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更叠,人世的變遷,多少情懷如雲煙過眼,能夠帶走的是曆史風卷殘雲後的硝煙,帶不走的是月色,夕陽,流水以及花草樹木是埋于地下的根。在曆史上,有關秦淮河的記憶太多了,雖然都是一些詩句的散亂碎片,但是把它們歸攏起來卻就是一部人生和曆史變遷的書簡。
脈脈秦淮,铮铮金陵,見證了六朝更叠;車水馬龍,紙醉金迷,見證了千古帝王的笑容和眼淚,也見證了大唐曆經風雨的起伏命運。安史之亂後,大唐帝國就開始走向沒落,黨羽之争越發嚴重,藩鎮割據勢力也逐漸強大。種種迹象,讓許多憂國憂民之心的文人為之悲痛哀歎。
面對國家的日日衰落,唐朝詩人劉禹錫也是一籌莫展。站在日夜不停流逝的秦淮河邊,站在飽經滄桑的金陵城下,劉禹錫經不住一陣傷懷。追古思今,多少前塵往事湧上心頭,化為一首首經典詩篇流傳後世。這首《石頭城》就是其中一首千古名作,說透人生的寂寞,意境絕美句句悲涼。全詩如下: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歡歌與悲歌,盛極而衰是規律,是常态,也是一面光照古今引以為戒的明鏡。在劉禹錫的這首詩中,秦淮河繁華而寂寞,歲月如歌,悠悠秦淮,遠山還是那群遠山,人世卻早已變遷。
詩作首句“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一開始就将讀者置于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江山如舊,城卻早已荒廢。第一句寫山,石頭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像圍牆一樣環繞城池,所以說“山圍故國”。
第二句寫水。長江從石頭城的西北方流過。千百年來,江水潮起潮落,不停地拍打石牆。王朝更叠,繁華落幕,到唐時,石頭城早已荒廢成古迹,所以說“潮打空城”。首二句總寫江山如舊,而曾經繁華的石頭城早已荒蕪不堪,情調悲涼,令人感慨。
緊接着,詩作第三句緊承上句的“潮水”而來,引出那輪照耀過千古的明月。“淮水東邊舊時月”,月亮本無新舊,為何詩人要特意标明“舊時月”呢?淮水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遊樂場所,天上這輪臨照過六朝繁華的“舊時月”就是見證。
曆史的車輪無情輾過,曾經的富貴繁華都轉眼成空。如今,隻有那“舊時月”仍然從淮水上升起,照耀這座空城。“夜深還過女牆來”夜深之時,它悄悄翻過女牆來,多情地西落。可是,縱然多情,這明月這淮水都不過是曆史的冷眼旁觀者,令人寂寞。一個“還”字,意味深長,寂寞之極。女牆是指建在城牆頂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擋牆,與大城相比,較矮小,故稱女牆。
無論古人還是今人,不可否認的是,多數中國人都是喜歡回憶的。骨子裡的念想還可以生發出一種情感,越是即将逝去的愈發珍惜,而越發珍惜,人生就會顯得越發寂寞。面對曾經照耀過千古的明月和奔流不息的淮水,劉禹錫的一腔懷古情懷上天入地沒有了邊界,寫出了人生最大的寂寞:家國不幸,人生無依。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