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凡 北京中醫腎病專家
莫主任參與《大醫本草堂》錄制
在醫院,有時候腎病患者出現水腫、蛋白尿、血肌酐升高時,當醫生相應采取了利尿、激素等對策,但結果并不如意。這是因為,有些症狀或異常指标是無法消除或下降的,部分腎病患者的某些症狀或異常指标隻能長期與身體為伴,比如糖尿病腎病Ⅴ期并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雙下肢水腫及許多異常化驗指标都是無法消除或恢複正常的,其治療目标而是在降血糖、降血壓、降尿酸及保護殘餘腎功能與心腦血管等方面。
2017年,45歲的陳先生突然出現雙下肢輕度浮腫,加上腰酸乏力、多汗、口渴、口幹,去醫院複查血生化,發現血肌酐499umol/L,血尿酸500umol/L。他原本有高尿酸病史10多年,且也有高血壓。高血壓服用鹽酸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片可以控制正常,但是高尿酸一直不能控制。
2017年,他來到本院,希望服用中藥來降血肌酐,以及降低血尿酸。莫非凡主任為他面診過後,發現他除了以上症狀,舌邊有齒痕,苔薄黃,辯證為脾腎氣陰不足,且脾胃有濕熱,按照辯證為他選用氣陰雙補、清熱利濕的藥方,首選了生脈飲和參芪地黃湯。
主要用到的藥材有:太子參、茯苓、金銀花、生地黃、竹茹、生石膏等藥材,不僅有補氣陰、清濕熱的功效,而且,可以起到調節腎病患者免疫力,改善高凝血狀态,可以促進血液中的廢物排洩。
他服藥一周後,水腫開始消退。治療10天後,血肌酐降到了160umol/L,于是繼續服藥。15天後,諸症已消,順利出院。
出院後,他一直帶藥在門診治療,并且定期複診。一個月後,他回來複診,複查結果顯示:血肌酐達到160umol/L,血尿酸降到了285umol/L,且尿蛋白轉陰。看到這個結果他非常高興。但是莫主任堅持要他再鞏固治療三個月,之後再未複發。
随訪至今,血肌酐和尿酸均正常。
醫生寄語:在多數情況下,治腎病的第一步并不是消除水腫或馬上清除水腫,而是治療并發症。
對有些腎病患者來說,控制蛋白尿與糾正高血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慢性腎髒病進展。若出現感染、高鉀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血症、代謝性酸中毒、腎性貧血、繼發性甲旁亢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症,都需要積極治療,可分别使用相應藥物。
有時候不一定要将水腫消退,因為有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完全消除水腫,這個時候就不必為了消腫而消腫。尤其是慢性腎髒病4-5期患者,輕度水腫并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必糾結于利尿水腫,治療并發症與延緩慢性腎髒病進展才最重要。
因此,在早期腎病的治療中,解決水腫和蛋白尿,是為了阻止腎髒進一步損傷。隻要症狀一除,那麼腎衰竭就會晚來數十年。可是,當已經發展成了腎衰竭,腎功能已經萎縮,有時候就會有水腫難消的現象,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把治療目标放在:緩解腎髒并發症,減輕痛苦,保證生活質量,延緩腎病進展的大方向上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