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從易
“如果你每天還在看耶魯公開課,上3W咖啡聽創業講座,知乎果殼關注無數,36氪每日必讀,對馬雲的創業史了如指掌,對張小龍的貪嗔癡如數家珍,喜歡羅振宇勝過喬布斯,逢人便談互聯網思維……那你應該還在每天擠地鐵。”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知識付費到底靠不靠譜?
繼知乎與今日頭條的第一次關于知識付費搶人大戰之後,近日得到和新世相也發起了第二次搶人大戰。新世相上線了付費讀書會,上線不到一周,新世相讀書會的作者被傳遭到了得到的高價挖角。
孰是孰非尚有争議,但知識付費的戰場已是硝煙四起。
很顯然,如今我們進入了一個知識付費時代。知乎、得到、分答、微博、微信、果殼、36氪、虎嗅、钛媒體、小密圈……各路人馬紛紛殺入知識付費戰場,用專欄訂閱、付費課程、内容贊賞、有償問答、社群等形式實現内容變現。據某媒體的知識付費年度報告指出,知識付費成為“新風口”,該領域目前總體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00-500億元,2017年預計用戶達到5000萬。
常識類的知識,多多益善在讨論知識付費的效用時,我們有必要先明确,什麼是知識?柏拉圖曾對知識下過這樣的定義: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它一定是被驗證過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們相信的。根據這個定義,常識肯定是屬于知識的。
常識是指最為基礎的一些認知,就好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太陽從東邊升起,一年有四季,紅燈停綠燈行。很多人瞧不起常識,這種三歲小孩都懂的東西怎麼能算知識?可實際上,在許多有識之士看來,許多中國人是嚴重缺乏常識的。
在朋友圈裡,我們可能都看過有人在轉發類似的文章,“酸性體質的人才會得癌症”“電場有害,磁場保健”“共濟會掌握全球”“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肯德基原料每隻雞六隻翅膀”……這就是匮乏常識的表現。再比如許多年輕人誤入傳銷或種種金融騙局,往往也是因為常識匮乏,輕信輕輕松松年入百萬的鬼話。再如很多家長對于孩子“我是從哪裡來”的提問諱莫如深或者左支右绌,說到底也是因為對性常識的無知。
因此,對于不少國人來說,亟需補上關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常識課。不少知識付費平台上的課程填補了這個空缺,比如專業的醫生講授産檢或育兒過程中的誤區,專業的金融人士幫你識别花樣百出的金融騙局,營養專家教你識别各種各樣的謠言并傳授正确的養生知識……
曾有人這樣批評,知識付費的知識是零散的、碎片化的,而碎片化的東西是淺薄的。的确,我們看到的零零散散的常識,其實都依存于一個體系性的東西,可以簡單概括為“崇尚科學、相信理性”;如果一個人沒有建立起這樣的認知體系,那麼可能他補上了這個常識,但仍會跌入下一個陷阱。即便如此,碎片化的常識仍舊是有強大的現實意義的,至少多了一個常識,它就可以減少一次跌入陷阱的不幸。
知識,還是知識的幻覺
往各大知識付費平台走一圈,發現賣得最貴、賣得最火的,都不是什麼常識類的知識,而是一些以“發家緻富”為核心的知識——為了方便論述,姑且将它們稱為知識。諸如“如何從年薪10萬到100萬?”“如何在10年時間内實現财務自由?”“如何在股市裡大賺一筆?”……或者不那麼直接和赤裸裸的,而是将發家緻富包裝得具有“學理性”一點,比如“如何二十分鐘内讀透這本商業巨著”“如何在半個小時内了解這位投資大師的理念”……
這一類知識,其實并不符合柏拉圖的那個定義,它既沒有被驗證過的,也沒有被證明過是正确的,但它卻能夠為人們所相信。我們為何盲從于這一類信息?
這源于焦慮。一方面是落伍的焦慮,我們當下所生活的世界可以說是瞬息萬變,知識更叠的速度太快,我們都被落伍的恐慌綁架了,這就逼迫着每個人奮力追趕這個時代的最新潮流、趨勢和知識。
另一方面,這也來自于對成功的焦慮。傳媒世界裡充斥着關于發家緻富的種種傳說,誰誰誰幾年内迅速實現财務自由,誰誰誰站在了風口上赢得了多少投資,誰誰誰一年内職場三級跳……受夠了眼前苟且的現代人,渴望一條一勞永逸的捷徑。加之,這一類知識的講授者往往是某一領域的成功者,我們這個社會本來就存在着嚴重的“成功者崇拜症”,一個人越成功越有錢,他就越有話語權,他的話就越有分量。因此,傳授發家緻富之道的知識,受到了最多人的追捧。
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未經過驗證的“知識”,稱得上知識嗎?它們是正确的嗎?
有一個知識付費平台的特色是,幫你把一本大部頭的書,濃縮成幾千字,好像你聽了這段語音,你就能夠把握住這本書的精華了。但實際上,這與其說知識,毋甯說是知識的幻覺。如果幾千字就是一本書的精華,那麼寫作者幹嘛費勁寫大部頭?就像《紅樓夢》也許幾千字就可以歸納了,但《紅樓夢》的結構、語言、人物描寫技巧以及文字的美感,你都體會不到了。你以為讀了梗概就讀了《紅樓夢》,這不是幻覺是什麼?
似乎可以這麼說,這些以“快速掌握”為特點的知識,都帶有心靈雞湯的特色,它是簡略的、省卻了最複雜的因果聯系、是帶有迷惑性質的。就比如一個人幾年時間内發家緻富,“幾年”看上去很短暫很輕松,但對于當事人來說,這幾年可能像幾十年那樣漫長,他艱難痛苦地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但在知識傳授者那裡,它被簡單粗暴地歸納為幾個步驟或信條,好像你遵循這幾個步驟了,你就成功了。可是當事人具體而微的不幸、挫折和痛苦,卻被屏蔽了,你也看不到。
因此,有人将某些知識付費平台類比為奶奶廟,其實這是貼切的。奶奶廟是你需要什麼神,它就造什麼神,知識付費平台則是你有什麼焦慮,它就推出相應的東西來撫慰你。
總之,這樣的知識付費,買不到關于人生的答案,它非但不能減輕當事人的焦慮,相反,它會反過來加重你落伍的恐慌。你會擔心,如果自己錯過了一次更新,錯過了一個新的付費課堂,會不會就因此錯過了發家緻富的機會?就像一個資深迷,如果哪一天他沒有購買,他會寝食難安,會不會剛好這一期可能中大獎了呢?
彩迷還有中獎的機會,但靠汲取二手知識,你是不會一夜之間成為馬雲的。就像一個段子總結的,“如果你每天還在看耶魯公開課,上3W咖啡聽創業講座,知乎果殼關注無數,36氪每日必讀,對馬雲的創業史了如指掌,對張小龍的貪嗔癡如數家珍,喜歡羅振宇勝過喬布斯,逢人便談互聯網思維……那你應該還在每天擠地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