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又俗稱對聯,對子。對聯是詩詞基礎,短聯練詩,長聯練詞。是愛好詩詞的朋友必學的知識,律詩裡的頸聯與颔聯要求對仗,填詞裡有些詞譜裡也規定在某兩句必須對仗,這就是考我們的楹聯功夫。對仗又稱對偶。對仗是一種形成文字整齊美的修辭手段,也是構成格律形式、呈現格律氣氛的重要因素。
今天我簡單給大家講下楹聯裡基本術語與初學者的忌諱。
1:初學楹聯的朋友,在格律上要了解古今兩種韻的平仄,并且熟練掌握其中一種韻的用法,切忌不能混用。
2:初學楹聯者的忌諱:
(1)忌貪快
要出對聯佳作,絕非朝夕工夫,此需“持之以恒”的練習,才能不斷進步。
(2)忌長厭短
對聯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認為“長聯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
(3)忌貪奇貪異
實用對聯作法尚未過關,便去搞巧、奇、怪之類的對聯,則欲速不達,事倍功半。
(4)忌貪多
求數量,不求質量,往往是“練字”而已。正确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後多”。
3:對聯要求:
(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緻。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對聯基本格律六要素:字數相等,内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
4:初學楹聯者了解的楹聯術語:
(1)什麼是對聯(楹聯)
就是對句和聯語的合稱,是由兩句等長、成文和互相對仗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它以對偶句為基本形式,講求聲韻,格式自由的獨立的文學藝術。
也就是說,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但在實踐中,多為四字以上,因漢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組成句子,聯文是有意義的,或可以理解的,平仄要合律,對仗要工整;對聯是獨立存在的文本,不是其他文本的一部分。凡符合這些條件的就是對聯,否則就不是對聯。律詩或骈文中的對仗句,隻有在脫離律詩或骈文而獨立存在時,才能稱為對聯。
例如,杜甫的《蜀相》中的頸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可說是概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獨立出來作為武侯祠的楹聯;但颔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就不能獨立出來作為武侯祠的楹聯。
對聯種類劃分
(a)寫景狀物類
(b)叙事詠物類
(c)抒情言志類
(d)諷刺讨檄類
對聯:對 聯
(對:對音節,對語法,對平仄。聯:聯句意)
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内容相關】。
【上聯】對聯的前半部分,又稱出句。【下聯】對聯的後半部分,又稱對句。
【對聯】按字數分類:(上下單邊字數)短聯1--9字内聯語,中聯9--20字内聯語,長聯20字以上聯語。
【聯腳】整幅聯的尾字稱這為聯腳。
【工對】又稱嚴對,是嚴格、工整的對仗。
如: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寬對】是與工對相對而言,就是對仗上放寬要求。
如:明月清風非俗物==輕裘肥馬謝兒曹
【自對】就是當句對。就是當句對,又叫“邊對”,即于一句中自成對偶。
如:甘霖成瑞雪; 百嶺見千嬌。
【借對】就是甲義借乙義來相對。
如:紅白相兼,醉後怎分南北==青黃不接,貧來盡賣東西
【失對】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又稱隔意)
如:風翻碧柳==筆寫清詞
【正對】亦稱同類對,指上下聯的内容基本相同,互為關聯,互為補充
如: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反對】指上下聯的内容相反的對仗。
如:滿招損==謙受益
【串對】也叫流水對,是對聯中一個意思分成兩句來表達的對仗。
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無情對】又名羊角對,指的是上下聯形式上(字面上)對仗工整,而内容上(意義上)卻并不相關,造成一種特殊的效果。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對仗愈工整愈好,兩邊對的内容越隔得遠越好。
如:三星白蘭地==五月黃梅天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整理發布,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