。十二生肖文化來源于中原漢文化,在傳入彜族地區被加以改造,形成具有彜族特色的十二生肖文化。在彜族文化之中對于十二地支的解釋是這樣的:“從前的時候,天有十二層。清濁二氣現,空空虛虛。後來又變了,出現十二地支,乃子醜寅卯,乃辰巳午末,乃申酉戌亥。這十二地支,它代表了,天的十二角,管天地大事,凡有生命的,直到現在啊,各有其宇宙,各有其根源,說是這樣的。宇宙的四方,子午卯酉管,乾坤的四隅,醜辰末戌管,寅申與己亥,天地的福根,其上生五行。”可見在彜族十二地支文化之中與漢族文化的相通之處,同時也有自己不一樣的地方。在威甯地名之中很多就是直接以十二生肖文化來進行命名的,諸如兔街、龍街、龍場、狗街等等。
威甯部分地名來源于十二生肖文化,并以生肖命名集場。十二生肖又稱十二屬相,其名稱是子鼠、醜牛、寅虎、卯免、辰龍、已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戊狗、亥豬。在漢文化使用十二生肖對集場命名時,一般為了避諱“虎”,将至改為“貓”,而彜族則直呼“虎”,體現彜族人民的英勇善戰。
古代彜族習慣按十二地支排列趕場時間,一個地方相對穩定的排在某個時間趕場,就以這一時間命名了。如彜族地名“發窩諾秋”,漢名“猴場”,“諾”指猴,“秋”指集市或場。古代彜族習慣按十二地支排列趕場時間,猴場逢“申”趕集,故稱諾秋。彜族地名“阿秋”,“阿”指雞,“秋”指集市場,因其在屬雞日子趕場,故名阿秋,屬二塘鎮。還有“曬秋”“踏洛秋”“荷秋”“啟秋”等地名都分别指十二地支排列趕場地點的地名。火姆戛魯秋,譯為“火龍”,後有龍場之名。“火姆”,指竹子,“戛”指上方,“魯”指龍,“秋”指場。意為竹林上方的龍場。究其緣由,曾有彜族阿底(漢姓羅)家支何磨戛(諧音“火姆戛”)住此,習慣以十二地支排集市時間,該場逢“辰”日趕集,因此得名。在彜族的天幹地支文化之中,源受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卻在發展之中有了自己不一樣的解釋,同時融入到了民族的圖騰信仰和宇宙觀之中去,對于地名的影響正是彜族地支文化的一個重要縮影。
二、 威甯地名命名中地理因素的影響
威甯縣鄉鎮村寨居多,地名命名除了受彜族文化的影響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地名是由地理位置而得名的,或因河湖而得名,或因地形而得名,或因地勢地貌而得名。在曆史上關于威甯的地理因素方面也有詳細的記載:“威甯為古苗獠之地,位于黔省西鄙,跨南嶺,左右烏江、盤江兩大徑流導源于此,萬山重疊,實黔中一大高原。”“第就形勢言之:前臨可渡,扼滇洱之咽喉;後枕支盧,控巴蜀之門戶;左環阿克箐,山徑盤旋;右帶牛瀾江,水流迅速。且也龍潭鳳嶺,早擅遊觀,銀海銅川,動關生計。雙霞洞則禍贻白帽,明帝遁荒;喜雨亭則澤被蒼生,清官望歲。堆名諸葛,不忘丞相之心;湖号松波,崇拜英雄之義。前清置為府,改為州,總鎮巡道,鹹為駐節,蓋重之也。又況作戛跳月,漸改椎髻之風;刀耕火種,胥同文明之化。随時演進,責在後賢。”而在具體的地名受地理因素影響命名的地名中,雖然威甯縣很多地名都是漢文标注,但很多都是彜語的發音,可以看出彜族文化無處不在的影響。
1. 因河湖影響得名
威甯縣内衆多河湖交錯,其河流總長度達1031.1千米,其中幹流長368.5千米。其河流可分為四大水系,這四大水系又由衆多河流湖泊組成。所以,許多地處河湖地帶的鄉鎮村寨都以河湖來命名。
草海鎮由城西南部草海得名,彜語呼草海為“把底候兔”。草海是貴州高原的湖濱城鎮,田籌遍布,日照長,氣候涼爽。根據彜族«指路經»的記載,草海形成已經有兩千多年了。«指路經»記載,死者的靈魂要經過草海,才能回到老祖宗們居住過的地方。而“草海”正式得名是在鹹豐十年(1860年),由于漲大水,使南海和西海合二為一,從此稱之草海。此外,二塘鎮因二塘河貫穿其間而得名,岔河鄉因地處岔河而得名,哈喇河鄉由于西部屬于哈喇河流域而得名,還有黑土河鄉由于地處橫江水系的黑土河一帶而得名等。威甯自治縣的許多鄉鎮名稱都以河湖命名,這樣的命名方式,寄寓着居住期間的人民對這些河湖哺育之恩的緬懷。
2. 因地形得名
威甯屬于彜族聚居地,這就出現了很多以彜語命名的村寨。根據很多彜族地名,我們就能判斷其所處的地形地貌。如誇都,彜語意為低窪陡狹的地方,而今天的威甯誇都就是根據其地形而得名的,位于低窪地帶。博堵,諧音“抱都”,博意為“山”,堵意為“洞”,當地四周有山環繞,中間地帶形似洞。又如“一哦底”,漢語稱為梅花山,“一”指水,“哦”指有,“底”指壩子,就是有水的壩子。而海枯,則是指有水塘的地方。黑土河鄉的白麼村鞍山組則是根據地處山腰而命名的。火姆戛彜寨隸屬于龍場鎮,主要有彜姓阿舉、地吐、補仇三姓。其原為雲南居住,後遷入威甯火姆戛,因當地竹林茂密而得而得名。戛倮,漢名為“香爐山”,因附近有一小山形似香爐,進而得名,既是今爐山鎮,但主要指向的确切地方則是爐山鎮行政中心所在地爐山村。
3. 因地勢地貌得名
地勢地貌是威甯許多地方地名的來由。如«威甯彜族詞典»中記載的地名“凱堵”,諧音“誇都”。一說“凱”為劈,“堵”為洞,意為該地有如斧劈之陡峭,洞一樣凹陷低矮;一說“凱”為糠,“堵”為洞,意指雨水季節,四周的水像撒糠一樣流向該地。威甯有“高不過最高峰,矮不過誇都”之說。這一彜族地名十分形象地将該地的陡峭低窪的地勢描繪出來。另有一些彜族地名或取草坪寬廣之意,或取近處小山形似香爐之意,又或取飛瀑巨響之意而為地方命名。如“谷租”“戛倮”“發那”等彜族地名皆屬此類。
古時有“高為上,低為下”的命名說法,即是以方位命名的,如上寨、中寨、下寨、前山、後山等命名,應該說這是中國山地衆多的西南省份地名的一大特點,威甯縣自然也不例外。威甯各個鄉鎮都有以方位命名,其中以上寨、中寨、下寨命名的較多,如新發鄉的中寨,羊街鎮和牛棚鎮的中寨,中水鎮的上寨等。
結語
筆者梳理威甯地名文化發展的脈絡,發現彜族文化對威甯的地名影響是最大的。威甯的地名展現了威甯彜族以家支為單位聚居的生産生活習俗,以十二地支計時從事經濟活動的文化習慣。同時,将美好的願望和神秘的民間故事傳說寄寓于地名之中,自然地露出對祖先的崇敬、對動物的崇拜,以及對英雄人物的贊美等複雜的民族文化心理。某些地名還讓人們聯想到當地湖泊河流、地形地貌的獨特特征。
對威甯地名特點的研究,不但有利于了解威甯的曆史文化發展規律,促進我們對威甯這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文化的認識和了解,而且有利于把握好威甯文化的發展脈絡。從地名學區域研究的意義來看,我們将更清楚地認識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少數民族聚居區地名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獨特性,更好地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建設。
來源:中國地名資訊
編審:少數真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